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啥叫艾滋病?”
      
          灵灵今年7岁了,7岁是该背着书包天真烂漫进学校读书的年龄。
      
          灵灵依着门框,看门前孩子们三三两两上学的高兴劲儿,心里就有些痒。
      
          灵灵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带她去学校报名读书:“爸爸,我为什么不去上
      学?”
      
          “学校不让你进去。”爸爸刚说完最后一个字,泪水就扑扑地往外涌出来了。
      
          “爸爸,学校为什么不让我进去?”灵灵摇着两根牛角辫继续问爸爸。
      
          爸爸泪流满面,哽咽着无法回答。
      
          灵灵把牛角辫摇向妈妈:“妈妈,你说学校为什么不让我进去?”
      
          妈妈艰涩地苦笑着说:“因为你生病了。”
      
          “隔壁王阿姨她们小惠不也生病了么她为什么能进学校?我为什么不能?”
      
          “小惠得的是感冒。”
      
          “我咳嗽、发烧,不也得的感冒吗?”
      
          “不,你不是感冒,是艾滋病。”妈妈的眼泪不听使唤地直往外涌。
      
          “妈妈,你别哭呀!啥叫艾滋病?”
      
          “灵灵,你有完没完?”妈妈无法回答,爸爸实在听不下去了,胸中那颗心,
      仿佛让女儿撕成了八瓣一样难受,于是吼道。
      
          灵灵“哇”地一声哭了起来,边哭边说:“人家不懂嘛,人家不懂嘛!”
      
          灵灵是何振清的独生女儿,三年前因输血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开始听说女儿H
      IV抗体呈阳性,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何振清怎么也不相信,硬说医院给搞错了,
      要重新进行血检。重新血检,灵灵的HIV抗体还是阳性,何振清还是不相信,认
      为医院的仪器设备有问题。医生让他到省防疫中心作全面复查,于是他又带着灵灵
      到省防疫站,要求再次血检。
      
          这一次血检,何振清不敢去取报告单,而是让妻子秦淑芳去取。几个小时过去
      了,也没见人回来,何振清心里直打鼓:该不是出事了?
      
          他放心不下,急忙到省防疫中心找人,看见淑芳正躺在急救室的病床上,防疫
      站的医生正在进行抢救处理。他脑袋“嗡”的一声炸了,冲进屋去问医生:“淑芳
      怎么啦?她怎么啦?”
      
          医生问明白何振清与被抢救者的关系后说:“她得知女儿血检呈阳性之后,便
      倒在地上人事不省了。这不,大家正在抢救呢!”
      
          “血检报告在哪儿?我看看!”何振清急得语无伦次地大声喊道。
      
          当他从妻子口袋里掏出报告单,明白了报告单上的结果后,三两下竟把报告单
      扯了个粉碎:“我还是不相信,灵灵怎么会得那种病呢?她还小啊!”
      
          事实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灵灵得病了,而且是得的艾滋病。
      作为父亲和作为母亲的当然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他们心中的小太阳即将失去光
      芒,即将陨落。
      
          何振清和秦淑芳都是农民。何振清高中没毕业就回家务农,秦淑芳是邻村的姑
      娘,读了初中便在家里挑起了生活的重担——父亲瘫痪在床,母亲长年哮喘不断,
      不到三年时间里,两位亲人相继去世。这时有人介绍,她没有更多的考虑便嫁给了
      何振清。
      
          何振清的家境稍好一些,在家排行老四,上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农村,
      人们常认为生了儿子便有了香火,也许何家香火太旺盛的缘故吧,两位哥哥以及嫁
      出去的一个姐姐,每人都生养了两个孩子,六个全是有茶壶嘴儿的,没有一个是女
      娃娃。兄弟姐妹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心里嘴上总有一种幸福之余的遗憾。
      
          秦淑芳理解一家人的心思,过门之后不到一年时间里便给这个家庭生了一个女
      孩儿。何灵的诞生,给这个几乎清一色男子汉的大家庭带来了笑声与欢乐。何振清
      两口子更是视女儿为宝贝疙瘩,含在嘴里怕化了,捏在手中怕飞了,一家人的喜怒
      哀乐几乎全是围着这个山村小公主转的。
      
          由于秦淑芳家庭贫寒,自己体弱多病,灵灵生下来体质也弱,常闹病闹灾的,
      住院似乎成了家常便饭。乡卫生院住过,镇卫生院住过,县中医院和县人民医院也
      住过。回忆中,灵灵输过几次血,但却无法查证哪一家医院卫生院的哪一次输血与
      灵灵感染HIV有关。
      
          何振清确信女儿灵灵得了艾滋病,也曾找过几家医院讨说法,但都不了了之。
      
          挽救女儿要紧,何振清便把向医院讨说法的事儿搁在一边,兄弟姐妹凑了35
      000块钱,让何振清抱着女儿到了北京。
      
          在北京住院期间,何灵的病情得到缓解,打、跳、笑、闹、玩,恢复了小孩子
      的常态。偶尔,护士还教她背两句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阿姨,黄河不是流向海里的,是流向山里的。”灵灵天真地给教她背唐诗的
      护士阿姨“纠”起错来。
      
          “灵灵,黄河是流向海里的,那个海叫渤海,好大好大的海。”
      
          灵灵还是不信:“没来北京之前,我每天每天都要看黄河,黄河就是朝山里流
      去的呀!”
      
          钱花完了,何振清又抱着女儿回到了黄河边:“爸爸,你看黄河不是流向山里
      了吗?为啥护士阿姨偏要说‘黄河入海流’呢?”
      
          父亲笑了笑:“灵灵,你说得对,护士阿姨也说得对。”
      
          灵灵睁大了眼睛:“为什么?”
      
          “从我们这儿看,黄河是朝山里流去的,如果爸爸带你翻过山去看,黄河便流
      向海里去了。”
      
          灵灵的聪明,给了何振清几许安慰。或许正是这几许安慰,又给何振清带来更
      难言、更沉重的痛苦。
      
          该上学了,何振清带着孩子去报名。老师头也未抬:“哪个村的?”何振清回
      答:“旗杆坪。”“啥名字?”“何灵。”
      
          “何灵?!”老师手中的笔不动了,眼镜儿差点从鼻梁上跌下来,“我们这儿
      不收她,不收她!”
      
          “为什么?”
      
          那位老师如同回避瘟疫一样迅速离开:“你到县里去吧!”
      
          旗杆坪离县城二三十里地儿,一个孩子而且是一个得了艾滋病的孩子,能跑那
      么远去读书吗?更何况县里学校能不能收也是一个问题呀!
      
          不能读书,终究是灵灵心中的一件憾事,这件憾事一直伴随着灵灵走完人生最
      后一个脚印。
      
          灵灵发病了,何振清卖了房子,凑得两万多块钱又带灵灵上了北京。钱用完了,
      何振清又抱着灵灵回到了黄河边上的小山村。如此反复,已将何振清的精力和财力
      耗尽。
      
          灵灵又发病了,高烧,咳嗽,心悸,而且淌了许多鼻血!
      
          “爸爸,我们还上北京吗?”
      
          何振清抹去眼中的泪水,无法回答灵灵的期盼。
      
          “爸爸,北京真是神了。不然,为什么我得了病一到北京就好了呢?你带我去
      北京吧,病好了,我给你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好吗?”
      
          何振清再也控制不住了,一把将灵灵揽进怀里,放声大哭:“灵灵,我的乖孩
      子,爸对不起你,爸对不起你啊!”
      
          顽强的生命力,又让灵灵奇迹般地多活了半年时间。
      
          秋风起了,秋水凉了。此时的灵灵,已失去以前所有的活力与光泽,在父亲怀
      里,乍看像一把串起来的骨架子。一切都荡然无存,存在的只有那首唐诗和那个遗
      愿。
      
          “爸爸,你说你带我去看海,去看黄河入海的地方,我去不了啦!”
      
          “不!灵灵,爸爸要带你去的,一定带你去的!”
      
          “爸爸,我去不了了,灵灵走不动了。不去看海,我也知道黄河是流向海里的。
      小惠告诉我,老师给她讲了好多好多东西;小惠也跟护士阿姨说的一样,咱家门前
      的黄河是流向渤海的。如果我上学,我早也知道这些道理了,可是——”
      
          “灵灵,你别说了,都是爸爸的错哇!”
      
          “爸爸,你别哭了,我给你背诗吧。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
      ……目,更……上……一……层——”
      
          “楼”字尚未出口,只是一丝气息,灵灵便永远地离开了她亟想知道但又无法
      知道的世界。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