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施粥站做义工
      
          大儿子12岁,上六年级,在“Soup Kitchen”(施粥站)做义工。  做义工是
      一项在美国十分普遍的、向社会献爱心的方式之一。美国大学招生非常看重高中生
      做义工的经历,尤其是医学院,如果申请的学生没有在医院做过一定时数(至少100
      小时)的义工,无论你的成绩多好,都不会予以考虑。
      
          美国有很多组织可以提供给中学生做义工的机会,譬如:各大医院、医学院实
      验室、社区各种服务机构、红十字会等等。在医院、急诊室里,中学生可以帮助护
      士把病人送到放射科等各个辅助检查科室,以及化疗室、理疗室等治疗科室。美国
      还有一种叫“善终服务”的机构(Hospice ),不治之症的晚期病人在那里等待往
      生。学生们可以去和他们聊天儿,给他们读报。
      
          有的中学生去Food Bank 做义工,赶在每天Food Bank 关门之前,把当地熟食
      店、糕饼店当天没有卖完不允许过夜的食品,分头送去给无家可归的穷人。还有一
      个非常适合中学生做义工的国际性组织,有两项经常性活动。一项活动是到  “Children's 
      Museum”(儿童博物馆)去做义工,周末帮忙看小孩。另一项活动就是到施粥站做
      义工。施粥站是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免费晚餐的地方,由慈善组织提供房屋、炊具、
      商家和教会捐献的食品。站里有几个常住的无家可归者负责照看。但给他们做饭的
      是中学生。施粥站做美国饭,譬如:意大利通心粉、牛肉土豆汤、蛋糕和苹果饼什
      么的。 
      
          拿中国美食的标准来衡量,美国菜多数只是以色诱人,香与味差之远矣。为此
      我特意给他们补上一堂中国美食课,教两个孩子学做我们福建老家的肉燕汤,让那
      些整天和牛肉土豆汤打交道的口腹换换天地。
      
          我从“民以食为天,饱暖思淫欲”说起。食与性是本能,也是人生两大享受,
      然而这两种享受并不太相同,主要的差别在于,性事由当事人自己操纵,口腹之欲
      多需要假他人之手。故深谙此道的中国古人,包括士大夫们都特别优待他们的厨子,
      对厨子仁慈就是对自己仁慈,厨子手艺健康活泼,自己的生命就健康活泼。因为,
      厨子的好心情、好手艺就是他们享乐的源泉,马虎不得,得罪不起。
      
          中国的人文精神很大一部分是以此为基础的,中国古代圣贤不少,但他们禁欲
      禁的只是色,却从来没有一位圣人克制过饮食。作为布衣平民,享受美食更是自由
      自在,他们甚至不必假他人之手,自己便可以挥霍。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流传至
      今也就是这般功夫最过硬,要不你以为咱们中国人靠什么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双勤
      劳、勇敢、智慧,翻过来是美食,翻过去还是美食的手,渗透到西方世界的各个角
      落。当今世界哪个国家、哪座城市曾经被中国餐馆遗忘过?
      
          因此,我决定教授儿子做福建的肉燕。肉燕有点像馄饨,也是用水煮,但比馄
      饨讲究,馅是肉末拌剁碎的荸荠,鲜脆可口。肉燕的皮也不是面粉做的,是用锤子
      将瘦肉和地瓜粉敲成纸一样薄的皮,然后晒干,看去极像一张带粉的白纸,从前假
      冒伪劣猖獗的时候,很多外地人受骗上当。干脆的肉燕皮在用之前被剪成四方形,
      大小与馄饨皮相近,再用水泡软就可以包了。包的时候把两个对角一折成三角形,
      然后再把其他的两个角也折在三角形的尖角上,看上去,馅的部分像燕子的身子,
      剩下的部分像燕子的翅膀,肉燕因此而得美名。
      
          为了能在施粥站更好地服务,大儿子每天看电视“Food Channel”的“Iron Chef”,
      并开始在家练习厨艺,他倒是肯练基本功,从烧水、打蛋学起。学校规定每个学生
      都必须为家人做一顿晚餐,做完饭不但要详细记录菜谱、写下厨报告,还要母亲写
      一段观感和评语。大儿子做晚餐这一天终于到了,瞧哥哥摩拳擦掌、猛虎下山的气
      势,二儿子紧张得直嚷嚷,我担心哥哥会把厨房弄烧掉!老大被弟弟一嚷嚷,也禁
      不住手心和额头出汗,不时问我,什么时候下肉燕?我说得等水开了以后。过一会
      儿又问,什么时候才熟?我说等都浮上来就熟了。 
      
          两个儿子很认真地学了这道菜,这些肉燕下锅不破,捞起来一尝,味道还真的
      不错。但愿大儿子在施粥站实战的时候发挥正常,让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们尝一
      尝东方的美味羹汤。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