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艺人(1)
      
          孩子拉着我的手,我保护他免受厄运的折磨。
      
          马克斯? 雅各布
      
          毕加索羡慕勃拉克和德朗练习拳击。
      
          有一次,他也戴上拳击手套试图狠揍德朗一通。出乎他的预料,对方正面一拳
      就轻松地把他放倒在地。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涉足这一行了,只满足于在他那一帮
      人聚集的拳击场上,痴迷地观看你来我往的激烈战斗场面。
      
          他们也去杂技场观看杂技表演。过去他们最喜欢去的是费尔南多杂技场,后来
      更喜欢去由图鲁兹? 劳特累克、德加和索拉特负责粉刷工程的梅德拉诺杂技场。每
      星期去好几次。杂技团小丑阿莱克斯、利科、伊莱斯、安托尼奥以及刚刚干上这一
      行的格罗克都成了他们的朋友。阿波利奈尔对杂技的浓厚兴趣至死未变。甚至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还去布特—科蒙杂技场为已经成为“我们的木偶”联合会会
      员的吉尼奥尔鼓掌助兴。1905年,他在《非道德主义》(该杂志只出过一期,阿波
      利奈尔曾经担任该杂志的绘画、文学与戏剧专栏作家)杂志上发表文章,谈在罗马
      看到的意大利喜剧丑角和狡猾奸诈角色,并且把他们与毕加索联系起来:
      
          这些身材苗条的街头艺人身穿华丽俗气的旧衣服。人们的确能从他们身上感觉
      到老百姓子弟的气息。他们中间有:三心二意摇摆不定的人、狡猾的人、正直的人、
      穷困的人与骗子。
      
          正是这些人将让毕加索喜出望外。
      
          毕加索离开蒙马特尔高地,下到杂技场所在的罗什舒阿尔林阴大道后,就像重
      返欢乐快活与开放的世界。他从未像在梅德拉诺酒馆笑得那么开心。他不喜欢杂技
      场的前台,更喜欢后台。他为杂技团演员作画时,不画演出中的他们,而是画在路
      途中、排练中、家庭生活中,总之是日常生活中的他们。毕加索在1905年创作的以
      街头艺人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充分反映出这是一个令他十分愉快的时期。( 图13、
      图14) 他同街头艺人的接触为他的“蓝色时期”画上了句号。从此以后,毕加索进
      入了“玫瑰时期”。这个时期比较长。有人将“玫瑰时期”归功于费尔南德走进毕
      加索生活的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玫瑰期的风格源于他思想、眼界的对外开放,
      而这一开放始于马德莱娜走进他的生活。
      
          马德莱娜是毕加索在费尔南德之前认识的一个女人,她是毕加索的生活中从感
      情到艺术道路各个方面的主要支柱。出于一些比较神秘的原因,毕加索在马德莱娜
      去世之前,对她的存在一直保持沉默。当马德莱娜对外界说她本人在毕加索的成功
      中扮演的角色时,后者不置可否。据皮埃尔? 戴克斯说,惟独马克斯? 雅各布认识
      这个女人。毕加索亲自对皮埃尔? 戴克斯透露过一些内情。
      
          1968年的一天,我到了穆甘,毕加索从画室取出一幅侧面肖像。据他说在那天
      之前,他一直找不到它,因为该画被嵌在了他的画室中的一个画框里。他对我说:
      “这是马德莱娜。”看到我惊讶的神情,他接着说:“她差点儿为我生了个孩子…
      …”他叙述的有关详情将我们带回到了1904年。然而,如果谁想知道在绘画作品中
      如何表现母性,就请看看毕加索的这幅《玫瑰马德莱娜》。你可以看到他在人物的
      脸上多么巧妙地使用了漂亮的水粉色,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女性的美。画中的那张脸
      更像马德莱娜,而不太像费尔南德。
      
          [摘自1987年出版的皮埃尔? 戴克斯的著作《创作家毕加索》]
      
          毕加索一直将戏剧丑角视做他自己的化身。他的作品《小丑一家》以及《杂技
      演员一家与猴子》( 图15) 正体现了他自己的父亲身份。因此,从一笔一画中都可
      以看出,那幅画中的女主人是马德莱娜,而不是费尔南德。由此可见,《玫瑰马德
      莱娜》是毕加索玫瑰时期的开端绝非偶然。
      
          没有自己的孩子,对毕加索和费尔南德来说确实成了一个大问题:费尔南德? 
      奥利维尔不能生育。这对她也许是个悲剧,对其情夫毕加索则确实是悲剧。他们生
      活的玫瑰时期隐藏着一个阴暗的插曲,这一插曲在许多年内都一直是个秘密。
      
          1907年,费尔南德? 奥利维尔决定领养一个孩子。她自己到高兰库尔街的孤儿
      院带回一个小姑娘,无人能确定她的准确年龄,也许有十来岁。人们都叫她雷蒙德,
      安德烈? 萨尔蒙叫她莱昂蒂娜。头几个星期,人人都十分喜欢她,也十分喜欢“猎
      人馆”这个重新开放的小小世界。以好爸爸面孔出现的艺术家毕加索,用中国墨为
      她画了张肖像《雷蒙德1907年》。但是小女孩儿好动爱闹,很不安分,在家里很占
      地方。这个孩子进入他们的家庭,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彻底的变化:毕加索再也无
      法像从前那样白天睡觉,晚上作画。必须找个解决办法。
      
      
      
          他们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也找不出两全齐美的办法。实际上,问题十分简单
      :外加一个砝码如果过重,就将它取走,放到别处。从哪里拿来就送回哪里,即把
      她还回去,一切问题不就全部解决了吗?就这样,在同她的新父母玩了三个月之后,
      雷蒙德被送回高兰库尔街的孤儿院,父亲似乎十分不情愿亲自去送。还是好人马克
      斯? 雅各布承担了这份差事。
      
          安德烈? 萨尔蒙在他的小说《圣心教堂的黑女人》中描绘过这一情景。小说中
      是这样写的:孤儿院的一位雇员把这位忠心耿耿、乐善好施的好人马克斯? 雅各布
      当做女孩儿不称职的父亲,狠狠地咒骂了他一通。他对马克斯讲解孤儿院的规章制
      度规定:如果现在不改变主意,他以后就永远不能再领养这个女孩儿了。雷蒙德哭
      得像个小泪人,马克斯也一样。他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儿钱带着小姑娘去餐馆吃了一
      顿午饭。天黑了,他又回到高兰库尔街将雷蒙德交给孤儿院。接着,他拔腿逃跑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