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16乱伦(3)
      
          当然,如果父亲刚好没有带着任何危险的潜伏性基因,那么在基因学上来说,
      与女儿乱伦的行为就跟和其他人发生性行为一样安全。另一方面,如果男人带有一
      个以上的危险基因,几率就会比我们刚刚计算出来的还要大。许多关于孩童基因疾
      病的研究显示,由父女及手足乱伦关系中生下来的孩子,约有一半会有基因上的疾
      病。日本、巴西、法国、印度及英国的研究显示,堂或表兄弟姐妹的后代死亡率约
      为4%,而叔侄乱伦行为的后代死亡率是10% 。这些数字暗示了人类平均来说一个人
      带有1 ~4 个危险的潜伏性基因。真正乱伦的危险虽然因人而异,但是我们推论出
      父女乱伦行为的风险是1/8 (以1 个危险潜伏性基因来算)。母子乱伦如果有后代
      的话,风险也是一样的。兄弟姐妹间的话就是1/16。
      
          在本场景中,男人和女孩发生性行为并生下孩子,一开始男人并不知道他们是
      否在增加基因上的风险。如果女孩真的是他的亲生女儿,风险就高些,但他不知道
      到底是不是。当孩子似乎正常健康时,他才得知真相,也有了辩解的理由。不过大
      多数潜伏性的基因在孩子出生前就显现出来,可能在还是胚胎时就流产、可能成为
      死胎或早在出生前就成为畸形。无论如何,如果场景中被男人让抽水马桶冲掉的那
      张纸证明女孩是他亲生女儿的话,以后可能还会有问题。有些基因性遗传疾病会在
      孩子出生后几年才显现出来。一个例子是VLINCL(variant late infantile neuronal 
      ceroid lipofuscosis ),这种疾病在芬兰最为常见。感染的孩子在前几年顶多是
      手脚笨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失明或瘫痪,通常会在青少年时期就死亡。 
      
          应该强调的是,乱伦不会导致这些基因问题——仅仅只是增加它们发生的几率。
      任何一对伴侣如果不幸带有相同的危险性潜伏基因,不管他们是不是乱伦,都会遇
      到这个问题。比方说,芬兰的某些地区人口较少,选择伴侣的机会有限,像VLINCL
      这样的疾病就常常发生。在芬兰,家谱研究者追溯VLINCL基因开始于17世纪。它显
      然潜伏了400 年没有显现,而最保守的估计上一次此疾病的发生在600 年以前。比
      较起来,得到膀胱纤维畸形的人预估是发生在5000年前,在后冰河时期之前。现在
      在英国及法国,每25个人中就有1 人带着潜伏性的基因,而2500个孩子中会有一人
      显现出来。
      
          目前为止,我们关于乱伦的讨论有两个完全相反的要素。一方面来说,之前提
      到如果近亲通婚可以有基因上的获益,因为共享的“好”的基因的数量可以传到后
      代身上。另一方面,这也增加了解除束缚的潜伏性基因的风险。虽然这两个要素综
      合来说在父女、母子及手足的结合中实际上没有什么好处,但也不是全然如此(在
      数学上可能可以计算出它的利弊得失)。不过还是没有单一的答案,因为就像我们
      知道的,这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带有多少危险的基因。如果她或他都没有携带的话,
      父女及手足之间的乱伦其实是最佳的交易。如果有一个这样的基因,最佳交易就会
      出现在堂或表兄弟姐妹的关系上,而若危险性基因的数量增加,最佳关系的范围就
      要扩大到更远的亲属关系了。
      
          因此我们应当可以揣测人类及其他物种会避免与近亲通婚,而且如果可以找得
      到的话,会偏好找居住于较远处的配偶,因为只有如此才会利多于弊。以下是研究
      发现的成果。第一,近亲通婚在其他物种一样不常见。野生鸟类大山雀发生率为1%
      ;野生哺乳类,一种生活在法国南部卡马格地区的野生马类发生率为10% 。第二,
      对鼠、马及猴子的研究显示,当它们有自由选择的时候,通常会偏好关系较远的亲
      属。人类并没有这方面的研究。不过在法国,一般而言,伴侣约是六代亲属的关系。
      在英国关系则较远一点。这里提出一个小故事,查理斯·达尔文,他不知道这种遗
      传学计算方式会在1 个世纪之后被演化生物学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娶了堂妹爱玛,
      而且生了很多孩子。
      
          这些研究让我们不禁要问,自然淘汰如何设定并执行这样的避免或偏好。它通
      过3 种方式:第一种是由家庭成员在繁衍下一代前各自分散;另一种是让人类对于
      小时候认识的人产生配对上的反感;第三种是使人具有判断相似性及差异性的能力,
      也可说是分辨亲属关系的能力。
      
          第一,因为自然淘汰已经在人的孩童时期就预设好家庭分散的程序,当成长到
      青少年期就会变得想要旅行探索。这样的渴望最终会让青少年离家自立。这种现象
      不只发生在人类身上,也发生在所有脊椎动物身上。在很多物种中,这样的不可抗
      拒力会发生在其中一个性别上(通常是哺乳动物的雄性及鸟类的雌性),它们会变
      得越来越想要离家外出。在少数的物种中,例如某些灵长类——猴子和长臂猿,在
      青少年时期两性都会有同样的探索渴望。人类介于两者中间。男性可能有更多的探
      索动机,而在很多社会中,他们也有较多的自由。不过女性也不一定缺少这样的渴
      望,而且在工业化社会中,女性会有较多的自由可以付诸行动。不论在这些物种身
      上表现出哪一种模式,家庭会在第二代开始繁衍之前分散。有关青少年期的探索会
      在场景20中讨论。分散有好几种功能,其中一种就是家庭成员的分散,会降低择偶
      时候的乱伦机会。
      
      
      
          第二,自然淘汰已经预设好择偶的程序,所以两性,特别是女性,会有对于与
      家庭中其他成员成为配偶的反感。自然淘汰的基本原则很简单:不要跟任何童年时
      期非常熟悉的人配对,因为他或她可能会是近亲。因此动物对于陌生的动物会有较
      大的兴趣。这样的偏好在哺乳动物中很普遍,虽然在马类、松鼠跟红猴子中各有程
      度上的不同。人类似乎也是被预先设定好要遵循相同的规则。举例来说,一项上世
      纪60年代在以色列奇布宁地区的研究显示,孩子在社区里一起抚养长大的话,便不
      太会跟年轻时熟悉的人结婚,即使他们在心里都很清楚彼此不太可能有亲属关系,
      但身体却感觉到跟这些人繁衍所可能产生的危机。
      
          第三,随着更多限制的成功,自然淘汰已经试着去美化与童年时期熟悉的人为
      伴侣的厌恶感,还增加一种对可能是亲属关系的人的反感。对蜜蜂、黄蜂、青蛙、
      蟾蜍、爬虫类及哺乳动物如野狗等的实验显示,即使是分开来抚养,它们也有一些
      能力去分辨亲属还是非亲属。无论如何,就像我们曾经提到有关父性确认的问题,
      没有一种方式是能够绝对地分辨出来的。错误会发生,亲属或非亲属的行为只有程
      度上的差异,并不是定律。一般来说,动物评判亲属关系的标准似乎是这样:任何
      两个个体如果在外表、气味以及行为上越相似的话,越有可能是近亲。因此,动物
      应该会偏好与不可能成为堂或表的兄弟姐妹配对。我们不能够确定这标准是否也是
      人类在选择配偶时所采用的,但是演化生物学预测他们应当如此。
      
          至于这三种原因影响乱伦的程度,让我们看看关于对法国卡马格地区野生马类
      的研究。在此种马类中,最成功的种马有一群“后宫”雌马,大多数都与彼此有亲
      属关系——母亲、女儿、姐妹、阿姨与侄女。不过有时,这群近亲的雌性马群会允
      许一只新的、没有关系的母马加入。种马会保护这一群雌马,然后在它们发情的时
      候让它们跟其他雄马交配,有时是堂表兄弟,但很少是种马自己或是雌马的父亲、
      兄弟或儿子。
      
          母马在后宫中抚养下一代直至它们进入青少年期,这时小雄马会变得烦躁不安,
      接着就离开马群,在卡马格地区走动,找机会建立自己的后宫。小母马就不一定了。
      如果种马已经不当家了,小母马会跟母亲留下来,再繁衍另一匹种马。如果种马还
      是领导者,它们就会离开母亲,加入一个新的母马群。这时,它们也会倾向于迁移
      到与这匹种马不是近亲,而其中几只母马跟它们可能是亲属关系的群体中。这些马
      生活在一个紧密的亲属家庭单位的生活模式中,似乎是因为被这个地区的环境限制
      了。如果自然淘汰没有制造出避免乱伦的行为,很多的——也许是大多数的——马
      都会近亲交配。但事实证明,只有大约10% 是这样的。
      
          很清楚,没有物种会像人类那样对于乱伦有那么特殊的反感。但是如果人类像
      其他的动物一样,有很多机制反对这种行为,那么它为什么还会产生呢?为什么有
      些人,像本场景中的两位,他们没有感觉到这种抑制,却发生了一般人可能根本不
      会考虑的性行为呢?主要有两个理由。第一,男性与女性会付出不同的代价。第二,
      这会根据人类对于他们是否真的与伴侣有亲属关系的自信程度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总体说来,男性比女性更准备好冒这个风险。父亲比女儿更可能去冒乱伦的风
      险,而兄弟会甚于姐妹。(在本场景中对此差异性只有一些暗示性的描述。)原因
      是,男性和女性如果乱伦行为没出什么差错的话,可以获得差不多的利益; 但如果
      进行不佳,也就是如果生下了有基因遗传疾病的孩子,双方并不会付出相同的代价。
      多半的情况是,女性会承受为人父母较多的冲击,至少她们需要承受怀孕和分娩的
      风险。而且因为男性通常比较有可能留下他们的伴侣单独抚养孩子,女性则较不太
      可能。撇开本场景的例子,通常女性较有可能被遗弃而出现单亲抚养的状况。这会
      付出代价,我们等一下就会看到,尤其是孩子得了严重的基因遗传疾病的时候。
      
          一个有这种遗传疾病的孩子,很有可能降低母亲而不是父亲的繁衍产量。结果
      就是,女儿与姐妹比起父亲与兄弟会对乱伦产生更强烈的排斥感。这当中最排斥的
      是母亲。不只因为她们承担了和姐妹及女儿一样的风险,就像我们刚刚描述的,她
      们还要面对一个额外的因素——她们对于乱伦对象的亲属确定性。
      
          如果母亲和儿子繁衍,遗传疾病的风险是最高的——大约1/8 ——这要看母亲
      可能带有的危险的潜伏性基因有多少。另一方面,父女之间与手足之间,比较不能
      确认这种关联性,而这会造成差异。就像本场景中的男人,如果年轻女孩不是他的
      女儿,不会有特别基因上的危险。如果她是他的女儿,风险就是1/8 。同样的原则
      适用于手足之间。虽然手足关系可以完全地被确认( 除了领养的例子) ,他们虽然
      不确定是否有相同的父亲,但却能确定有同样的母亲。完全的手足乱伦行为会让后
      代得到遗传疾病的几率是1/16,同母异父手足之间乱伦使后代有遗传疾病的几率更
      小。如果母亲携带着一个危险的潜伏性基因,同母异父手足乱伦行为产生后代的遗
      传率最高仍然是1/16,即使是他们的父亲之一有携带危险基因,如果比起一般人的
      配对来说,他们的关系不会带来更大的危险。自然淘汰已经尽力设定程序,以我们
      上述的方法让他们的身体判断彼此的关系,但是不可避免的是,错误仍然会常常发
      生。
      
          最后一个关于乱伦行为的讽刺是,先不管人类是否真的被预设成有避免乱伦的
      能力,一个人的身体会逼促他或她进入一个很显然是乱伦的关系中,是因为他们可
      能判断目标不是近亲。当然如果判断正确,此行为就不是乱伦,但是当身体遇到如
      此微妙的判断时,当然不可能绝无错误。也就是说,真正讽刺的是,“乱伦”可能
      发生在当行为最不可能是乱伦的时候。在本场景中,男人感觉到“女儿”的性吸引
      力是事实,而女孩对他也有相似的感受,至少在潜意识中,他们都怀疑彼此不是真
      正的亲生父女关系。
      
          虽然我们知道男性与女性对于确认亲属性的反感程度有差异,但要去解释为什
      么有些人会置身于乱伦的关系,而大多数的人不会的话,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不
      过,环境和机会可能也是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本场景可能是比较极端的家庭状况,
      再加上男人对女儿的态度非常开放自由,这可能也都有关系。不过他们对于彼此的
      吸引力却是内在的。
      
          潜伏性基因的风险只是可能,不是绝对的,而有些动物因为演化或是人类介入
      的缘故,近亲繁衍利反而利多于弊的例子也是存在的。这里有趣的不是这些情况的
      本质为何,而是当乱伦在某个族群中十分普遍时,基因上的问题反而会消失。换另
      一种方式来说,是基因的问题让乱伦行为变得毫无益处,大多数动物会避免这种情
      形发生,但奇怪的是,基因的问题是因为大多数动物会避免才存在的。因为两组危
      险的基因很少彼此相遇,所以才能够潜伏隐藏好几代,可是它一直存在,只是隐藏
      起来而已。只要有两组真的相遇了,生出的这个个体也会死亡,不会再繁衍,而这
      两组基因也就消失了。在近亲繁衍行为很普遍的物种中,有少数几个例子显示,危
      险的基因因为经常相遇,也就很快地在此物种中消失了。
      
          最有趣的一个例子是一种寄生在老鼠身上的小虱子。在这个物种里,母虱会生
      下后代,就像人类一样。但是性别比例非常偏重于雌性——它只怀1 个儿子却有20
      个女儿。不只在虱群中近亲交配的事情很普遍,甚至在下一代出生前就会发生。儿
      子还在母亲身体内,就会到处漫游,播种给那些它的姐妹们。当小虱生下来时,就
      已经又怀孕了。不过这个儿子在母亲身体里就死亡了。
      
          虽然不是很普遍,不过却可以举出一个近亲繁衍而获得成功的例子,就是黄金
      鼠。世界上所有的黄金鼠,不论在实验室、宠物店还是家中的,都是1930年从叙利
      亚捕获的一窝鼠繁衍而来的。这一窝中只有3 只保留下来,在1938年进口到美国的
      就是这几只的后代。这种从第一代开始的近亲繁衍,使原先出现在广大鼠群中原始
      的潜伏性危险基因被排除了,它们成功地居住在世界各地。新的潜伏性基因会从突
      变中出现,但即使如此,黄金鼠仍然是因近亲繁衍而繁荣兴盛的证明。
      
          因为人类分属的族群种类更多,所以会对近亲繁衍的行为十分厌恶,而本场景
      中男人与女孩的行为是不常出现的,大多数的读者也会认为这样的行为令人厌恶。
      但是如果他们的关系最终并不是乱伦,那又会如何呢?
      
          本场景中的男人最终还是知道了事实的真相。实验室的报告也能够让他计算出
      在这次性关系中的风险有多大。但是从另一些观点来看,那张纸上面写了什么到底
      有多重要吗?不管上面说什么,他们都是原来那两个人,历史、环境和感受都没有
      改变过。如果不是他们的脑袋而是他们的身体决定这个潜在的近亲繁衍关系,那反
      而可能是两人通往繁衍成果的大道。至少目前从婴儿的健康和活力上来说,他们的
      行为并没有造成不好的基因反应。当然,如果他们再生孩子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可能又是另一回事了。
      
          在上一个场景(场景15)的讨论中指出,当男性有父性确认的疑问时,他们通
      常会偏爱那个可能是亲生的女儿,甚至超过可能是亲生的儿子。我们现在可以知道
      为什么了。如果男孩不是男人的儿子,他几乎无法从少年那里进一步增进他的繁衍
      成果,因为男孩不会对家族做出贡献。然而,如果女儿是男人的女儿,不管她将来
      跟谁繁衍,她会是他通往繁衍成果的道路。如果她不是他的女儿的话,那么她就是
      一个潜在的配偶。
      
          我们现在才看到这个原则的一些皮毛,而我们将要看到另一个原则。下一个场
      景描写的是年轻女孩被“家庭”成员性虐待的故事。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