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2)
      
          安德烈? 布勒东是在南特的部队医院偶然遇见雅克? 瓦谢Jacques Vaché(1896
      —1919) ,法国作家,达达主义者。的,并且受到这位昙花一现人物的巨大影响。
      没有一个人真正了解瓦谢。他英年早逝,于1919年仅22岁时死于吸毒过量。布勒东
      为瓦谢在当时那么严酷的时代中追求绝对自由的行为、坦荡的言行以及绝不附和他
      人的反抗精神所倾倒。他从不同任何人握手。他常常身穿可以随时变换——时而为
      轻骑兵,时而为航空兵——的军服在南特大街上溜达。每当遇见一个熟人,他便用
      手指着布勒东,说道:“请让我向您介绍安德烈? 布勒东。”因为布勒东当时没有
      萨尔蒙那样高的名望。  瓦谢只有一点与阿波利奈尔相同:他十分敬佩雅里。而在
      其他方面,他们二人之间毫无共同点。布勒东本人同他南特的同志——瓦谢的关系
      密切,只是瓦谢经常火药味十足的言辞使诗人兼炮兵的布勒东无法忍受。在默兹大
      屠杀的前线度过三个星期之后,瓦谢认为这场战争就是迄今为止所有战争中最残酷
      的。同未来超现实主义精明灵巧的击剑手路易? 阿拉贡、保尔? 艾吕雅、邦雅曼? 
      佩雷以及菲利普? 苏波一样,他过去也憎恨他在战争的旗帜下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
      并且出于与其他四个人同样的考虑,毅然决然地脱离了军队。他们一致认为:只有
      在所有领域进行一场全面彻底的革命方能洗涤这一野蛮行径,真正实现纯洁的人类
      文明。正是出于这一考虑,他们觉得达达主义是少数几种可能拯救人类文明的途径
      之一。这一途径更加接近瓦谢的思想,而与阿波利奈尔的思想稍有距离。此外,后
      来布勒东承认他将原来对南特朋友——雅克? 瓦谢寄托的希望,全部转移到了特里
      斯坦? 查拉的身上。
      
          但当他见到阿波利奈尔之后,面对这位伟大人物崇高的精神境界,他同所有人
      的所有分歧便一扫而光。
      
          阿波利奈尔是当时伟大的诗人,而崇拜狂布勒东,时而崇拜兰波和洛特雷阿蒙,
      时而又崇拜梅里美,最后由于阿波利奈尔的魅力、影响、丰富的文化知识以及目光
      中体现出来的新思想而拜倒在了他的脚下,声称:认识阿波利奈尔是上帝给予他布
      勒东“罕见的恩赐”。
      
          阿波利奈尔之所以能够征服我,是因为他总是在大街上的百姓当中寻找自己的
      创作源泉,并且能够迅速地将素材,甚至是一些支离破碎的休闲聊天的片段,经过
      整理,写成诗词。
      
          [摘自安德烈? 布勒东1962年7 月的《同玛德琳娜? 沙普萨尔的谈话》]
      
          只是到了1917年6 月,当《蒂雷亚斯的乳房》上演时,这些分歧又重新大白于
      天下:当时在剧场内的瓦谢让布勒东终于擦亮了眼睛,最终看清了围绕在他身边的
      这两个人之间深刻的分歧所在,他作出了自己最后的选择——瓦谢,而远远地离开
      了阿波利奈尔。
      
          是阿波利奈尔将他的崇拜者之一菲利普? 苏波介绍给布勒东,阿波利奈尔曾经
      帮助他在《SIC 》上发表过一首诗。很快,两个人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同
      点。苏波是医生的儿子,他是一位穿着讲究的花花公子。虽然也参过军,但他从未
      见过战壕。同其他许多人一样,他也被充当实验品使用,但其中许多人都送了命,
      而他却安然无恙,原因是他在上前线之前注射了抗伤寒疫苗。由于充当实验品中毒,
      他在医院住了数月。
      
          同其他许多人一样,苏波对这场没完没了的战争也怀着无限的痛恨。该如何表
      达他内心强烈的愤慨呢?只有拿起手中的笔做刀枪。他疯狂地写着写着。一天,他
      在一家酒馆饮酒时,突发灵感,他当即向服务生要了一枝笔,排除周围的一切干扰,
      专心致志地写出了一首诗。他是即席创作法的提倡者,并且与布勒东合著了《磁场
      》。
      
          超现实主义三剑客中的第三位也是一位学医的,当时他还是大学生,在瓦尔德
      格拉斯医院上课。他比布勒东大一岁,蓄着小胡子,看上去倒好像是布勒东的哥哥。
      他的父亲名叫路易? 安德里厄,曾经当过国民议会议员、警察局长、大使和参议院
      议员,当时是职业律师。他的儿子没有姓他的姓。此外,没有任何东西,起码在户
      籍登记等民事手续方面,可以证明他是安德里厄的儿子。因为当安德里厄的情妇、
      比他小33岁的玛格丽特? 图卡- 马西永生下这个孩子的时候,市长先生自作主张在
      出生登记处给他起名为路易? 阿拉贡,未登记父母的姓名,使得他成为无名氏。为
      什么取了阿拉贡呢?人们传说是因为其父亲的一个西班牙情妇的家姓是阿拉贡。
      
          如此严重的错误,不仅对户籍登记处,而且对左邻右舍都必须严格保密。于是,
      他们教小阿拉贡叫他的外婆妈妈,而且说她仅仅是养母,因为他们认为三重保护总
      比两重更加慎重、更加保险。他的生身父亲时而被介绍为他的教父,时而被介绍为
      监护人,而他自己的生母成了他的姐姐。采取如此谨慎的措施,玩弄如此多的手腕,
      挖空心思地变换身份,表面上看起来很可靠、很保险。但也正是这些保险措施才使
      得小路易? 阿拉贡得以安心地在讷伊从事他的学业,并且考入大学的物理化学专业。
      1917年,市长要求路易的母亲向儿子讲明她并非他的姐姐,他的生父也并非他的教
      父,因为如果这位青年去参军,在战争中有可能牺牲。他有权在牺牲前知道自己的
      真正父母亲到底是谁……
      
          阿拉贡参加了战争,他为了获得战争勋章,表现得十分勇敢。他安然无恙,幸
      运地保住了性命。当他遇见安德烈? 布勒东的时候,二人的处境十分相似:他们当
      时都是正在参战一段时间,再去从事一段时间医学学业,然后又去参战,再回学校
      从事学业,如此轮番地交替进行。
      
          在瓦尔德格拉斯医院,他们是同住一间宿舍的战友,并且相互发现了对方细腻
      的感情以及他们共同的爱好。他们常常一起谈论毕加索、德朗、马蒂斯、马克斯? 
      雅各布、阿尔弗雷德? 雅里、马拉美、兰波以及洛特雷阿蒙。阿拉贡最早是在位于
      奥德翁街7 号的一个小书店(现在已经成为一家特大书店)的借书目录卡中,发现
      了这些人中间的第一位。
      
      
      
          这位学医的大学生给布勒东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其广博的文化知识。他博览群
      书,知识渊博,在当时的青年人中像颗璀璨的明珠,十分出色。从他的言谈话语与
      穿着打扮的考究,可以看出他怀有希望得到人们瞩目的愿望。他的穿着入时,举止
      文雅,同讨好他的人或者对他非常崇拜的人谈话时,措辞丰富而且风趣,时而热情
      洋溢,时而讽刺挖苦。
      
          他们离开瓦尔德格拉斯医院,离开那些被战争折磨出神经病的士兵们后,阿拉
      贡和布勒东经常在奥德翁街7 号的小书店见面。在那里他们可以买书,可以借书,
      可以听一些作者朗读他们的作品,也可以翻阅一些先锋派杂志,例如《SIC 》、《
      南北》和《达达》。处于上升中的一代作家与诗人们从那时起都与这些杂志合作,
      为它们撰写文稿。在《南北》杂志的封底上,人们可以看到两个订阅地址:皮埃尔
      ?勒韦迪的住处(科尔托街12号) 和奥德翁街7 号的书店。这个朋友书屋于1915年开
      办,对传播20年代的文化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书店的主人是一位长着银丝般的秀发、
      面色红润、身体微微发胖的小个子女人,名字叫做阿德里安娜? 莫尼耶。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