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要有向困难挑战的勇气(2)
      
        也由于这个因缘,一九八一年,“世界僧伽会议”在台湾召开时,大家一致
      要求到佛光山参访,这本不在佛教会的预定行事之内,但碍于众议难违,乃安排
      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行程。按理说,这短短的两小时包括巡礼及吃饭,是怎
      样也不足够的,但我不为困难所挫,那天,我们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五百余名僧伽
      接来佛光山,前一个钟头,分成二十队,由娴熟各种语言的出家弟子带领他们参
      观全山设施;后一个钟头,在朝山会馆席开五十桌,每桌由两个侍席给予亲切的
      款待,使他们大感意外,咸认在此地感受到台湾佛教蓬勃的朝气。
      
        年轻时读到法显、玄奘等诸位大师印度参学的壮举,时生向往,直到一九六
      三年,我才有机会随团走访印度。在出发以前,就有很多人说印度人对中国人如
      何不友好,我们仍然克服溽暑,排除万难,来到这佛教的祖国,以亲善的态度赢
      得当地民众宝贵的友谊,最后连印度总理也在百忙之中接见我们。这一次的访问
      经验之后,增加了我的信心。
      
        一九七○年,我亲自率领近二百人的弘法团朝礼印度圣迹,是佛教史上阵容
      最庞大的朝圣团。当时,印度的观光事业不发达,卫生条件也不好,在困难重重
      中,我们居然包了两架专机,一架载人,一架除了运行李之外,装满了赈济当地
      贫民的粮食、衣物、毛毯,最难得的是二十一天的行程当中,团员们个个都欢喜
      愉快,健康无病,让当地导游都啧啧称奇。
      
        经过这一次的带团历练,后来的几次朝圣就不为难了。直到第七度,应北印
      山区拉达克佛教徒之请前往弘法,才感到最为艰辛困苦。记得我们爬上四千米、
      寸草不生的峻岭时,已是上气不接下气,秉持着“向困难挑战”的决心,我忍着
      头痛欲裂的高山症,到各处访问开示,主持皈依典礼。
      
        一九九○年,为了凝聚佛教徒的力量,我组织国际佛光会,短短六年之间,
      我走访世界各地,在全球五大洲成立了一百多个协会,会员近一百二十万名,成
      为世界五大社团之一。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从手术后的第三天,便开始到
      各地佛光会弘法开示。一九九五年,我心脏开刀之后,也在一个月以内,借着走
      访美加视察会务之便,登上海拔四千公尺的落基山脉。凡此,都证明了困难并不
      足畏,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正视困难,化解困难,视困难为人生进步的踏脚石,
      要有“向困难挑战”的决心。
      
        在推动佛教艺术方面,我也是凭着“向困难挑战”的毅力开创新局。初到台
      湾,看到许多青年男女闲时以歌唱自娱,不禁感叹佛教过去虽然借着优美的赞偈
      梵呗度化了许多信众,但到了今日,因词意难懂,乐曲古雅,以致不易融入现代
      人的生活之中,殊为可惜!于是我开始撰写歌词,却苦于没有韵文的素养,但凭
      一颗“不向困难屈服”的愿心,居然也完成了《弘法者之歌》、《菩提树》、
      《快回归佛陀座下》、《西方》等许多首现代佛教歌曲。
      
        一九五三年,为了弘法的方便,我首开先河,组织佛教歌咏队,一向不喜欢
      歌唱的我,不但为队员请老师、抬风琴、印乐谱、搬椅子,还要勇于承受保守人
      士的抨击毁谤。四十年来,我们从乡村唱到都市,从国父纪念馆唱到展演音乐厅,
      从台湾唱到岛外,从录音带制作到碟片发行,佛教乐曲终于被大家所喜爱接受。
      回忆当初如无向困难挑战的精神,何有今日?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