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流血的心路再走一程
      
          一石击水,浪花惊天。
      
          黎家明的《最后的宣战——一个艾滋病感染者的手记》在“榕树下”网站发表
      后,在广大网友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应,仅仅数天之内,“榕树下”网站该栏目的点
      击数已接近十万次!
      
          成千上万的网友没有因为周期性的“艾滋病日”宣传浪潮已过或还未来临而减
      弱自己的忧患意识,纷纷发帖子留言,畅抒己见。
      
          一位网友给黎家明留言:“你是个强者。过去的无法补救,但是将来还掌握在
      你的手中,哪怕是短暂的。我们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一位网友担心黎家明的身体状况受不了:“家明,如果真的累了,身体吃不消
      了,就少写一些,哪怕只是几行字,让我们知道你的情况。”
      
          更多的网友,决心要从黎家明的经历中吸取教训,拒绝生活中的不良诱惑,选
      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甚至台湾、香港、澳门的网友也纷纷点击黎家明的文章,阅后上网留言,希望
      能为黎家明提供医疗方面的帮助。
      
          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网友谴责了黎家明过去的荒唐行为,导致自己一失足成千
      古恨,甚至有的网友过激地认为黎家明的《最后的宣战》是无耻的炒作,是卑鄙地
      赚取人们同情的眼泪。
      
          对于人们的理解与不理解,黎家明心情平静,他认为自己不能沉默,应该对一
      些事情有个交待。于是,2001年7月23日,他给关注他的网友写了一封信,
      在这封信中,黎家明再次将自己的心迹披露无遗——
      
          “因为我有一个病友是榕树下的网友,是她第一个建议我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文
      章《最后的宣战》,于是,我找到了榕树下网站。
      
          “感谢榕树下对我的理解、宽容和支持。在我取药的途中,恰巧经过上海的时
      候,我和首席执行官朱威廉、编辑飞乐见面了,我因此多了一次友善的握手,多了
      一个真诚的拥抱。
      
          “我现在在一个宁静的小城市,一边工作,一边试着用中药自己给自己治疗,
      我没有放弃求生的希望,我没有隔绝和家人的联系,只是没有告诉他们我的疾病。
      
          “有许多朋友给我写信,想要帮助我,谈到捐款的事,我是这样回答的:
      
          “家明是一个能站着就决不坐下的人,我只要能坐着也决不躺下。钱,我现在
      最需要,那意味着生命,谢谢你们的关心,你们还是帮助你们身边那些最需要帮助
      的人。我很清楚我来到榕树下想要做的是什么,就像我写过的:‘我为什么在最后
      的日子里勇敢地拿起笔,记录下我们最后的情感生活?我想让所有看见我的文字的
      人能够真正了解我们和我们的疾病,尽可能少的人重蹈覆辙。我要大声喊出来:艾
      滋病就在我们身边,它真的离我们很近很近!’
      
          “所有理解和包容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你们让我知道,没有什么妖魔鬼怪
      可以阻止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关爱,艾滋病魔也不能!
      
          “这个世界依然美丽可爱,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的!
      
          “所有唾弃和鄙视我的朋友们,谢谢你们!你们让我知道,道德是中国人抵御
      艾滋病魔的长城,艾滋病魔离你们很远。请将你们诅咒我的力气留住,用在更值得
      你们关注、帮助的人们身上,或者我们可以一起诅咒所有的疾病。
      
          “我身上的淋巴结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我的病毒载量也远远超过要用鸡尾酒
      疗法的标准,因为身体的原因,可能会写得越来越慢。写,对我来说,要花时间和
      精力,甚至是影响我的身体,可我觉得我现在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会继续写。
      我是学理科的,从来没有写过这么长的文字,一开始,我认为,从文学的角度,我
      的文章不适合榕树下,但是,在和榕树下接触的这段日子里,我越发坚信我的文字
      是有意义的,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所有的人们。
      
          “路上有很多钉子,有的人踩上后,会骂,然后走开。
      
          “有的人踩上后,会默默地清理伤口,静静地走开。
      
          “有的人,会在旁边竖一个牌子,用伤口的血写道:小心!
      
          “我是一个自己犯错自己承担的普通人,关注我没有意义,应该关注家明背后
      那些更重要的事情。”
      
          黎家明给广大网友的信发表之后,关注和理解他的人多了起来。
      
          成千上万关注黎家明的人中,有一个名叫曾鹏宇的《北京青年报》记者,更是
      站在较高的层面上关注黎家明的情况和各界对此的反应,他认为黎家明勇于解剖自
      己的精神,黎家明的悔恨、警醒与启迪,还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得到回应,这样对
      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有益,对人民约束自己的不洁行为有益,甚至对动员社会力量共
      同携手挑战艾滋病有益。于是,曾鹏宇产生了直接采访黎家明的念头。
      
          后来,曾鹏宇在回忆当时采访黎家明的情景时说道:“我希望能和黎家明有一
      次交流的机会,等想尽办法终于和他取得联系时,他说要接受你的采访可以,但是
      不能照相,我说好;他说也不要录音,我想了想,行;他说最好也不见面,我咬了
      咬牙,同意;可他又犹豫了:让我再考虑一下吧。”
      
          虽然只有五分钟,记者还是觉得五分钟的等待过于漫长。因为是夏夜,酷暑的
      炎威与烦躁,好像把时间拽住了不走。
      
          突然,记者的手机急促地响了起来。
      
          手机里传来记者期盼中的那个年轻的声音:“我是家明……”
      
          下面是曾鹏宇的采访记录——
      
          □记者:这是我第一次读到艾滋病感染者自己写的东西,但为什么是在网上?
      
          ■黎家明:如果我父母已经去世,如果这个世上再没有亲人我要保护的话,我
      也许可以很大胆地站出来,拍照片,做采访,什么都无所谓。但是不行,我做不到
      这点,我绝对不能让父母知道我的病,这是我为父母能尽的最后一点孝心。
      
          我对其他媒体并不反感,但是我不知道你们会把这件事处理成什么样子。陆幼
      青最后不也不得不面对媒体曝光后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吗?
      
          □记者:你在《手记》里谈你这样做的初衷:“如果因为我的文字,可以让一
      个人知道起码的艾滋病防治的事情,远离高危行为,那我的文字就是有价值的。能
      用公开我一条命的悲哀,换回一个年轻健康活泼的生命,那我做的就是有意义的。
      "很多人不能理解,一个陷入你这种境遇的人应该是自顾不暇,怎么可能还有心思
      来做这样的事情?甚至由此质疑你的经历根本就是假的。
      
          ■黎家明:我现在的确时时面临很多打击,这种打击来自检测报告,来自高额
      的治疗费用,来自社会的歧视,经常能将人推向崩溃。可是,这就像路上有颗铁钉,
      有人踩上去了,扎破了脚,很疼,流了很多血,他也许会清理好伤口后默默往前走
      ;而有的人,他会在旁边立一块牌子,用自己伤口的血写上:“小心此处钉子扎脚
      "。我现在做的就是竖这样一块牌子,因为这个钉子是我拔不掉的。
      
          □记者:有没有想过,也许比起那些因为输血之类原因感染上艾滋病毒的人,
      你来做这样一件事要更难一些?在有些人看来,他们更无辜一些,更容易被人同情
      和接受。
      
          ■黎家明:在留言板上看那些骂我的帖子看得多了,我也想过自己是不是太傻,
      为什么一定要写自己是因为这个原因感染的不可以找个其他理由吗?这样应该会
      有更多的同情,有更多称赞的声音吧?但是我不想这个时候了还去欺骗别人。
      
          □记者:你手记里有一句话:“不要歧视和厌恶我们,我们已经用年轻的生命
      做了代价。"可是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始终存在:有罪错的人就不应该得到同情,
      他们就该得到惩罚,对他们无情是符合正义的。
      
          ■黎家明:现在BBS上很多话已经不是在对我犯这样的错误进行攻击了,比
      如有人说:“让他死吧!”还有的说:“应该快点死!"我觉得这对于同胞而言,
      太残忍了吧?即便是一群小狗,如果其中一只病了,其它小狗不会去咬死它,也不
      会把它抛弃。为什么人群中却会发生这样的事?
      
          我希望不要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想得那么丑恶,我们就像那些知道自己不行
      了的大象一样,会自己脱离群体,找到一个角落,安静地死去,自己消失。我们中
      的绝大多数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你可以不理解,但是
      希望你不要去伤害。
      
          □记者:会不会有一天这些会让你心寒到放弃继续做你现在的事?
      
          ■黎家明:有一位护士留言说:我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你这篇文章,我是学医
      的,知道只有了解艾滋病才能远离它。医务工作者能理解我,这代表了一个群体;
      另外那些和我犯过同样错误但没有被HIV袭击到的人,他们在留言中说:太可怕
      了,以后我再也不会那么做了。这也代表着一个群体。还有一类人就是骂我骂得最
      狠的那些人,他们看我的文章也许比谁都仔细,他们当然会更小心这个问题,更不
      会犯这个错误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也是受益者。而因为他们的骂,又会有更
      多的人去看,去思考,然后他们也可以免受这种灾难性的痛苦,这有什么不好呢?
      
          □记者:你现在的状态,让我觉得你比很多人都健康和坚强,我没想到会听到
      你笑。采访你之前,我以为你会掉眼泪,甚至哭天抢地。
      
          ■黎家明:我也会的。我说过:“在我们这个年纪,面对这样的疾病,一直做
      到心如止水太难。至今,我也不想做一个眼中没有生死的人。"坦白告诉你,最后
      我可能会再次选择自杀。我绝对不会躺在床上等着死亡自然降临,这对生命是一种
      不尊重。而且为了保护父母,我会把它制造得像个意外,这样的话打击会小一点,
      会在他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记者:你现在身体情况怎样?
      
          ■黎家明:我现在在一个小城市,安静地工作和生活,一个人住,为了不传染
      别人。但我并没有像先前的报道里说的和家人断绝联系。我的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
      病毒已经超过鸡尾酒疗法的治疗标准10万多,体重没有原因地减少了10%,淋
      巴也肿了......情况就是这样,似乎触摸得到自己的命运,又有些看不清楚。
      
          □记者:希望我们为你做什么吗?
      
          ■黎家明:我对你惟一的希望,无论你在和我说话时有什么感受,不管你怎么
      去写你的文章,我希望你的调子是积极的,让看的人觉得我们是负责任的。我是一
      个自己犯错自己承担的普通人,我愿意去帮助每一个我能帮助的人,这才是我的真
      实状况。
      
          《北京青年报》是一家覆盖面和影响力都很大的报纸,曾鹏宇的采访报道公之
      于众后,在网络之外,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黎家明这个名字(虽然是化名)和他的
      惨痛经历,越来越多的人决心以黎家明为鉴,整衣冠,正行为,决不让艾滋病恶魔
      有丝毫的可乘之机,越来越多的人对艾滋病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包容与同情,越
      来越多的人已在更深层次上思考这件事的社会意义。
      
          一位年轻的朋友看了黎家明的文章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在近十万看过你的文
      章的人们中,大部分都是未成年的青年或学子,包括我。我们往往是新人类,叛逆,
      桀骜,放纵自我。父母老师的教诲对我们来说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而你,却以此独
      特的方式告诫我们这些犯过错误的、正在犯错误的、或者将要犯错误的人,生命不
      能承受之轻或重。我敢说因为你的文章,直接挽救了十个堕落的灵魂,他们都是我
      认识的人。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却受启发不再犯错的芸芸大众又何止千百。你存在的
      意义——说得极端点,你多活一天多写一篇文章,就可能多得到千百份怜悯和同情
      或辱骂,但也可能会救十个人!”
      
          对此,黎家明颇感欣慰:
      
          “如果有人能从我真实的心灵历程里感受到什么,并可以给像我一样的弱势人
      群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如果有人可以在即将迷失自己的那一刻,能想到我这样一个
      人和我所经历的悲惨故事,而放弃那些危险的游戏,远离艾滋病这个恶魔,我就满
      足了,我的文字便有了意义。”
      
          卫生部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著名演员濮存昕在看了《北京青年报》关于《最后
      的宣战——一位艾滋病感染者的手记》的连续报道后,提笔给黎家明写了一封信,
      以示支持和敬佩。
      
          濮存昕十分敬佩黎家明敢于用自己的错误做例子,警示他人、昭示社会的勇气。
      至于网上关于此事的争论,濮存昕自然有自己的看法:“没有人能够证明自己从来
      不犯错误,黎家明的这种做法是对错误的最好弥补,同时也是对宣传和预防艾滋病
      的极大贡献!”
      
          在致黎家明的信中,濮存昕这样写道:
      
          黎家明:
      
          你好!在北青报上看到了关于你以及《艾滋手记》的报道,我的第一感受是敬
      佩二字。敬是尊敬你在《艾滋手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诚实的品格,佩是钦佩
      你不幸染上HIV之后你能担得起巨大压力的勇敢和直面自己的胆量。在人生的路
      上,无疑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但是你没有逃跑或者藏起来,而是从跌倒的地方
      爬起来,向人们大喊这里有坑、有陷阱,甚至你还把自己绑在耻辱柱上,以自己赤
      裸而真诚的灵魂和一颗破碎的心唱出悲歌,昭示社会,警告朋友,这种崇高的责任
      感不是任何一个人能做得到的。因此你应该像前不久因患艾滋病逝去的南非小朋友
      一样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我也看到网上有很多关于你的消息,很多人对你表示同情、安慰,也有些人对
      你进行了严厉的指责,我知道虽然你也许做好了精神准备,但对你来说这一定是很
      残酷的。我想向指责你的人说你已经掉在井下,怎么能再向你扔石头呢我也想问
      所有人,谁敢说自己是从不犯错误的人呢如果有这样的人我们觉得他真实吗?我
      们大家应该问你摔得疼吗?想办法拉你上来才对。
      
          而你自己爬出陷阱,把自己惨痛的教训告诉社会,你这种大无畏的行为是对宣
      传预防艾滋病做出的大努力、大贡献。当我们的青少年在缺乏性健康教育而遭遇诱
      惑拐骗时,会马上想到你的活生生的教训,能够悬崖勒马,这比十个教育家、十个
      艾滋病宣传员高喊口号要有效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以及所有携手预防艾滋病
      的志愿者、宣传员们要向你表示支持和尊重,我们都应向你伸出关爱之手并和你站
      在一起,共同以一颗爱心在全国开展遏制艾滋病蔓延的斗争,我也希望所有知道这
      件事的朋友们不要站在卫道士的立场上指责批评一通就完,而是以善意、宽容的态
      度帮助黎家明。
      
          我曾参加北京大学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有一项内容是征集一句话口号,我
      想了一句话是:“人生不要有污点,有了污点在那儿画出颗太阳。"
      
          希望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艰难抱有乐观态度,战胜疾苦首先要战胜自己,
      你也许主宰不了疾病,但就像健康人也主宰不了衰老的自然法则一样,不过在精神
      世界中,我们是可以做自己的主人的,你说呢?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成为你的朋友,我愿意和你交谈。
      
          濮存昕是黎家明比较喜爱的演员,在买药的旅途上,从《北京青年报》上看到
      了濮存昕给自己的信后,黎家明显得有些兴奋和欣慰,回到住地,他立即给濮存昕
      回了一封信。在信中,黎家明表示,“想做一个好病人,安安全全的好病人。关注
      我个人没有意义,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关注我身后的那些事情。”对于濮存昕的善意
      和宽容,黎家明更是深表感谢,“在我心里,你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优秀演员。
      你主演的《清凉寺的钟声》,里面有一种爱让我泪流满面,那种爱跨越了民族之间
      因为战争而产生的仇恨,那种爱就是普通老百姓之间最简单而又最真挚的情感”。
      
          曾经在“榕树下”网站发表《死亡日记》并引起轰动的陆幼青先生的遗孀时牧
      言女士在黎家明最需要理解、包容、鼓励和支持的时候,也给他写来了一封信:
      
          家明:
      
          很早就有给你写信的冲动,也一直关注着你。曾经在7月21日与朱威廉先生
      的三十分钟谈话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谈论着你。
      
          我曾坦白地告诉威廉先生,开始我觉得《最后的宣战》和陆先生的《死亡日记
      》的发表有太多的不同,甚至还觉得你得病的原因有些不可饶恕,我曾说,如果你
      是其它原因的感染者我也许更愿意和你交流。
      
          但我随即改变了想法,如果说陆幼青是勇敢地面对死亡,他让人们知道死亡可
      以因为爱而让整个人生变得圆满,那么,在你身上,我体会到的是一种以身示众的
      勇气,勇敢者一样不需要同情和怜悯,后悔和谴责也变得无足轻重,每一个生命都
      有他的尊严。
      
          因为,至少你现在做到了,你提醒了人们,不要再躲躲闪闪地避讳谈论艾滋病,
      它那么真实地随时随地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常常在想,我的孩子再过几年也将进入青春期的困惑阶段,就像陆幼青所担
      心的那样:他们面临太多的信息和物质的刺激,谁来教会他们选择和自重?我将会
      公开地和她讨论她所有的困惑和疑惑,但我不知道有多少家长将这样做,公众的教
      育将会怎样做。
      
          家明,过程其实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做了,记得陆幼青曾说过:“希望不要太
      多地关注于我本人而请多关注一下我的文字。"我也多么希望所有的人不要再探奇
      似的关注于你个人而多思考一下这件事给予大众的警示,由此来关心一下艾滋病人
      的生存状态和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
      
          继续努力吧,只要你的心中充满了爱,生命就会有希望,怀着感激之情接纳人
      们的爱,再多一些理解、坦然,豁达地活着。
      
          就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黎家明其人其事给予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的同时,另外一
      种不和谐的声音也在击打着我们的耳廓,这种声音有时甚至那么刺耳,那么无法理
      喻。
      
          对于黎家明其人其事,有人怀疑是网站商业炒作的编造。
      
          也有人责问:我们到底要支持黎家明什么?网站为什么要为一个嫖客张目?
      
          甚至有人写帖子公开谴责黎家明:黎家明,你不必虚伪地掩饰你的丑陋和卑微,
      在生命不多的时候,你还尽可能地煽情,如果你真希望世界能够美好,那你正在做
      的,还要做的,就是把你的丑陋抹在家人的脸上,涂在朋友身上,洒在整个世界上。
      自己造成的事情,首先永远该自己负责,不要去乞求同情,更不要去利用同情……
      
          无须讳言,艾滋病呱呱坠地时,就被人们看成是同性恋的一个怪胎。由于它和
      性、死亡密切相连,它也就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关于艾滋病的话题,也绝
      非医学手段可以解释得了的,必然会涉及到道德、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刘子亮成为中国第一个直面镜头的HIV感染者之后,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媒体
      的关注,引起了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银行的关注,引起了几乎是全社会的关
      注和同情,而黎家明却不能。原因何在?因为黎家明坦承自己是因为嫖娼而走上不
      归之路的,而嫖娼行为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里,被广泛地认为是不道德的无耻行为,
      这就具有较大的争议性。
      
          导致黎家明走上不归之路的原因是应受到鞭笞与谴责的,但是失足之后的黎家
      明悔恨之余勇敢地站出来以己示众,并在撒满铁钉的路旁竖块“小心铁钉”的木牌
      的精神,又是值得人民肯定和嘉许的。
      
          黎家明说了,发表《最后的宣战》“是对疾病的控诉和宣战,是对生命的留恋
      和梦想”。
      
          难道这样的声音这样的人不值得我们理解和包容么?
      
          关于黎家明其人其事,时牧言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也多么希望所有的人不要
      再探奇似的关注于你个人而更多思考一下这件事给予大众的警示,由此来关心一下
      艾滋病人的生存状态和由此引起的社会问题。”
      
          这是良言又是诤言,让我们大家都记住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