费与省----三峡工程投资的几笔帐
      
        兴建三峡巨型水利枢纽究竟需要多少钱?这是人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
      三峡工程的难点之一。
      
        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某些人眼里,似乎远远超过三峡工程本身。投资规模,
      归根到底是工程量(三材计划量、土石方量估算)、机电设备构置与安装、输变电
      设备和修民多寡及其补偿费的估算等,其概算结果则取决于当年的物行水平。
      
        投资估算难、难就难在不是站在同一基准线上考虑和分析研究,因此出现很大
      差异:你说200 亿元,他说300 亿元,我说600 亿也打下住;更有甚音,东算西算,
      把长委会提出的“150 方案”的投资费用算到了1000亿元的吓人程度。
      
        下面,我个绍三煤工程静态投资的几笔帐和几种算法——150 方案:159 亿元
      的根据是什么?
      
        长委会编制的150 方案,是按照1984年不变价格预算的、其总投资定为150 亿
      元。分解如下:永久工程72。42亿元大坝13。73亿元电站39。 78 亿元航建13。23
      忆元其它6 。59亿元临时性工程23。34亿元其它工程19。13忆元预备费8 。11亿元
      移民费35。47亿元附带说明“长委会”核定移民人教为45。69万人,总费用为35。
      47亿元。但同时提出,在迁建后从1995年到2011年分两阶段从发电收入中提取38。
      3 亿元作为岸区开发基金。
      
        还要说明的是“长委会”的投资概算,未计算输变电工程费用。理由很简单,
      因为国家理行规定这一部份投资可不包括在总概算的范围之内。
      
        159 亿元、有何根据呢?
      
        一、葛洲坝的成功经验(该工程投资概算无误、后面详述)。
      
        二、依据国家1984年总的物价指标。
      
        三、不考虑物价上涨和人力工资等上浮因素四、不考虑利息,巴为国家明文规
      定“拨改贷”项目投产前的利息,不列人建设项目设计概算,不计入投资规模。
      
        * 说“150 方案”可能突破600 亿,依据什么?
      
        全国政协经济建设组1985年7 月30日“三跳工程近裁不盖上”的调查报告称
      “三峡工程的最终投资(包括称息和通货膨胀),可能要超过600 亿元。”
      
        这笔帐到底应该怎么算?
      
        一、总投资应该是多少?
      
        该报告推算结果:总投资不是159 忆元。而是311 亿元,理由如下:1 、场外
      输电工程投资。需49亿元,应列入总投资概算中并将其利息支出、偿本付息的时间
      等计算清楚,一并列入;2 、水库淹没补偿费用35亿元打不住,100 亿元比较符合
      实际。
      
        3 、物价变动影响,“150 方案”概算是依据1984年物价水平计算的。而1985
      年物价水平就要使得“150 方案”总投资增加10%以上。
      
        以上合并汁算,则投资总额应:枢纽工程投资+ 水库淹没补偿费+ 输发电工程
      投资+ 今年物价上涨增加的投资即:124+110+49 +28 = 311(亿元)。
      
        二、应该支付几多利息?
      
        对利息问题,政协的报告称“算了两笔帐。”
      
        第一笔帐:按年息3 。6 % 计算(即全部投资311 亿元都按拨改贷资金的利率
      计算),则利息支出总额应为154 亿元。
      
        即:(311 ÷119 ×59 =54)
      
        第二笔帐:投资不全来自拨改贷资金,而是有一部份来自其它渠道。若总投资
      中有1/ 3的拨改贷提供,其余2 /3用其它方式筹措,则二者分别用3 。6%和10。8
      %计算,利息支出总额约为364 亿元:(100 ÷119 ×59 + 10 。8 ÷8 。6%×
      (211 ÷100 )×100 ÷119 ×59=364)
      
        政协的报告认为“第二笔账比较切合实际”。按照上述算法,则三峡工程总费
      用应为:投资概算数+ 利息数=311 十364 =675(亿元)。
      
        * 葛洲坝工程投资概算可信吗?
      
        在讨论三峡工程投资问题时。最好回顾一下葛洲坝工程。
      
        众所周知,葛洲坝工程的建设曾经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第一期工程名义上是1970
      年12月30日开工,当时正值“文革”高潮,在“三边政策”指导下仓促上马,于1972
      年被迫停工。所谓“修改设计”,实际上是重新设计(林一山语)。周恩来顶住四
      人帮的压力,指定成立了葛洲坝工程技术委员会。并明确了设计单位。经过近两年
      的艰苦努力,工怪于1974年10月恢复施工。1981年一期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
      至1986年,第二期工程开始发电,全部工程原定 1989 年建成,实际上1988年即全
      面竣工。
      
        葛洲坝工程前后共有二次正式呈报并由国家计委审定的概算;1975年7 月审定
      的总概算为35。56亿元(一期工程23亿元)。
      
        1984年5 月审定的修正总概算为48。48亿元。
      
        工程概算增加,是正规设计做错了吗?
      
        实际上,工程概算增加的原因很多,主要是:1 、装机容量由221 。5 万千瓦
      增加到271 。5 万千瓦;2 、变电站输电等级由330 干伏提高到50公千伏。
      
        3 、大江冲砂闸扩大了规模。
      
        4 、国家政策性的改变和费率的调整及物价上涨等因素。
      
        工程概算实际执行情况葛洲工程一期1975年概算为23亿元,1984年最后核定的
      结算值24。71亿元,超支7 % 。具体分析:永久工程结余2 亿元,临时工程超过1 。
      5 亿元,物价上涨等因素增加给2 。8 亿元。二期工程截止1986年底,已投资18。
      4 亿元,尚余5 。 3亿元。到1988的底工程全面竣工时,总投资48。48亿元的工程
      总概算并未突破。
      
        事实证明,“长委会”作出的工程投资概算是正确可信的。
      
        有些人抓住葛洲坝工程开工初期概算为13。5 亿元的极端情况大做文章,说是
      “钓鱼工程”、“点头工程”甚至以此来否定三峡工程的总投资概算,是很不公正
      和非实事求是的态度。前面说过,葛洲坝工程开工,是“三边政策”的产物,根本
      没有完整的勘测、设计和科研工作为基础,一系列重大技术问题没有解决,也没有
      负责的设计单位。试想,那样的“非常时期”,“三边政策”指导下的工程概算,
      靠得住么?
      
        不能把失误当“靶子”。
      
        也不能把众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长期的研究成果视作“儿戏”。尊重科学,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并以积极负责的态度讨论和研究三峡工程的诸多问题,这才
      算得上负责——对党和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
      
        *361亿元,1986年拟定的静态总投资
      
        三峡工程,按论证初选方案:正常蓄水位175 米;装机容量为1768万千瓦,平
      均年发电量为840 亿千瓦小时;开工后第12年开始发电,第20年工程竣工。
      
        工程静态总投资按1986年价格计算,为361 。1 亿元。
      
        其中:枢纽工程投资187 。67亿元移民工程投资110 。61亿元输变电工程投资
      62。82亿元按影子价格计算工程总投资,为364 。64亿元其中:枢纽工程189 。01
      亿移民工程112 。82亿元输电工程62。82亿元按照游吉寿先生的“三峡工程的综合
      经济评价同题”所作分析,现将人们感兴趣的几个同题介绍如下:一、投入(费用)
      和产出(效益)的计算1 、费用计算项目的费用是指国民经济为项目新付出的代价,
      是用影子价格计算项目投入物的经济价值,统称作费用。项目的投入物包括:固定
      资产投资、经营成本(即运行费用)和流动资金等。
      
        三峡工程计算期内费用(影子价格)现值如下:费用总现值为156 。74亿元其
      中:枢纽投资87。37亿元移民投资41。33亿元输电投资18。55亿元枢纽经营成本
      (运行费甩)5 。89亿元输电经营成本(运行费用)3 。60亿元2 、效益计算:效
      益是指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的贡献,是甩影子价格计算产出物的经济价值。三峡工
      程的航运效益要在晚期才能充分发挥,折算为现值很小,故在本计算中只计算防洪
      和发电效益。
      
        防洪效益不能象发电那样以产出物来计算,只能以减少的洪灾损失作为效益。
      修建三峡工程后,多年平均减少的洪灾损失,按1986年价格计算为9 。7 亿元,按
      影子价格计算为10。40亿元。受灾区的实物增长率为年均3 % ,计算期减少的洪灾
      损失总折现值为55。88亿元;发电效益是以逐年的上网电量乘以上网的影子电价每
      千瓦小时11。8 分,并折现计算,计算期内发电效益总砚值为232 。08亿元。
      
        防洪、发电两项效益合计为297 。96亿元。
      
        3 、计算结果效益总现值减去费用总现值,得出三峡工程的净现值为131 。22
      亿元。
      
        据此游先生得出结论:根据效益和费用流程计算,得出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4。
      54% 。按照《方法与参数》的规定,净现值大于零,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
      率(10% )的项目是可以接受的。
      
        游先生作为“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专题论证专家组”的组长,肯定地说“三
      峡工程的分年投资占预测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同国民收入以及积累额的比重很少。
      在调整投资结构,保证重点建设的方针下,国家有能力承受三峡工程所需的建设资
      金,不影响2000年的战略目标,而且有利于长远战峪目标的实现。”
      
        最近,“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特邀顾问沈鸿先生在《科技日报》撰文指出
      “有的同志把对三峡工程的投资说成不是300-400 亿元,而是要l000亿元,甚至更
      多。其论据是按推算物价要涨,利息会提高。我想,这对所有基建项目都是一致的,
      不能独为三峡提价。”
      
        ——你不认为,这话说得非常中肯么?
      
        “所有的基建项目都是一致的”、“独为三峡提价”,这笔账,谁能算得清?
      
        *570亿元,是否会突破?
      
        1990年7 月,国务院成立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由邹家华任主任,王丙乾、宋
      健、陈俊生三位国务委员任副主任,委员中包括三峡工程涉及的各部部长及科学院、
      社会科学院的负费人共21人。1991年7 月9 日至12日,审查委员会对可行性作最后
      审查,并将审查报告和审查意见上报国务院。
      
        按照“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最终方案,按照1990年
      价格计算,确定三峡工程静态总役资为571 亿元。
      
        前面已经说过,静态投资规模取决于不同年份价格水准。1984年拟定的“150
      方案”,静态投资为159 亿元,相对来说是少的。而按“156 ~175 方案”,静态
      总投资以1986年物价计算为361 亿元,按1990物价计算则增加到了57l 亿元。
      
        这多与寡,费与省,如何理解呢?
      
        按投入和产出计算,“150 方案”和“156 ~175 方案”不可比,1986年物价
      和1990年物价,同样不可比(尽管方案相同)。把不可比的参数信手拈来,作为论
      据,岂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至于571 亿元,会不会突破,将突破多少?这结论谁也不能下,因为谁也不是
      神仙,能够“未卜先知”。
      
        但葛洲坝工程总的投资概算是准确可信的,同在长江干流上筑坝,难道说“第
      一坝”的经验不可取么?
      
        在实际工作中,因各种意想不到的因素导致的偏差,难免发生。但我们有那么
      多的专家学者为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呕心沥血,辛勤劳作着,即使发生偏差,他们会
      袖手旁观么?我们正在进行着我们的前人未竞的事业,慎之又慎是应当采取的态度,
      但慎之不行,与事业何益昵?
      
        相信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唯一标准!
      
        (1992年元月于废思堂)
      
        --------
        梦远书城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