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总账(1)
      
          ……我循循善诱地启发的结果是:莫里斯整天打字,而维特拉克整天无所事事
      ……
      
          安德烈? 布勒东
      
          1928年的一天,瑶基? 藤田在布雷阿街的白鹳酒吧喝酒。在邻桌上坐着一位穿
      燕尾服的男子朝这位年轻妇女微笑,这一举动令她十分恼火。那位男子额头上耷拉
      着一缕头发,手里拿着一把稻草正在编着玩。看见瑶基对他玩的把戏有兴趣,他起
      身来到她的桌边,让她看他最新发明的超现实主义游戏:他把已经编好的草片连接
      起来,就形成一只蜘蛛。接着他在上面洒了一滴水,这只蜘蛛的脚就动起来了。
      
          这位男子放声大笑,并作了自我介绍:罗伯特? 德斯诺斯。
      
          瑶基对他的一套表演完全无动于衷。
      
          第二天,瑶基和在蒙巴那斯的舞厅跳过舞有点儿认识的布勒东一起喝开胃酒。
      她向对方讲述了第一天发生的事,并且向他坦言德斯诺斯的行为令她不快。布勒东
      立即喊来一个服务生,要求给他拿来纸和笔。他马上给他的超现实主义同伙写了一
      封口气十分严厉的信,批评他不懂得在酒馆如何对待女士。瑶基试图阻止气得要发
      疯的布勒东,但没有用,信还是发出去了。
      
          又过了几天,瑶基在另外一家酒馆发现了德斯诺斯。她请他到自己的桌边来,
      对她把那天发生的事情告诉布勒东向他道歉。但德斯诺斯对此毫不在乎。他刚从古
      巴回来,是自由人。
      
          瑶基邀请他当天晚上到藤田在蒙苏里公园附近的家里共进晚餐。于是,他们之
      间建立了友谊。几年之后,瑶基? 藤田成了瑶基? 德斯诺斯。
      
          瑶基和德斯诺斯在白鹳酒吧相遇之后,布勒东向这位惹是生非的青年人写的那
      封烈火熊熊的信件,反映出布勒东对属下的管制十分严格。萨尔瓦多? 达利后来在
      为勒内? 克勒维尔的《艰难的死亡》写的序言中,评价布勒东是一位“正直廉洁和
      严格刻板”的人。总之,布勒东要求他的属下必须时刻严格地跟着他的指挥棒转。
      
          布勒东干预的方面很多。例如,他认为绘画作品买卖(他本人和艾吕雅都在做
      )是一种崇高的行为,而新闻工作却相反,德斯诺斯、克勒维尔、苏波以及其他许多
      人都由于从事新闻工作而使自己的名誉受到了损害(德斯诺斯在《巴黎晚报》工作
      ;克勒维尔担任《新文学》的编辑部秘书;1944年,苏波在纽约巧遇迫于生计从事
      新闻工作的布勒东:皮埃尔? 拉扎雷夫雇用他任电台播音员。他给自己划定了一个
      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逾越的界限:可以播送除涉及他这位超现实主义教皇之外任何内
      容的文章)。
      
          在喷泉街,很难听到或者很少听到马松、德斯诺斯和城堡街及勃洛梅街黑人舞
      厅的常客们喜欢听并且常听的音乐。即使偶尔听一下,也必须偷偷地背着布勒东。
      
          布勒东永不放弃的一个信条就是:纯洁的爱情是一种高尚品德,而同性恋却是
      道德败坏的行为。《超现实主义革命》杂志第11期发表了超现实主义者们在一次关
      于一个特别问题(“如何看待鸡奸行为?”)的圆桌会议上的发言。普雷韦认为没
      有什么不好;凯诺持同样立场,他认为在超现实主义派中流行的反对同性恋是一种
      偏见,他为此深感遗憾。佩雷、于尼克和布勒东站出来反对,特别是布勒东。他说
      除萨德之外所有的同性恋者,都在“企图用精神与道德上的空虚向人性的容忍性发
      起挑战”。[摘自菲利普? 苏波的《遗忘的回忆》]
      
          这种严格作风或许能够部分地解释超现实主义者们对科克托的蔑视,以及布勒
      东对居住在巴黎但效忠于莫斯科的伊利亚? 爱伦堡的敌对情绪。
      
          法国人布勒东对这位俄国人不满的主要原因是他猛烈抨击过超现实主义派,而
      并非因为他不断地变换手法讨好党的领导。伊利亚认为超现实主义者是一些整天游
      手好闲、过着寄生虫生活的人,几乎仅仅关心罪中之最的鸡奸活动的人。在为革命
      作家和艺术家联合会全国大会做准备工作期间,布勒东在蒙巴那斯遇见爱伦堡从家
      里下楼到酒吧去购买香烟。他尾随着他,并赶上去狠狠地打了他几个耳光,而对方
      未作任何反应。
      
          《超现实主义宣言》的作者——布勒东对不忠者一律严惩,无论是动手或者动
      口,或者二者同时并用,一概毫不留情。而且经常是在对方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形下,
      打他个措手不及。例如,当他1929年与西蒙娜? 布勒东离婚的时候,他还把别人同
      他的妻子打招呼也视为亵渎君主罪。有人甚至猜测布勒东与皮埃尔? 纳维尔翻脸,
      可能是因为纳维尔的女伴(未来的妻子)丹尼丝? 莱维是西蒙娜的表妹。
      
          谁违背了布勒东的意志,布勒东与他断绝关系是必然的。无论同谁断绝关系,
      布勒东必定会同他进行一场激烈的厮打或咒骂。达达派及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派的野
      蛮粗暴的言行不仅仅对外,他们自己也自食其果。当惩罚或开除组织内的成员时,
      也每每使用同样野蛮粗暴的手段。(布勒东在1946年发表《再版超现实主义宣言
      (二)的通告》中,对他本人的“不适当的暴躁”和“过于仓促地作出判断”表示
      懊悔。)
      
          超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之一、《磁场》一书两作者之一的苏波同样被无情地抛弃,
      这是三十年之后许多人被无情地从斯大林主义的大家庭中驱逐出去的先兆。与苏波
      同时被开除出党的还有许多知识分子。被开除出党之后,他们都感觉成了无依无靠、
      无家可归的孤儿。被开除出与之命运相关的超现实主义派之后,苏波一度处于神经
      质的意志消沉当中。
      
      
      
          以下是菲利普? 苏波对他被开除经过的叙述:(1926年11月的一天晚上,苏波
      被传唤出庭。与审判巴莱斯大会一样,审判由布勒东主持):
      
          我进到一间相当大的房间。那里的灯光昏暗。我早已意识到,根据惯例,出席
      类似审判仪式的人很多,布勒东主持,路易? 阿拉贡和马克斯? 莫里斯协助。他们
      指控我的诉状充满敌意,甚至谩骂。我丝毫没有料到过去我一直视为朋友、在他们
      遇到无论何种困难,我都尽全力帮助的人们竟然会如此对待我。我很快就明白,他
      们预先早已精心策划好。这一次他们非要凌辱我,直至把我完全整垮为止。组织者
      们完全没有要听取我辩护的意图,因为他们已经做出了最终的决定。我感觉他们的
      这种做法荒唐可笑、荒谬绝伦。
      
          [摘自菲利普? 苏波的《遗忘的回忆》]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