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管理思想(2)
      
          谋之术就是策划事情的谋略。
      
          谋事之术大抵有三:
      
          其一是善于积累成功因素,循序成功。《鬼谷子·谋篇》说:“故为强者,积
      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也。”
      
          这一论述与黄老的清静无为、知白守黑的观点可以说是一脉相承。《道德经》
      上也说:“曲则全,直则枉,洼则盈,敝则新”。
      
          汉文帝是此术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吕后当权时,文帝刘恒为代王,身处边塞之
      地,谨言慎行,宽厚仁和。吕后在赵王刘恢自杀后,几次想让刘恒当赵王,但刘恒
      都推辞掉了,表示自己愿意留在代地镇守边疆。后来,诸吕被诛,大臣们讨论谁来
      做皇帝,当时山东的齐国是首先扯起反吕大旗的。但大家都觉得刘恒仁孝宽厚,宜
      立为帝。于是刘恒就被迎到长安当上了汉文帝。
      
          其二是掌握主动权。《鬼谷子·谋篇》说:“事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
      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
      
          唐代的名相姚崇身患重病,临终时他把儿子叫到床前对儿子说:“我和丞相张
      说久有不和,我死之后他必会对你们下手。我们家要对此早作防范。张说十分喜好
      玉器,我死之后,你们要把家中珍藏的珍奇宝玉陈列于我的灵前,他来时若是目光
      留意这些宝玉则你们还有救,要是看也不看那就没救了。要是他看这些玉器,你们
      就拣他喜欢的送给他,并请他来写我的墓志铭。他写好了,你们要以最快速度呈报
      给皇帝,然后,刻制碑文,办完了就安全无忧了。”
      
          不久姚崇去世。吊丧的时候,张说果然目光不离宝玉,姚家就把珍宝送给他,
      并求他来写墓志铭,张说兴致很高就写了。过了几天,对玉器的新鲜劲儿下降了。
      他开始后悔,觉得不该写赞颂仇敌的墓志铭。但手下人告诉他,此碑文姚家已经上
      报天子,皇帝看过后已刻成碑文了。木已成舟,没有挽回余地了。由于皇上亲自审
      定了张说撰写的赞美姚崇的碑文,以后张说也就没办法再向皇上诬陷姚崇了。
      
          其三是善于利用形势,因地制宜,制造迷惑而达到目的。《鬼谷子·谋篇》中
      说:“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
      谋。”
      
          晋明帝的时候,大将军王敦准备谋反,时任大将军左司马的温峤想回首都去向
      明帝报告情况,于是他向王敦告假获得了批准。但是,让人头痛的是,王敦手下有
      一个谋士钱凤,此人足智多谋,温峤担心钱不但会阻止自己离开,而且会建议王敦
      杀害自己,于是他心生一计,走之前宴请同僚。在酒席宴上,温峤故意向钱凤敬酒,
      酒杯极大,钱凤当然不从,于是温峤就装醉,痛骂了钱凤打落了他的帽子。第二天,
      知道温峤要走的消息后,钱凤果然劝王敦不要放了温峤,防止温泄密,应该杀了他,
      但王敦笑道:“你是因为昨天在酒席上,他得罪了你,你才这么说的吧。”于是还
      是放温峤走了。
      
          温峤得以顺利返回都城向晋明帝报告消息。后记
      
          这本书的写作跨越了2003年紧张而炎热的夏季,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风里
      已经有了秋意。我像3 年前来北京求学一样,抱着书稿坐在颠簸的汽车上奔向北京,
      车窗外是连绵的群山。人生就像在爬一个连绵的山脉,只有登上了眼前的山顶,才
      能看见远方更壮丽的景色。这些文字就是我在自己生命中的又一次攀登吧。
      
          在这最后校对的7 个日日夜夜里,精力和体力几乎到了极限,我完全进入了过
      去的时代,眼前展现的是丰富的历史画卷和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能够投入到
      这种感觉中是幸福的。
      
          要感谢我的老师吕廷杰教授、赵欣艳博士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感谢我的家人
      和我任课的管理学院2002级本科班的所有同学们,他们对我的信任增添了我前进的
      力量,感谢我的学生肖恒帮我做的录入工作。还要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老师和同
      志们为出版此书所付出的辛苦。
      
          一些专家学者的著作让我受益颇多,他们是:写作《管理学》的斯蒂芬·罗宾
      斯教授、周三多教授,写作《组织行为学》的李剑峰博士,写作《西方管理思想史
      》的郭咸纲博士,撰写韩非子研究的路兆丰研究员。本书不是完美之作,由于时间
      仓促,存在很多漏洞,我会继续努力。
      
      
      
          写书是一个充满回忆的过程。
      
          写书是一段辗转痛苦的经历。
      
          写书是一次体验激情的旅程。
      
          作者
      
          2003年9 月6 日
      
          参考文献
      
          【1 】黄怀信尚书注训济南:齐鲁书社,2002
      
          【2 】刘向战国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3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大学、中庸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4 】萧登福鬼谷子研究北京:文译出版社,1984
      
          【5 】苏秦鬼谷子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 】司马迁史记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7 】吴乘枚纲鉴易知录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8 】冯梦龙智囊补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9 】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10】东方朔等中国历代名人家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1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2】潘承烈等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之今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3】摩根·威策尔管理的历史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2
      
          【14】郭咸纲西方管理思想史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15】约翰科特总经理企业领导艺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6】诸葛亮等著传世奇书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
      
          【17】环球企业家——26位商业领袖对话启示录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18】成思危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9】刘正周管理激励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0】罗伯特·B 西奥迪尼影响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比强者更强【21】H 明茨伯格经理工作的性质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22】欧阳轼武经七书海南:三环出版社,1991
      
          【23】李剑锋组织行为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4】斯蒂芬·罗宾斯管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5】周健临,唐如青管理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6】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7】赵文明,黄成儒百年管理思想精要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3
      
          【28】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9】格里约·翰逊,凯万·斯科尔斯公司战略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8
      
          【30】刘庆元等战略管理:分析、制定与实施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1
      
          【31】威廉·大内Z 理论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2】斯图尔特·克云纳管理的核心理念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33】撒迪厄斯·沃夫罗远见卓识的创新者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34】郭克莎2001年中国最佳管理案例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35】周永亮中国企业前沿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6】丛日云世界著名思想家传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37】刘永好等总裁的智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8】张培弛领导的讲话水平历练教程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
      
          参考文献【39】卡耐基卡耐基成功人生经典北京: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0】萨拉迪金森商务发言宝典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1】谢伦浩即兴幽默运用战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42】包晓闻等管理制胜——20家中国企业的顶级管理模式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3
      
          【43】武欣绩效管理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4】周祖成平衡理论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南开管理评论,1999,1
      
          【45】张隆高德鲁克论管理的新范式南开管理评论,2002,6
      
          【46】李志等集体企业员工需要特征及激励策略重庆大学学报,2002,1
      
          【47】刘纯激励的动态分析与评价管理工程学报,2003,1
      
          【48】何俊志结构、历史与行为——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国外社会科
      学,2002,5
      
          【49】乐可勇,王明芳国有纺织企业改制时期员工激励因素分析山东纺织
      经济,2003,1
      
          【50】杜纲,钟敏企业人才的层次激励效应分析管理工程学报,2003,1
      
          【51】楚俊国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创新的思路中国改革,2003,2
      
          【52】袁凌现代企业中层管理者的激励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3
      
          【53】行金玲浅议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管理重庆工业学院学报,2002,10
      
          【54】张方华论我国企业管理范式的转换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
      
          【55】田华领导干部激励工作的态度与行为创造,2002,7
      
          【56】黄玉英,余克艰中小型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技术经济与
      管理研究,2001,5
      
          【57】黄卓龄,黄培伦著名国外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措施商业研究,2002,
      12
      
          【58】李志,梁建春企业青年员工的需要特征与激励的研究青年研究,2002,1
      
          【59】李昌宝,张阳管理过程中的激励模型南开管理评论,1999,5
      
          【60】向佐春试论西方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的沿革人力资源管理,2000,5
      
          【61】(澳)斯图尔特·克莱克,(墨)艾多尔杜·依巴拉·库拉道,(澳)
      汤姆斯·克拉克新世纪管理与组织研究面临的挑战南开管理评论,2000,1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