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已经开始
      
          20世纪60年代第一个春天里,约翰·肯尼迪向全世界发表演说,宣布人类
      开始了征服月球的挑战。事情仅仅隔了9年,阿波罗11号就载着尼尔·阿姆斯特
      朗、迈可尔·  柯林斯中校、埃德温·奥尔德林上校于1969年7月16日发射
      升空。5天之后的7月21日,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3点56分,阿姆斯特朗从鹰
      号登月车上走下来,登上了月球:“我当时真正地感觉到,从视觉上感觉到,月球
      确实是一个球体,而不是一个圆盘。看上去几乎让人感到,月球正在向我们展示它
      的圆满,展示它与地球相似的形状以示欢迎呢!我当时确信,她会是一个热情好客
      的主人。它长期以来一直在等待着第一批客人……”
      
          1997年5月18日,另一位美国总统——擅吹萨克斯的克林顿先生同他的
      前辈总统一样,在巴尔的摩大学发表演说,向艾滋病发起挑战。克林顿反复强调,
      这是与当年征服月球的挑战一样对人类具有深远意义的挑战!
      
          这次挑战的具体目标是:10年内在美国制造出抗艾滋病的疫苗。
      
          自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用46行文字向全世界宣告最早
      发现艾滋病这种新的传染疾病以来,人类已经与艾滋恶魔抗争了20多年了。20
      多年里,有成功,有喜悦,但是更多的却是无休止的烦恼和接踵而至的失败。
      
          在征服艾滋病恶魔的漫漫征途中,我们当然不该忘记极为稀罕极为珍贵的成功
      与喜悦——
      
          1983年:艾滋病病毒分离成功。
      
          艾滋病病毒分离成功是在首次发现艾滋病病例两年后完成的。1986年,国
      际微生物学会及病毒分类学会将这一病毒统一命名为——HIV。
      
          1984年:早期HIV研究有了重大突破。
      
          重大突破之一就是发现HIV首先要与人体细胞表面受体CD4分子相互作用,
      HIV的核酸(RNA)才能穿过人体细胞膜进入细胞。后又发现其他一些帮助H
      IV进入人体细胞的辅助受体。这些基础研究和突破阐明了HIV的致病机制和流
      行规律,为今后研究免疫重建和阻断手段包括治疗药物和治疗性药物的研制提供了
      理论基础。
      
          1985年:第一个艾滋病诊断试剂药盒问世。
      
          我们知道,HIV抗体一般在感染后4周逐渐出现,可延至终身,是人类感染
      的重要指标。最早用于检测HIV抗体的方法是间接免疫荧光法(I-FA)、酶
      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WB)。这种新型试剂盒的诞生使
      确定一个人是否感染上HIV有了依据,尤其在控制HIV/AIDS流行上起到
      了巨大的作用。例如对献血人员献血前进行筛选,可以保证用血安全。现在,试剂
      盒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已大为改进。ELISA已经发展到第四代,其敏感度几乎1
      00%,特异度也在99.7%以上。在方法学上,不但检测血液,也可以检测唾
      液和尿液,有常规的方法也有快速的方法,可以一滴血一分钟即出现反应。
      
          1986年:第一种艾滋病药物问世。
      
          在认识到逆转录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因以后,研究人员立即着手对终止病毒
      的复制周期进行研究。在体外研究证明了第一个药物AZT具有抑制逆转录酶作用
      之后,立即进行临床评价,并证明它能有效地阻止发病。虽然后来发现单独长期使
      用会导致严重的副反应,也不能延长HIV感染者生存时间和延缓发病时间,容易
      发生耐药情况,但它为后来大规模研制和评估各种抗病毒药物打开了治疗大门。
      
          1988年:确定世界艾滋病日。
      
          短短6年半时间,艾滋病已蔓延到123个国家和地区,从5例病例发展到6
      万病例。为了减缓艾滋病流行的速度,推动全球与艾滋病作斗争,1988年1月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伦敦召开了由各国卫生部长参加的世界卫生大会。在会
      上,与会者一致认为需要确定一个全世界共同行动的日子,以形成全球范围内控制
      艾滋病的声势,并决定将每一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并相约在这
      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活动,而每一年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
      1988年的主题是: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开始研究艾滋病疫苗。
      
          随着单个抗病毒药的深入研究——早期多数研究是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V)
      在灵长类动物中进行——十余年来先后对灭活的全病毒疫苗、活载体疫苗和DNA
      疫苗进行研究。其中GP120蛋白类疫苗在泰国正在进行人体第三期临床试验。
      迄今,有关研究疫苗的动物模型的评估的方法相继确立,但由于HIV变异性很大,
      技术难度比以往任何一种疫苗要高,因此,要真正成为人类常规疫苗还需要一段时
      间。
      
          同年,在我国云南边境瑞丽地区成批吸毒者中检查出HIV感染者,共报告1
      46例,这标志着我国原以国外传入为主的局面已经改变。
      
          1996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成立。
      
          这一年,全世界都发现,艾滋病流行已经不仅仅是卫生和健康问题,它已经影
      响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完全超出了卫生部门的权限,而必须全社会的参与,才能
      够挑战艾滋病。于是联合国下属的6个国际组织,即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
      童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共同发起组建联合国艾滋
      病规划署(UNAIDS)。这是联合国针对一种疾病以全新合作方式建立的组织。
      在中国也设立了UNAIDS的办事处。
      
          1998年:人类在与艾滋病作殊死搏斗中应该记住这一年。
      
          北美和西欧、澳大利亚一些国家艾滋病流行势头得到控制,并总结出6条经验,
      即:要保证安全供血,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高危人群的干预力度,减少人类受毒品
      的危害,改善性病治疗和护理,大力推广避孕套的宣传、使用及抗病毒药物用作治
      疗和预防。
      
          同年6月28日在日内瓦召开的第12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以核
      甘类转录酶抑制剂、非核甘类转录酶抑制剂和蛋白酶抑制剂联合抗病毒疗法为基础
      的HAART治疗。这种疗法使艾滋病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控制,生命质量提高,寿
      命延长,还可减少传染性,打破艾滋病是“不治之症”的观念。
      
          正是这一年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与会者一致呼吁人们高度注意发展中国家中
      艾滋病的发展趋势,强调发展中国家要立即采取行动,从加强预防着手,不要坐等
      药物的治疗;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以制止艾滋病的广泛蔓延。
      
          这届大会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了在发展中国家延缓艾滋病扩散和改善
      治疗条件的一项计划。这个计划的重点是在世界最贫穷的11个发展中国家实施防
      止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将病毒传染给胎儿的措施。根据计划,3万名发展中国家
      的妇女将得到产前护理、咨询和医疗等一系列服务。在发展中国家,约有25%到
      30%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在怀孕时或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胎儿,而在发达
      国家,这一比例只有5%。
      
          1998年6月23日是人类对付艾滋病征途中的一个值得记住的日子,美国
      首次艾滋病疫苗人体试验开始,30多个城市5000多名志愿者接种了“艾滋瓦
      克斯疫苗”,这种疫苗是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瓦克斯全生物技术公司研制,当
      月初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人体试验许可的。如果这一试验成功,人类将在战
      胜艾滋病的奋斗中大大前进一步。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进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署长彼得·皮奥特说,已经看到
      了治愈艾滋病的曙光在闪动。
      
          2000年:“打破沉默”。
      
          7月9日至14日,第13届世界艾滋病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这是第一次在
      发展中国家,也是在占全球HIV/AIDS人数70%的非洲召开这一会议,说
      明要控制这个疾病,应该首先着眼于发展中国家。
      
          大会的主题是“打破沉默”,其目的是希望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
      的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蔓延,全世界、全社会、配偶之间、伙伴之间、父母之间以及
      孩子之间都应该正视并公开讨论艾滋病的危害。
      
          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门槛时,反击艾滋病的号角再一次被嘹亮地吹响。
      
          2001年6月25日至27日,联合国有史以来首次就健康问题举行的特别
      联大——关于艾滋病问题的特别联大,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这次会议在联合国每年举行的3500多次会议中最为沉重,最为撼人心旌,
      因为这是自人类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联合国举行的最大规模的讨论艾滋病问
      题的国际会议,因为这次会议将决定未来世纪里人类向何处去。
      
          这样一次触动人类每一根神经的会议,有24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
      席,其他150多个联合国成员都派出卫生部长率代表团出席。此外,非政府组织
      代表、科研专家、企业界人士及艾滋病患者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与会者
      举行了分组会议,讨论预防与关怀、艾滋病与人权、社会经济影响以及国际筹款与
      合作等四大问题。
      
          艾滋病感染与传播是无国界的。
      
          反击艾滋病感染与传播也应是无国界的。
      
          地球村中的每一个村民,不管是男是女,也不管是老是少,不管肤色如何,也
      不管信仰如何,都应该义不容辞地携起手来,投入到面前这场关系整个人类命运的
      无国界战争中去!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