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守党魁不保守露水夫妻反成仇
      
          ——英国保守党主席帕金森的桃色丑闻桃色新闻举国哗然
      
          1983  年的6 月上旬,英国保守党从一党至尊的领袖到默默无闻的党徒,每人
      都象喝醉了酒一般,无不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因为他们经过激烈的角逐,刚刚
      击败老对手——工党,又一次大选获胜。想到本党又可再一次执政英伦,尤其素有
      “铁女人”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又要蝉联首相,怎不使他们欣喜若狂呢?在全党的一
      片欢声笑语中,首相撒切尔夫人也开始精心挑选内阁大臣,考虑安置竟选中的有功
      之臣,尤其要对“本党历史上最出类拔萃的党主席”帕金森委以重任。
      
          首相撒切尔夫人思前想后,决定让帕金森担任内阁中非常重要的角色——英国
      贸易工业大臣。首相将决定宣布后,无论社会舆论还是党内反应,几乎无人反对。
      大家都觉得象帕金森这样的谦和君子担当重任不仅问心无愧,也是众望所归。帕氏
      本人也喜不自胜,踌躇满志,准备弹冠登场,在政坛上一展宏图。
      
          然而,4 个月后,就在保守党内对帕金森的一片赞颂声中,一位风姿绰约的女
      人——凯伊丝接受记者单独采访时,在英国有相当影响的报纸——《每日镜报》上
      揭露了自己与保守党主席帕金森长达8 年之久的风流韵事。凯伊丝声泪俱下地哭诉
      了帕金森与自己有染8 年之久,并在得知她已珠胎暗结后,绝情断义,竟然抛弃了
      她。
      
          这消息如同一颗炸弹,在乎和的英伦三岛立刻引起了冲天的弥烟。刹时间,英
      国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媒介——从不知名的地方小报到大家电视台,无不连篇累牍
      登载帕金森与凯伊丝小姐有染的桃色新闻,整个英伦三岛闹得沸反盈天。那些号称
      “无冕之王”的记者们如蝇逐腥,对凯伊丝和帕金森穷追不舍,都希望从他们的口
      中探得更多的隐秘。从来没人注意的平民小姐凯伊丝,这时竟然门庭若市,采访者
      蜂拥而至,各种报刊登载着诸如此类的题目:“有谁料到,保守党领袖竞是拈花惹
      草之徒?”“贸易大臣帕金森与凯伊丝小姐有染8 年之久”“看似谦谦君子,实则
      绝情忘义之辈”“帕金森弹冠相庆,凯伊丝痛不欲生”“有染8 年,珠胎暗结”..
      这件桃色新闻也成了市民们街谈巷议的谈资,许多人对凯伊丝充满了同情,寄语赠
      物。更多的人对帕金森的行径愤愤不平,指责他太无道义。保守党内也是一片怨艾
      之声,认为帕金森有辱“家”门。
      
          在西方,人们一般把性问题看得比较开放,一般有妇之夫拈花惹草,或者有夫
      之妇与人有染,也是个人之间的事,舆论也不会为难他(她)们。然而,一旦在政
      府官员身上发生哪怕是捕风捉影的“桃色事件”,舆论也不肯放过,要穷追猛打,
      直到真相大白于天下,让其下台谢罪才肯罢休。正因为如此,西方政界对记者畏之
      如虎,惟恐避之不及。
      
          首相帮手内阁重臣
      
          英国实行的是议会内阁制。议会每5 年进行一次大选,大选结果,由获胜的党
      派中出人担任首相,并由首相组阁,挑选任命内阁大臣。多少年来,英国政坛尽管
      有许多政党并存,然而能够互相争雄,角逐执政党地位的,只有工党和保守党两家。
      政党在选举中获胜的原因除了以竞选政策争取人心外,党内是否有出类拔萃之辈也
      是十分重要。正因为如此,工党和保守党都费尽心机,培植党内领袖人物。帕金森
      就是前任保守党领袖撒切尔夫人一手扶植起来的“奇才”。
      
      
      
          帕金森初登政坛时,仅仅是一位根本不引人注目的议员。然而,此人不仅有一
      定的才干,而且深谙官场钻营之道。不久便以其忠顺而博得撒切尔夫人的赏识。短
      短数年间,帕氏又平步青云,由内阁一名副大臣擢升为一党之尊的保守党主席。同
      时兼任主计大臣和兰开斯特公爵大臣,成为人人侧目的内阁大臣。不但如此,帕金
      森还千方百计地迎合撒切尔夫人的价值观念,力主自力更生,发挥个人的积极作用。
      撒切尔夫人能够在人才济济的大英帝国,战胜成千上万的须眉男子,成为一国之相,
      这期间除了借助本党的力量和个人孤心苦诣的奋斗外,还与她的思想个性——强硬、
      自主精神不可分开。撒切尔夫人强硬的思想个性和工作作风,不仅被人们送给了
      “铁女人”和“铁相”称号,而且也使她在公众中平添魅力,争取更多的选民。帕
      金森白立更生的主张与撒切尔夫人一拍即和。另外,帕金森也的确不是等闲之辈,
      不仅能言善辩,常常技压群雄,而且风度翩翩,在电视上有十足的绅士形象,这在
      讲究风度礼仪的英国,无异使帕氏赢得了众多公众的好感。
      
          最为重要的是,帕金森以其忠诚和才干为本党竞选和撒切尔夫人的连任屡建奇
      功,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如此,撒切尔夫人十分器重和赏识他,把他视为“党
      内宠儿”,称赞他是“保守党历史上一位最出类拔萃的党主席”。
      
          可以设想,如果不发生别的意外,帕金森应该是官运亨通,前程万里。然而,
      百密一疏,帕金森竟因为女人问题而在政坛失足落子。由于抛弃与他做了8 年露水
      夫妻的女秘书凯伊丝,被轰下台去。并且“一失足成千古恨”,难以东山再起。那
      么,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有染八年反目成仇
      
          1983  年6 月初的一天,英国大选在即,保守党上下正紧张地迎接选举,党内
      大小头目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疲惫不堪。然而,保守党主席塞西尔·帕金森的办公
      室却充满了柔情蜜意。正坐在办公桌前若有所思的帕金森突然感觉有人悄悄来到自
      己身边,回头一看,不禁喜出望外。来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女秘书凯伊丝小姐。
      这位36  岁的女秘书颇有姿色,风韵犹存,很有一番魅力。凯伊丝见室无旁人,便
      俯在他耳边亲昵地说:“亲爱的,今晚七点半,老地方。”帕金森听到这爱意绵绵
      的声音,心旌神摇,微笑着点了点头。
      
          当晚7 点30  分,华灯初照,整个伦敦城一片灯火辉煌。这时,只见一辆黑色
      豪华小轿车在一家大咖啡厅前嘎然而止,车还没有停稳,就从车上急急忙忙下来一
      位绅士派头的人物。他脚步匆匆而又轻车熟路直奔二楼后排雅座。还没等他走到那
      里,一位早已等候多时、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中年女人快步迎上前来,两人紧紧拥抱
      在一起。之后,他们便靠在一起,喝起了咖啡。
      
          这位绅士派头的人就是英国大名鼎鼎的保守党现任主席帕金森,女的则是她的
      女秘书凯伊丝。她们为遮人耳目,精心选择了这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咖啡厅的二楼,
      作为经常约会的场所。
      
          两人含情脉脉地边喝边谈,过了一会儿,凯伊丝突然焦急地恳求帕金森“亲爱
      的,我觉得应该把我们之间八年之久的恋情告诉首相,因为咱俩的名字在政界中充
      分连在一起,难免引起人们的猜测。让首相在组织新政府之前知道我们的事,很有
      必要。”听了凯伊丝的话,帕金森原来充满喜色的脸上,立刻露出为难之色,急忙
      搪塞说:“亲爱的,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不过你尽管放心,我会见机行事,在适当
      的时机向首相面陈内情。”尽管凯伊丝对帕金森态度颇为不满,不过一想到帕金森
      与自己如胶似漆的恋情,尤其考虑帕金森是党内奇才,一向深谋远虑,他现在不向
      首相说明,定有其更高明的想法。想到此,凯伊丝也就不再坚持,免得双方下不来
      台。
      
          不过,凯伊丝已隐隐感到帕氏对自己的态度有些微妙的变化。不久,凯伊丝再
      次主动约请帕金森去老地方相聚,帕金森一见面就发现凯伊丝这次显得既激动又羞
      涩。还没等招待送来咖啡,满面腓红的凯伊丝就迫不及待地扑向帕金森的怀里,悄
      然一声:“亲爱的,我有了..”帕企森如坠云里雾里,不解地问:“有了什么?快
      告诉我。”凯伊丝见自己的情郎如此不晓男女之事,心里更有说不出的甜丝丝的感
      觉,便笑着说:“有了就是有了,还不明白?天下的男人都是一群只知寻欢作乐的
      傻瓜。”说完不好意思地指了指自己的肚子。帕金森这时才如梦方醒,知道自己最
      不希望发生的事终于发生了。
      
          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绝顶的帕金森为了防止凯伊丝得寸进尺,再提出进一步的
      要求,急忙冷淡而又断然地说:“不过,我已是有三个成年子女的父亲,无论如何
      不想再结婚了。”
      
          帕金森的话犹如晴天霹雳,叫凯伊丝如何承受得了。她没想到帕金森竟然如此
      冷若冰霜,如此绝情忘义,突如其来的羞辱感、愤怒感使她一下子晕了过去。
      
          帕金森见此情况,也一时慌了手脚,急忙把凯伊丝抱住,百般安慰。他灵机一
      动说:“亲爱的,我只不过同你开开玩笑,其实,我心里比你还激动。”
      
          凯伊丝此时表现得十分简单,一听此言,立即破涕为笑。为了避免把事情闹大,
      不可收拾,帕金森决定先把凯伊丝稳住。于是信誓旦旦地向她表示:“我准备马上
      会见首相,把我们之间的事告诉首相,并争取首相的谅解。”沉吟了一下,他又说
      :“为了娶你,我必须先同我妻子离婚,此事我也着手去办。”
      
          此时的凯伊丝显得非常激动,她开始憧憬自己与帕金森的未来,想象着人们如
      何向她们投来羡慕的目光..6 月9 日保守党获胜的当晚,帕金森便驱车前往伦敦唐
      宁街10  号首相官邸,面见首相。寒暄之后,撒切尔夫人觉得今晚帕金森显得有些
      异常,几次欲言又止,似有什么事情难于启齿,便十分平和地问到:“塞西尔,有
      什么事吗?”帕金森吞吞吐吐地向撒切尔夫人说:“萨拉·凯伊丝怀孕了,这孩子
      是..我的..我与她8 年以前就相爱了。”
      
          撒切尔夫人一听此言,如同被人在头顶猛击一棍,觉得此事一旦传扬开去,那
      真是非同小可。不仅帕金森凶多吉少,无法在政坛立足,从而自己失去一条膀臂,
      而且在保守党党魁身上出了这种桃色丑闻,也会使本党蒙受奇耻大辱。另外,更会
      影响自己的声誉,为以后的执政带来不利的影响。虑及于此,禁不住面露愠色,她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手扶植起来的保守党主席,竟然如此因小失大。不过,沉
      思片刻,撒切尔夫人又平静地说:“塞西尔,此事已成事实,泼水难收,现在关键
      是防止此事扩散,不要声张!要稳住凯伊丝,更不能抛弃自己的妻子,要继续同你
      的妻子生活在一起。侥幸,此事没有在大选前传扬出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听了铁相这番活,帕金森如释重负,对首相的感恩之情更是油然而生。撒切尔夫人
      不是没有考虑到此事的风险,不过虑及帕金森的才干和多年来对自己的忠心耿耿,
      仍然坚持让帕金森留在内阁,出任大臣。同时,撒切尔夫人又向他面授机宜。
      
          当天晚上,帕金森按照自己的计划,兴冲冲地赶往与凯伊丝约会的老地方——
      伦敦闹市区的那家咖啡厅。这次,成竹在胸的帕金森显得特别主动,分外殷勤,把
      凯伊丝哄得欢天喜地。他告诉她:“我已把我们的事告诉了首相。”乘无人之际,
      他又猛然把凯伊丝搂在怀里,长吻不已。凯伊丝顿觉暖流阵阵,涌上全身,激动得
      热泪横流。此时此刻,陶醉在甜蜜爱情之中的凯伊丝,又怎会想到帕金森已怀异心,
      在向她施展缓兵之计呢?
      
          自那以后,帕金森一方面继续保持同凯伊丝的关系,一方面在保守党内树立自
      己的威信,坐上了贸易工业大臣的政治交椅。此时的帕金森自以为自己的地位己稳
      如泰山,不时地向同僚和新闻界流露出春风得意的神色。八日初,在没同凯伊丝说
      声“再见”的情况下,毫不顾忌地带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到国外度假去了。
      
          此时的凯伊丝,度日如年,整日坐卧不安,心情一大比一天沉重,因为她的肚
      子一天比一天大,根本无法掩人耳目了。久久不见帕金森的音讯,凯伊丝对帕金森
      的真情有所怀疑了。不过,当地平静下来之后,又立刻产生了侥幸心理:他不会这
      么绝情,再说,他身为一国执政党主席,又兼内阁要职,总不会置个人的名誉与前
      途于不顾吧。
      
          帕金森轻松地在国外度假一个月后,携着家眷返回伦敦。下飞机后第一件事就
      是打电话给凯伊丝到老地方相会。凯伊丝喜出望外,这些天来的忧虑和痛苦一扫而
      光,同时暗暗责备自己把帕金森想得太坏了,感到很内疚。然而,见面后帕金森的
      表现又使她如同被人浇了一盆冷水:帕金森对她象对待一个陌生人那样“彬彬有礼”,
      脸上冷若冰霜。以往那种令她激动不已的柔情已荡然无存了。这种打击对凯伊丝实
      在太大了,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失神地望着与自己有着8 年男欢女爱之情的
      情人。
      
          这次帕金森毫不犹豫地告诉凯伊丝:“我不想和你结婚了。”凯伊丝声嘶力竭
      地问到:“为什么!这究竟是为什么?!”说罢嚎啕大哭。帕金森漠然地回答到:
      “因为..我有许多为难之处..”凯伊丝不等他把话说完,就发疯似地冲出了酒吧,
      一头跌倒在人行道上。帕金森把她送到了家里。
      
          呆呆躺在床上的凯伊丝,此时欲哭无泪,欲怒无声。帕金森也是一言不发,他
      也不想安慰,只坐了一会儿,便象没事似的溜之大吉了。离开了“是非之地”,帕
      金森长长地嘘了口气,感到肩上轻松了许多。凯伊丝绝望了。
      
          官官相护舆论穷追
      
          在英国,法律有明文规定,个人隐私权不受侵犯,哪怕说出的隐私是铁证如山
      的事实,如果损害了个人的名誉,也会以诽谤罪论处。相反,如果涉及的是政府官
      员,则无论涉及什么地位的人,都照揭不误。4 个月后,伦敦《每日镜报》的记者
      从一些丝蛛马迹中发现了帕金森同凯伊丝之间的“秘密”,于是便穷追不舍,活动
      起来。
      
          已经彻底绝望的凯伊丝,这时忍痛含悲,决心同帕金森拼个鱼死网破。
      
          于是她鼓足勇气,求助于公共舆论,向天下讨回公道。凯伊丝在家中接受了记
      者单独采访,把帕金森与自己有染8 年,在得知自己怀上了他的孩子后绝情断义抛
      弃她的行径公诸于世。
      
          帕金森的桃色丑闻披露报端后,举国哗然,有些人公开质问:“执政的保守党
      主席这号人物,究竟要把英国引向何处?”要求帕金森下台的呼声也时有耳闻。迫
      于新闻界的强大压力,帕金森在10  月上旬,即保守党第100 届年会上发表简短声
      明,遮遮掩掩地承认了此事。
      
          对于保守党领袖的丑闻,首相撒切尔夫人,保守党内要人以及政府官员,甚至
      英国亲保守党的报刊杂志,共同联合起来,予以庇扩。尤其首相撒切尔夫人更是首
      当其冲。她曾先后就帕金森的桃色丑闻发表两次声明,宣称这仅仅是个人私生活的
      小节,不值得大惊小怪,也不会影响帕金森的留任。
      
          在保守党的年会上,大会主持者特意安排得力人物为帕金森评功摆好,制造党
      内继续拥护他的气氛。亲保守党的许多报刊也纷纷刊登有利帕金森的报道。有关电
      视台也在关键时刻播映帕金森节目,为其提供辩护机会。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帕金
      森在10  月13  日保守党年会上,竟然大摇大摆地作起了报告,其得意忘形之势,
      溢于言表。
      
          面对帕金森的忘乎所以,凯伊丝悲愤填膺,决定同帕金森最后“摊牌”。
      
          于是,她在具有权威性的报纸《泰晤士报》发表了《讲明真相》的文章,这篇
      洋洋万言的长文,用确凿的事实,向公众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帕金森的两面派真面目。
      凯伊丝揭露说:帕金森通过其律师发表的关于她们之间私恋的描述,不仅轻描淡写,
      而且歪曲了事实真相,旨在推卸责任。凯伊丝还一针见血地将矛头指向首相撒切尔
      夫人,揭露说有关帕金森想同她结婚的事情,首相完全知道。而且,撒切尔夫人身
      为一国首相,居然说帕金森的行为纯属生活小节,无害大局,这完全是为帕金森开
      脱。同时,凯伊丝进一步说明了自己的无辜。他写到:“帕金森在我怀孕之前很久
      就已向我提出结婚的事,他第一次向我求婚是在1979  年。我是在持久的恋爱关系
      的基础上怀孕的。我之所以让这种关系继续维持下去,是因为我相信他要同我结婚
      的保证。”
      
          凯伊丝的《讲明真相》一文,使趋于平静的帕金森桃色丑闻又再起波澜。
      
          而且这次给予帕金森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她用大量的事实揭露帕金森的伪
      君子面目。以往一些把这件桃色事件看作私生活小节的人,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认为这不是政治家一般的拈花惹草,而是说明帕金森在道义和人品上有问题。那些
      一开始就对帕金森丑闻愤愤不平的公众,看过这篇万言长文后,更加火冒三丈,群
      起声讨帕金森。
      
          面对舆论的声讨和外部压力,保守党内再也沉不住气了。党内和政府内反响强
      烈,许多人不顾首相的面子,纷纷谴责帕金森的卑劣行径给保守党脸上抹黑,这样
      的人再担任党的领袖和政府要职,无疑辱没了本党和政府的名声,直至给保守党带
      来了不可估量的危害。
      
          在内外声讨下,帕金森纵然才华横溢,纵然有“铁女人”为他撑腰,也难挽狂
      澜。瞻前顾后,左思右想,帕金森感到只有引咎辞职,以谢国人一途了。于是,这
      位昔日在英国政坛上纵横驰骋,在保守党内被人青眼有加的“风流”大臣,只好认
      命了。他怀着悔恨交加的心情,向一向器重他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了辞呈。撒切
      尔夫人此时也是百感交集,眼看着自己一手培植起来的“党内英才”顷刻间因为女
      人问题搞得声名狼籍,并且使本党清誉蒙受巨大损害,怎能不令她痛惜不已呢?回
      想起帕金森为本党竞选和自己连任的耿耿忠心、横溢的才华,又怎能不使她万分难
      过呢?然而,事已至此,无路可走了,只有“挥泪斩马谡”,以平息愈来愈烈的倒
      帕风潮了。于是,这位“女强人”忍痛接受了帕金森的辞职。
      
          帕金森辞职一周后,在他的乡间别墅里对记者发表告别谈话时说:“我现在的
      愿望是,同妻子和家人一起重建美好的生活。我不打算辞去议员的职务。”这位显
      赫一时的内阁重臣,保守党的宠儿,尽管遭此波折后,没有以前那样的心胸万丈了,
      然而,从其对记者谈话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虽然今日他抱恨而归,以后还会寻
      找机会,以图东山再起的。
      
          英国舆论认为,首相撒切尔夫人作出支持帕金森的判断是十分错误的。
      
          这不仅使帕氏本人不能知难而退,而且撒切尔夫人本人也在这次事件中受到了
      损害。也使整个保守党受到了损害,因为“帕金森事件”使撒切尔夫人在保守党年
      会上的报告黯然失色,并使4 个月前在选中赢得的胜利失去了许多光彩。无疑,这
      是撒切尔夫人在政治上所遭到的众多挫折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个。
      
          东山再起知难而退
      
          帕金森挂冠离去后,并没有从此归隐田园,抱负全失。相反,重返政治舞台,
      以雪昔日耻辱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了。他时刻窥测着英国政坛的走向,伺机复出。
      这4 年期间,他又暗中出力,为撒切尔夫人的第三次连任再立新功。撒切尔夫人呢?
      她对帕金森也始终关注,尤其念念不忘帕氏的忠心与才干,也在侍机起用他。自己
      这次第三次连任首相,帕金森不仅没有袖手旁观,相反,在暗中鼎力相助,屡建奇
      功,为保守党赢得了大量选民。保守党内一些人也呼吁帕金森复出。撒切尔夫人考
      虑再三,决定让他出任内阁中的能源大臣。
      
          1987  年4 月12  日,即保守党在11  日大选中赢得“三连任”的第二天,56 
      岁的帕金森突然同撒切尔等保守党要员们一起,兴高采烈地在电视上公开露面,但
      见帕金森春风满面,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情,似乎早已把4 年前不光彩的桃色丑闻忘
      得一干二净了。
      
          然而,英国的公众对帕氏4 年前的丑闻却记忆犹新。他在电视上一露面,立刻
      引起了许多观众的注意和议论,许多人推测着,这位“风流大臣”可能又要东山再
      起了。尤为敏感的新闻界更是无孔不入,又连篇累牍地把帕金森4 年前的丑闻端了
      出来,同时发动强大的舆论攻势。帕金森面对如此难以“忘记”自己的新闻界和社
      会公众,只好自认时运不济,命运多乖,又一次痛苦地知难而退。撒切尔夫人呢?
      眼看帕金森就要东山再起,却又一次功败垂成,其懊恼心情,可想而知。
      
          英国舆论界认为:帕金森几乎复出,原因有三:一是此人才智超群,不是等闲
      之辈,深得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垂青;二是帕金森为几届保守党大选尤其是第三次大
      选效尽犬马之劳,其功不可灭,其诚可感。保守党应该“知恩图报”,否则“会冷
      了弟兄们的心”。三是撒切尔夫人着眼于“大节”用人,不是清教徒式的人物,遇
      到诸如此类的桃色事件,尽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起桃色事件,帕金森本人可能已登上了通往首相宝座阶
      梯的外交大臣一级,向撒切尔夫人接班人的地位前进了。
      
          我们还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英国报界那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无冕之王”,即使
      凯伊丝有通天的本领,也难以向帕金森这样的政治权贵挑战,更不用说诉诸舆论把
      帕金森赶下台。
      
      --------
      泉石书库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