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出山意欲入主白宫一夜风流痛失问鼎良机
      
          ——加里·哈特绯闻大曝光加里·哈特,这名字对中国人来说也许有点陌生。
      但对美国人来说恐怕是家喻户晓。这不仅是因为哈特由于善于开展“政治游击战”
      一度名震美国政坛,更多的是因为他与女模特儿唐娜·赖斯之间的“不检点行为”
      曾在美国引起轰动。时至今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的旅游业者还把哈特和赖斯的“幽
      会之处”列为他们所举办的“华府丑闻之旅”中的关键性一站。
      
          投身仕途异军突起
      
          加里·哈特(原名加里·哈特彭斯, 1961 年始用现名)于1936  年11月28  
      日出生于美国西部堪萨斯州的小城渥太华。其家境贫寒,父亲是个普通的运油卡车
      司机,母亲是位平凡的学校教师。他年轻时曾在铁路上谋生干活,后来才到俄克拉
      何马州一所基督教学院就读。60  年代初,转入耶鲁神学院,潜心攻读法律。此时,
      一改过去打算成为一名哲学教授的人生目标,决心投身仕途,以显壮志才华。
      
          1960  年,他作为一位自愿服务人员参加了约翰·肯尼迪的竞选班子,开始步
      入政治生涯。1964  年,他从那鲁大学学成毕业,旋即在约翰逊政府内谋一公职—
      —担任司法部民权事务律师。1968  年投靠到他“倾心崇拜”的民主党人罗伯特·
      肯尼迪的门下,积极协助肯尼迪竞选总统。罗伯特·肯尼迪遇刺身死后,为了寻找
      新的“政治机会”,哈特于1970  年改换师门,转而帮助民主党人乔治·麦戈文竞
      选总统。因工作卖力,他被提升为麦戈文总统竞选班子的“总管”。在他的积极努
      力下,麦戈文得以在新罕布什尔州预选中首战告捷,然后脱颖页出,最后赢得了1972 
      年民主党统总候选人的提名。
      
          1974  年,哈特利用在协助罗伯特·肯尼迪、乔治·麦戈文总统竞选中所获得
      的经验,正式加入科罗拉多州美国参议员的竞选行列。不出所料,旗开得胜。这一
      成功使他在通往美国“东部权势集团的政治道路”上迈开了重要的一步。这时,他
      才38  岁。其后,哈特在参议院内的影响不断扩大,被认为是一个“善于独立思考”
      和“革新”的政治家,一跃成为国会中公认的“新自由派”的代表人物。1980  年,
      他又历经艰难角逐,蝉联美国参议员。从此以后,他便积极探索问鼎白宫的新途径。
      
          1984  年,哈特首次打出竟选美国总统的旗帜。在一无强有力的竟选班子,二
      无充足的竞选经费的情况下,他决定采取“攻破一点,影响全局”的竞选策略,以
      图开创美国总统竞选史上的新范例。于是,他把主要财力和人力集中在被称之为美
      国总统竞选“晴雨表”的衣阿华和新罕布什尔两个率先预选的州内。果然,他的竞
      选策略成效显著。在预选前,据民意测验表明,支持他的选民从未超过5 %,俱到
      衣阿华州投票时,他已获得了15%的支持。
      
          由过去在民主党的主要竞争者中“根本排不上号”,一跃而居第二。到新罕布
      什尔州投票揭晓时,他竟然打败了民主党内的主要候选人蒙代尔,获40%的支持,
      得了“金牌”,成为轰动一时的”黑马”。等到“超级星期二”的预选后,他已正
      式成了“全国性的候选人”。只是因为在其它州竞选失利,他最终未能获得1984  
      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在这次竞选中,他虽然未能如愿以偿,并因竟选而负
      债100 多万美元,但他在全国的知名度却由此大大提高,获得了“牛仔游击手”的
      美誉。
      
          政治明星滑落谷底
      
          为了实现入主白宫的夙愿,他打算卷土重来,力图在1988  年总统竟选中再展
      雄风。1987  年1 月,他任满两届参议员后,毅然离开了参议院,于同年4 月13  
      日,在科罗拉多的丹佛正式宣布角逐1988  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这时,民
      主党内包括哈特已有6 人宣布争夺总统候选人的提名。
      
      
      
          为了赢得竞选的胜利,他再一次标新立意地声称,他将“以新的方向和思想来
      重建美国”。其实,早在1984  年总统竞选中,他就打出了“新观念”
      
          “新领导”“代表未来”等旗号。于今,他开始进一步对他的这套理论作新的
      补充。他在他的《顺利的起点》、《新民主》等专著中,详细地阐述了他关于美国
      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观点,从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
      
          新思想”。由于哈特早已为人所知,加上又有颇具感召力的“新思想”作护身,
      因此,他这次一登场,便赢得了一片喝彩声。在几次民意测验中,他通常能获支持
      民主党的选民中大约45%的支持,而居第二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杰西·杰克逊只
      不过获百分之十几的支持。这说明,哈特在民主党内角逐1988  年总统候选人的
      “群星并起”的局面中已成了一颗“遥遥领先的政治明位”。
      
          谁料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哈特春风得意之时, 1988 年5 月3 日,《迈阿密先
      驱报》刊登了一条关于加里·哈特和一位29  岁的女演员兼模特儿唐娜·赖斯“共
      度春宵”的绯闻。不久,美国各家报纸竞相转载这一报道。顷刻间,哈特的私生活
      问题成了美国新闻媒介的头号新闻。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据《迈阿密先驱报》的负责人说,他们根据一个匿名电
      话所提供的线索,开始对哈特和赖斯的关系进行跟踪。5 月1 日晚间,该报派出几
      名记者轮流埋伏在哈特在华盛顿的住宅门前监视(当晚,哈特夫人不在华盛顿)。
      他们看到赖斯进入住宅,一直到第二天白天尚未见她出来。
      
          于是,他们就以此为题,写了上述报道。事后,哈特和赖斯矢口否认关于他们
      “一同过了一夜”的传闻,并对5 月1 日晚听发生的事作了详细说明。他们说,那
      天晚上赖斯是同另外一男一女一起到哈特家的。当他们发现门口有人监视后,赖斯
      和另二位拜访者就迅速从后门离开了哈特家。对此,那位拜访的男客人(一位律师)
      也作了旁证。
      
          尽管如此,在美国公众中,关于哈特与赖斯有不正常的性关系的流言蜚语却日
      益增多。据说,在1988  年3 月,哈特和赖斯与另外一男(已婚)一女(独身)
      “一起航行”到巴哈马,去验收一条正在比米尼岛上修理的游艇时,他们俩人就在
      比米尼岛上过了夜。虽然哈特声称他和赖斯不在“同一条船上”,虽然这四位当事
      人“都坚持说没有发生任何不体面的事情”,然而,由于哈特同他妻子李·哈特自
      结婚以来的“恩恩怨怨”,以及关于哈特的”
      
          “不忠行为”和“喜好女色”的传言,再加上正在流行的绯闻,所有这一切使
      得许多美国人“相信哈特确实有过私通之事”。这就是为什么1987  年5 月6 日,
      哈特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遇到了他有生以来“最充满敌意的质询”。
      有人问哈特:“你是否认为通奸是不道德的”?“是的”
      
          “你是否与别人有过私通?”哈特十分尴尬他说:“我不能够回答这个问题。”
      
          就在哈特因赖斯事件被弄得焦虑不安之时,《华盛顿邮报》又刊登了哈特的另
      一桩婚外传闻。1988  年5 月6 日晚,该报记者告诉哈特的一个竞选工作助手,说
      他们根据一个“匿名的来源”所提供的线索,经“有效地证实”,己掌握了哈特同
      华盛顿的另一个女人有暖昧关系的“确凿证据”,并要求立刻向哈特当面采访。这
      真是祸不单行。
      
          在舆论的交相攻击之下,哈特已清楚地意识到争取总统竞选提名的形势对他已
      越来越不利。5 月7 日,他决定放弃正在新罕布什尔州进行的竞选活动,无可奈何
      地飞回到了丹佛。当天,他的竞选总部宣布了哈特暂停竟选活动的消息。5 月8 日,
      哈特在他妻子李·哈特的陪同下,在丹佛举行记·者招待会,正式宣布他已决定退
      出竟选。其理由是他不愿意让他的家庭、朋友和他本人进一步受到“谣言和流言蜚
      语的伤害”。接着,他对美国的政治体制和报界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我们
      必须对这个国家选择政府首脑的体制提出严肃的批评,它使这个国家的新闻界降到
      了猎人的地位,而总统候选人则成为其猎物;它使记者们藏身灌木丛中,编造不确
      切的虚假故事;它使照像师们窥测于我们的窗户之间,成群的直升飞机则在房顶上
      盘旋。我的非常坚毅的妻子也为之落泪,因为她没有一次不在受到侵扰的情况下回
      到自己的住房”。不过,他也承认,他与赖斯之间有“不检点行为”。
      
          东山再起在劫难逃
      
          1988  年5 月8 日,加里·哈特作出痛苦的抉择后,便开始和他的妻子过起了
      “政治流放生活”。难道一颗曾大有摘取白宫总统宝座之势的“政治明星”就这样
      无声无息地“殒落”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哈特作为一个职业政客,是决不会轻易
      结束他那曾一度光辉灿烂的政治生涯的。
      
          事实上,他退出竞选后,仍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全国的竞选形势。据报道,他和
      他的妻子在长达7 个月的“政治流放生活”中,他们俩的谈话“没有一天不涉及到
      这个话题”。开始,哈特只希望对总统竞选施加影响。他自己说春天他“退出竞选
      时”,原以为民主党内会有“其它有名望的领导人将加入竞选”,并“期望”他的
      “有关战略投资、军事改革和明智地卷入的思想会被他们采纳和宣扬,但7 个月过
      去了。两者都没有发生”。于是,他想到了东山再起。
      
          在哈特看来,当时全国的竞选形势仍对他较为有利。首先,在民主党阵营内,
      自哈特退出竞选后,由于没有哪一个角逐总统候选人提名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呈现出了“门户空前开放”的局面。其次,据美国盖普洛研究所进行的民意测验表
      明,有68%的美国人认为报界对哈特是“不公正的”。
      
          这说明美国“选民们并没有忘记他”。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哈特在他朋友的鼓
      励下决定“重新走上国家的舞台”。
      
          “在美国,一个政治家如果没有在他身边的妻子谨慎的、忠诚的、有时是勉强
      的微笑,那就一事无成。”哈特深深地懂得这一点。因此,他这次出山的第一步就
      是要争得他的妻子李·哈特的完全同意和支持。据哈特说,在一个“星期天晚上,
      全家人都聚在一起。我对李解释说,我不能再等了,我应该重新参加总统竞选,不
      然的话,我可能会遗憾一辈子的。而且,只要我们大家都对所有那些将会突然出现
      的流言蜚语不予理会,我就可以重新参加竞选。她考虑再三,然后回答说:‘同意,
      我们去参加竞选吧’。”显然,哈特这次希望“以他的家庭为中心,特别是以李为
      中心”,再次在美国展开“一场政治游击战”,“再演一次美国政治闹剧”。
      
          1987  年12  月15  日,哈特在7 个月之后,在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宣布:他
      将重新参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角逐。他在演说中毫不隐讳他说,他曾与唐娜·赖斯”
      干了一件蠢事。但这纯粹是私事,与旁人无关。”接着,他含沙射影地攻击里根政
      府在”伊朗门事件”中的所作所为。他说:“重要的是我没有犯法,我从来没有向
      国会撒谎,更没有销毁过任何文件”。并一再声称,”
      
          我有他人没有的,而又是这个国家所需要的新方向、新思想”,最后,他慷慨
      激昂他说,现在他和其他几位候选人不同,“一无竞选班子(早已解散)、二无竞
      选经费(他还欠债100 万美元,所募集的经费不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的1 %)”,
      所以,他只能走上街头,面对选民,“让人民来决定”他是否有资格当美国总统。
      
          哈特宣布重新参加竞选后,美国舆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些美国人认为,
      哈特的通奸行为固然不足取,但是他在事后毫无隐瞒地向选民作出说明,其诚恳、
      坦率可嘉。因此,他们不仅赞赏哈特的才华和智慧,更钦佩他的意志和勇气,表示
      支持哈特竞选总统。据美国广播公司1987  年12  月的民意测验,这部分人在全国
      民主党选民中占有30%,虽然比过去低了15%,但仍比支持其他民主党候选人的比
      例高。这证明哈特仍不失在民主党候选人中“居领先地位”。然而,也有许多美国
      人指责说,哈特是从“坟墓中爬出来的幽灵”。新闻界也视哈特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和开心解烦的笑柄。他们再次掀起了一股嘲弄、讥讽哈特的热潮。有所谓“哈特复
      出,笑话一箩”之说。
      
          例如,华盛顿谐星施特劳斯在他特地为哈待所编的一个政治笑话中说:“如果
      哈特当选总统,我们就在白宫建造一系列新的厢房,供第一、第二、第三夫人使用”。
      这就是说,5 月绯闻仍在许多美国人的记忆之中。无怪乎,在上述同一次民意测验
      中有36%的选民投了否定哈特的票。
      
          更令哈特难堪的是,民主党内许多有影响的人物也对哈特的复出大加责难。民
      主党主席考克指责哈特“把个人放在党的利益之上”;前科罗拉多州长将哈特比作
      是“在合家团聚时出现在门口的私生子”。至于该党的其他总统候选人对哈特的举
      动更是震惊和愤慨。殊不知,这几位候选人原本在全国的声望不著,正当他们力图
      引人注目,招徕选票之时,哈特却又“爬”了出来,把新闻界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在许多民主党人的眼里,哈特由于绯闻的影响,根本没有当选总统的可能。因此,
      他们称哈特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腥汤之鱼。
      
          然而,哈特并不就此善罢甘休,他仍在使用各种招术,以图争取公众舆论的同
      情和支持。1988  年1 月10  日,他在一次记者采访他时说,假如他当选,“决不
      会成为白宫中的第一个偷情者”。当有民意测验把他列入“选不上”的竞选人名单
      时,他乖巧他说:“我不想谈民意测验。民意测验令人厌烦。”好似他还有什么绝
      招没有使出来。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和女儿也亲临前线擂鼓助阵。他们“以金无足
      赤,人无完人”来为哈特的错误辩解,并责怪新闻记者不该为了猎取耸人听闻的消
      息而一再“侵犯政治人物的隐私权”。
      
          不管哈特的竞选策略如何高明,也不管他的思想如何新鲜,然而,大多数的美
      国选民并没有忘记他的“不检点行为”,他们希望选的是一个“清清白白”的总统。
      1988  年2 月8 日,在衣阿华州首开1988  年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初选中,哈特出师
      不利,仅得该州民主党出席预选会议者中的1 %的支持。
      
          接着,2 月16  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的预选中,他又一次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坐上了民主党内总统候选人中的末把交椅。此后,他在其它州的预选中获得的票数
      “越来越少”。最后,被迫“结束这次被挫败的竞争”。1988  年3 月11  日,他
      在丹佛声泪俱下地对新闻记者说“我所到了公正的声音。这是公众的决定。现在,
      我显然不必继续往前走了。”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