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请客
      
          “Boss”这个名词一般中文翻译成“老板”,固然有企业主的意思,其实也常
      指“上司”,此外还有“领班”、“工头”、“首领”等意思。在大学和研究机构
      工作的人也称呼指导教授和课题负责人为“老板”,而在公司里的人常说我的老板
      怎么样,这“老板”大多是指“上司”。
      
          那是六七年前的事了。一天,丈夫回来说他的“老板”周末要请我们全家三口
      去吃饭,我马上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例如,这是个什么性质的“吃饭”?有多少
      人参加?我们带什么礼物,穿什么衣服等等。
      
          当时我们刚移民到加拿大四个月,而丈夫找到这个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的工作也
      才不到两个月。这里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还几乎是陌生的,城市、环境、公司、学
      校、周围的人,都刚刚开始认识和逐渐熟悉。丈夫的老板,也就是他的顶头上司—
      —Manager 突然要请我们到他家去吃晚餐,这不能不让我感到意外,在心理上没有
      准备。
      
          丈夫叫我不要大惊小怪,肯,就是他老板的名字,是个十分和蔼可亲的人。肯
      是当初丈夫去公司面试时的主考人之一,另一位是肯的老板——Director凯文。面
      试很有点喜剧色彩,肯和凯文看到丈夫的简历上写着他是学物理出身的,就首先来
      了一通自我介绍。肯说他是数学博士,凯文说他和丈夫原来是同行,也是学物理的,
      一下子三人就像老朋友似的聊起来了。凯文说,数学和物理是最难学的,计算机是
      应用技术,让他们这些学数理的人来做完全是雕虫小技。肯也说,有数理背景的人
      转行计算机,根本不需要去上什么课,自己琢磨琢磨就行了。最后,凯文拍着丈夫
      的肩膀说:“欢迎你加入我们,就冲着你的PHD ,我们就要你了!物理的PHD 都能
      攻下的人,那么在系统管理员这个职位中就没有什么可以难倒你的,何况你还有在
      美国的工作经验。”
      
          他们所在公司的母公司是加拿大一个著名的传统媒体公司。公司内一批有识之
      士看好互联网的前景,设想以传统媒体的母公司为依托,建立一个多功能的公共网
      站。这公司当时还未与它的母公司分开,算是母公司的一个新兴部门,其计算机网
      络系统也交给母公司的有关部门托管。因为母公司的有关部门人员技术力量不足且
      相对落后,凯文和肯决定发展壮大自己的技术骨干力量,这才使丈夫争取到这个计
      算机系统管理员的职位。丈夫上班后,把另一部门托管的几台服务器接管过来,单
      独挑起了大梁。如此证实了肯与凯文当初的伯乐眼光,这使他们非常高兴。以后公
      司经历了一段脱离母体的“阵痛”,几起几落,终于逐步发展壮大。凯文到别处高
      就去了,丈夫也一度离开公司,后又被升任高级主管职位的肯千方百计请回。丈夫
      管理的机器也从少到多,从小到大,公司的网站也成为加拿大最著名和最大的网站
      之一。当然,这都是后话。
      
          丈夫与肯平日接触密切,洽谈甚欢,肯认为两家人应该聚一聚,彼此认识一下,
      于是就有了这吃晚餐的邀请。得知晚餐的客人只有我们一家,着装又可以随便,我
      也就放心了。只是关于带什么礼物的问题,让我们费了好一阵思量。丈夫打电话请
      教了一位在加拿大呆了十年的老同学,最后我们决定买一瓶法国红葡萄酒和一束鲜
      花。
      
          肯住的公寓,位于多伦多市中心一个幽静的街区。门开了,笑容满面的肯站在
      门口把我们一家迎了进去。肯原来是一位身材高大、相貌英俊的浅棕发青年,他的
      五官很像著名美国电影明星汤姆·克鲁斯,尤其是笑容的感染力决不会输于汤姆·
      克鲁斯,还比那电影明星多了点书卷气。肯的妻子赶紧从厨房里出来与我们相见,
      只见她柔软的金头发剪得短短的,身材小巧,略圆的脸部线条清晰,尤其是那双美
      丽的蓝色大眼睛如盈盈秋水,我觉得她是那种典型的模样非常可爱的欧洲小美人。
      她叫薇拉,是个罗马尼亚人,现正在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几年前肯曾到丹麦
      的一所大学学习过一段时间,遇见了也在那里留学的薇拉,相爱成婚,然后夫妻双
      双回到了加拿大。
      
          我注意到薇拉的腹部有些隆起,薇拉发现了我的目光,甜美地一笑说:“我已
      经怀孕六个月了!”肯也乐呵呵地说:“你们能想像吗?还有几个月我就要当父亲
      了!我们将会有个儿子!”我感到很抱歉,薇拉正在孕期,可还要为我们准备晚餐。
      我连忙挽起袖子要进厨房去帮忙,可是薇拉执意不让。肯上前拦住了我,说:“薇
      拉要显示她的烹饪手艺,我们最好都不插手。”
      
          我们在沙发上坐下,这才发现他们家客厅里没有电视机。女儿跑去问肯:“我
      可以看电视吗?”肯很抱歉地说:“对不起,我家没有电视机。”他们家竟然会没
      有电视机?这真让人感到奇怪。现在即使在中国,我们好像也从来没听到过哪个城
      里人家没电视机的。肯解释说:“薇拉和我都认为看电视太浪费时间,我们从来不
      看电视,所以就没买电视机。”他又对女儿说:“你要是感到很无趣,可以到我的
      计算机上画画玩。”女儿平时最喜欢胡乱涂画了,顿时兴奋地跟着肯到另一间作为
      他的办公室的房间,在计算机上玩起来了。
      
      
      
          肯仍然沉浸于即将做父亲的激动中,拿出他用计算机画好打印出来的家族树
      (Family Tree )给我们看。从他的曾祖父母起,到他的祖父母辈、父母辈、他自
      己一辈的兄弟姐妹,一直到他还未出世的儿子都在上面。这确实很有意思。原来我
      总以为只有中国人才重视家庭,有家族观念,才有兴致连绵不绝地续家谱。不过,
      到我们这代人就好像不怎么了解自己祖上的事情了。要我说出我母亲家中的姐妹及
      其配偶都有困难(我父亲是独子,比较好办),更别说上延到曾祖父母那一辈上去
      了。丈夫则连见也没见过他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对他们的事几乎不知。相比之下,
      肯能编写出他父母双方的家族树,还真是不简单呢!如此看来加拿大人也同样看重
      自己的家族史,这家族树不就跟中国人的族谱差不多吗!中国人的族谱还有性别歧
      视,据说是列子不列女,媳妇会写进,但出嫁的女儿就算是别人家的人了。西方人
      的家族树则一视同仁,包括了所有的后代及其配偶,甚至连继子女和收养的孩子都
      一一记入。 
      
          薇拉的晚餐准备好了,招呼大家来吃饭。晚餐的主食是Rotini,一种约两寸长
      的卷卷的面制品,是意大利通心粉的一种。随着意大利移民的到来,意大利食品以
      其独特的风味得到了各国移民的喜爱,在北美大陆迅速流传并发扬光大,其中最为
      著名的是比萨饼(Pizza )和意大利通心粉(Pasta )。Pasta 有各式各样的形状
      和名字,像小贝壳的是Shells,短直管状的是Manicotti ,小弯管状的是Macroni ,
      像个蝴蝶结那么漂亮的是Bow Ties,细长的像中国面条的叫Spaghetti 等等。我也
      做过Pasta ,最一般的做法是先煮好捞出,再浇上肉末番茄酱。薇拉说,为了照顾
      我们的口味,她特地采用有些类似中国炒面的方法(Stir-Fry )做的。她担心我
      们会不喜欢吃牛肉,还多做了一种鸡肉的。难为薇拉考虑得这么周到,她的确为准
      备这顿晚饭费了不少心思。 
      
          餐桌上摆着两个装着Pasta 的不锈钢锅和一个装生菜沙拉的大盘,这就是晚餐
      食品的全部。在国内习惯了上别人家吃饭至少七盘子八碗的,我对晚餐的简单觉得
      有些意外,但马上就释然了,并感到十分自在。我们自己动手往盘子里装食品,想
      吃多少拿多少,吃完了还想吃自己再加。Pasta 里面除了肉,还放了些绿菜花之类
      的蔬菜,吃起来味道很不错,的确是有中国炒面的风味。再配上清脆可口的沙拉,
      喝着可口可乐和果汁(我们都不喝酒),这才是我们想吃到的真正加拿大人的家常
      饭,口惠又实惠,经济而随便。
      
          肯和薇拉都喜欢交朋友,他们每个周末基本上都是和朋友一起度过的,或者到
      朋友家吃饭,或者请朋友来家,有时也会和朋友一起到餐馆去,然后各人付各人的
      账。这样的交朋友和与朋友的聚会倒是别具一格,没有什么繁文缛节,礼尚往来,
      也没有过多的经济负担和家务劳动,又能和朋友一起度过愉快的时光。我真羡慕他
      们能有这样单纯而友好的人际关系,还有这么多具有同样志趣而又关系亲密、随意
      的朋友。
      
          薇拉谈起孩子出生后,这套两个卧室的公寓就会太拥挤,他们正考虑买房子。
      肯笑眯眯地接着说:“也许将来我们为了孩子,不得不买台电视机。”女儿突然插
      话了:“是的,你应该买一台电视机。不然,你的孩子没有动画片看,他肯定会不
      高兴的!”众人一愣,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对这顿“老板”请吃的晚餐非常满意。席间主客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愉快。
      我想,真正的朋友聚会就应该是这样的,说吃晚饭只是个名义,一种社交手段,重
      要的是大家能坐在一起聊聊天,交流交流想法,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至于吃什么
      其实并不重要,只要可口够饱就行。要是为了准备隆重的晚餐,主人忙个不停,连
      坐下来说会儿话的功夫都没有,那这晚餐的意义就很单薄贫乏,只剩下吃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