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节:要做义工的义工(2)
      
        二十多年前佛光山刚成立时,邱创焕先生担任要职,拟请张培耕先生出任台
      湾佛教会秘书长,但因他是我推荐,受到守旧者排斥,后来不得已由我敦聘张培
      耕先生为佛光山主任秘书。记得,那时我经常如书童一般任凭差遣,为他取笔拿
      纸,因而他一生都心甘情愿地跟随我办事。
      
        三十多年前我成立佛教文化服务处时,请李新桃小姐专职负责。每隔三五天
      我前往视察时,也总是帮她写信回函,整理庶务。后来她随我出家,法名慈庄,
      现在佛光山海外道场的开山建设,都有赖她的筹办规划。
      
        其实,杂志的美工、编辑都是我的专长,写公文、定计划的秘书业务,我也
      不是不会,然而在当义工的义工的同时,灌输佛法的理念,等到一切都已经上了
      轨道,我不但可以分一些心力去别处弘法度众,无形中更为教界培养了许多人才。
      
        在佛教里,鬼子母因为佛陀令僧众为她施食供养,所以后来成了佛教的护法
      ;关云长由于智者大师为他说法安心,是以发愿生生世世守护伽蓝。可见要做义
      工的义工,固然必须为他们服务,更重要的是设身处地,为对方切身的需要考虑
      周全。记得翁松山先生当年在宜兰时,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油漆工学徒,我见他
      极其聪明,所以请他雕刻佛像。我不但经常去他工作的场地,在旁建议指导,赠
      送各类相关艺术书籍,并且买机票邀他到欧洲考察,当他的旅游向导,观摩各国
      艺术技术,现在佛光山许多殿堂的庄严佛像都是他巧手慧心的杰作,他也因此成
      了声名远播的艺术家。
      
        阿娇女士有心为佛教做事,碍于家庭经济不佳,必须在外兼职赚钱谋生,我
      知道了以后,为她设法安家。如今她不仅申请入道,做了佛光山的师姑,而且每
      天发心烹煮美食供养大众。
      
        永均宁可辞去朝山会馆馆长之职为我驾车,经常不分昼夜,南来北往,穿梭
      在市街公路上。常常全车的人都已昏昏入睡,我恐怕他开车枯燥,撑着沉重的眼
      皮,找了许多话题和他闲聊。一回一答中,几年的岁月过去了,他载着我出外弘
      法,不知跑了几百万里的路程。因为他常听我的说话、看法多了,以他不到三十
      岁的年龄,已当上佛光山人事监院,而且胜任愉快。
      
        我不但衡量各人的能力、背景,给予不同的工作,更不时嘘寒问暖,关心他
      们的身体状况是否胜任,考量他们的衣食是否充足,就如同军队中说,带兵要带
      心,所谓带心就是最好做他的义工。我认为,如果要感激别人为你工作,为你忙
      碌,并不是表面上寒暄虚应,物质往来,而是从内心付出真诚的体贴、关怀,为
      他解决问题,给予种种尊重、方便,彼此的善缘才能维持长久。
      
        许多人说我聪明圆融,说我通晓人情世故,知道轻重缓急。其实我生来笨拙,
      一无是处,如果勉强找出自己有哪点长处,那就是我从小喜欢做“义工”了。回
      想童年时,父母几个儿女当中我最乐意料理家务;同龄的孩子里我最能与人为善。
      从工作中,我不但获得许多珍贵的友谊,更学到基本的做事程序。少年出家以后,
      我发心作务,香灯、司水、典座、行堂样样做过。在行堂时,我揣摩如何快速地
      为大众做最好的服务;司钟时,我设想如何敲出好听的钟声,让冥阳两界有情皆
      能得到法喜;典座时,我体会如何运用有限的配料煮出大家都喜爱的菜肴;编写
      刊物时,我费尽心思撰写有益人心的文章。十九岁那年就读于焦山佛学院时,我
      曾经建议学院展览佛教文物,从构思到宣传,我都一丝不苟地计划筹备。展出时,
      果然功不唐捐,吸引了百万人潮参观。展览完毕收拾善后时,回想整个过程,深
      深体悟到发心工作的最大报酬就是学习到智慧与灵巧,感受到当义工所得到的报
      酬——结缘和欢喜,无与伦比。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