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弗里·布伦戴奇主席
      
          从1952年到1972年,埃弗里·布伦戴奇一直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他在自己的
      职业生涯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从一无所有到慢慢地积累起一笔巨大的
      财富。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作为大型建筑建造商的商旅生涯中,由他承建的几幢摩
      天大楼已成为芝加哥的标志。他的进取心曾使他三次破产,然而他身后仍留下一笔
      丰厚的遗产。他的收藏品主要是出自日本和中国的东方艺术品,实在是一个巨大的
      奇迹,所包含的艺术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据业内人士估计其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
      他去世后把所有的收藏品都捐献给了洛杉矶市,为此还专门修建了一座展览馆用来
      陈列他的这些收藏品。这些物品都是他多年来在周游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据
      说展出的物品只占他所有收藏品的1%,这就不难想象他个人收藏品的数量之大。
      
          布伦戴奇主席还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他曾参加过1912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的
      全能项目的比赛。这是一个类似十项全能的项目,但它必须在一天内赛完。布伦戴
      奇没能获得奥运奖牌,他作为现役运动员的生涯从1905年一直延续到1925年。在1929
      年到1953年期间他还担任美国国家奥委会主席的职务。此外他还担任过泛美运动会
      的主席。
      
          布伦戴奇带领美国代表团参加了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这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麻
      烦。有人因此说他是亲纳粹分子。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的。他的信念只有一条:把
      奥林匹克运动同政治完全区分开来,反对各种压力和政治影响。令人遗憾的是,他
      的美好愿望在后来的事实面前显得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成了
      希特勒纳粹政府的反动宣传工具。      需要指出的是,柏林是在1931年战胜巴塞
      罗那获得奥运会承办权的,那时希特勒还没有上台。国际奥委会的那届年会是在孔
      达尔城举行的,当时只有二十几名委员参加。因为在那年的4 月14日西班牙新的共
      和国宣告成立了,就连作为西班牙申办代表的国际奥委会委员盖尔男爵都被迫逃到
      了国外。由于这届年会的参加者不足,所以最后决定投票仪式在巴塞罗那举行,而
      最后的计票工作却在洛桑进行,因为需要等到那些缺席的委员把自己的选票邮寄来
      后才能统计。     
      
          柏林获得了主办权。据现在的资料显示,阿道夫·希特勒一开始对奥运会毫无
      兴趣,但在他的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劝说之下,他认识到了奥运会的巨大宣传作用。
      他最后决定把奥运会作为宣传纳粹政府的舞台。       
      
          布伦戴奇先进入了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并且于1945年当选为副主席。在1952
      年的赫尔辛基年会上,他接替瑞典人希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新
      任主席。       
      
          布伦戴奇在他的任期内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业余化方面。然而
      他没有注意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些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水平运动员事实上都是职
      业选手。布伦戴奇勾勒出一个类似于角斗士的运动员形象,并且一再重复他的想法
      :“如果一个运动员把他的名字或肖像用于促销某种商品的话,我们就认为他成为
      了商品的代言人,他就将被排除在奥林匹克运动之外。”他的这一观点显得过于激
      进,一个像他这样的聪明人竟然没能注意到他的想法和现实之间有如此大的差距,
      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布伦戴奇的另一个成见是有关冬季奥运会问题。他认为那些
      滑雪运动员都已经成了商品经济的代言人,因此打算取消自1924年夏蒙尼(法)以
      来设立的雪上项目。他认为这些运动员都不是业余的,而且冬季奥运会不符合普遍
      性的原则,顾拜旦男爵从一开始就打算取消这一项赛事。幸好他的想法最终没能实
      现。在我的任期内通过了决议:冬季奥运会和夏季奥运会交替举行,使得冬奥会无
      论在体育运动和新闻宣传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功。       
      
          在1969年格勒诺部尔(法)举行的年会上,布伦戴奇在决定是否取消滑雪项目
      的投票中失利。我当时以为他会辞职,然而他担任主席职务一直到1972年。当他在
      慕尼黑卸任的时候,他已经在奥林匹克事业的最前沿奋斗了20年。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因为与体育运动无关太多的事而载入了史册。关于巴伐利
      亚这座城市是怎样战胜它的竞争对手蒙特利尔、底特律和马德里而获得了奥运会的
      主办权,我不必再赘述了。这届奥运会的筹备工作是非常出色的。像奥林匹克运动
      场、奥运村这样的建筑在30年后的今天仍然是游客们向往的地方。大赛开始后的前
      11天里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着,但是到了9 月5 日凌晨,大赛被痛苦和死亡的气氛
      所笼罩。我作为礼仪官近距离地感受了这起发生在慕尼黑的惨案。上一届墨西哥城
      奥运会曾经笼罩在“三种文化广场惨案”的阴影之中。
      
      
      
          四年之后,德国打算通过这届奥运会来弘扬和平和开放精神。但是我认为他们
      在这一点上做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忽视了某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奥运村
      的安全保卫工作。这样,八名属于“黑色九月”组织的阿拉伯恐怖分子化装成洗衣
      店的工作人员混进了田径运动员村。他们劫持了几名以色列代表团的运动员作为人
      质。恐怖分子轻而易举地进入了代表团的驻地,制造了这起恐怖事件。局势从一开
      始就失去了控制,局面非常混乱,赶来救援的各种组织(地方警察、联邦警察、军
      队)没能达成一致。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秩序显得十分混乱,这起事件最终以悲
      剧收场,共有11人丧生(这对于我们以后的组织工作来说是一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安全工作应该单独安排,此外还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对负安全保卫工作的各种力量
      加以协调)。几年之后(当时我已经成为了国际奥委会主席),我和以色列负责安
      全和情报工作的官员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他们表示那起悲剧是由于各个安全
      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造成的。这起事件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比赛因此中断了34个小
      时,在奥林匹克主体育场还举行了悼念遇难者的仪式。那些蒙面的恐怖分子造成了
      非常坏的影响,恐怖事件给奥林匹克运动带来的伤害是无可挽回的。然而布伦戴奇
      主席非常坚定,他顶住了各方
      
          面要他暂停举办奥运会的压力。“奥林匹克运动仍将继续”,这是他对此做出
      的回答。     
      
          布伦戴奇主席在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认识了罗伊斯·玛丽朗(瑞士)公主
      (她在这届奥运会期间曾经和我一起在礼仪部门工作过)。1973年的6 月他们在曾
      经举办过1936年冬奥会的加未施- 帕腾基兴举行了婚礼。我和碧蔚丝一起参加了他
      们的婚礼。我还记得,当我们去向他致贺的时候,布伦戴奇给我看了他礼服上的标
      签:这是一套在马德里裁制的礼服。他回忆道:在1965年马德里召开的年会上,他
      参加了一个有佛朗哥到场的招待会。
      
          而布伦戴奇当时没有一套像样的礼服,于是他就在马德里用创记录的24小时订
      做了一套。这就是八年后在他和玛丽朗的婚礼上所穿的那套礼服。     
      
          他的视力有点问题,我建议他去巴塞罗那著名的眼科医生巴拉克那里就医,他
      虽接受了我的建议,但他最终在德国接受了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1975年春天他
      在加未施- 帕腾基兴去世。我对他的逝世感到十分难过。他对我的信任始终如一,
      我对他心怀感激。埃弗里·布伦戴奇是一位伟大而又具有权威性的国际奥委会主席。
      人们将永远铭记他领导国际奥委会工作的铁腕手法,还有他那常把会议一直开到深
      夜的习惯。  他从来都不相信电视这种通讯媒介对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解决遇
      到的财政问题会有所帮助。他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国际奥委会在没有
      电视的情况下存在了六十多年,以后还将这样存在下去。”那时候出售电视转播权
      所带来的收入是微不足道的,以至于它们全都落入了组委会的腰包,而国际奥委会
      却一个子儿也捞不着。那时国际奥委会没有自己的资金,委员们每年还得交纳300 
      瑞士法郎的会费,在国际奥委会开会期间还要自己负责食宿和旅费的开销。在我担
      任主席期间,国际奥委会才负担起了委员们的各项花费,这样才足以确保他们完全
      意义上的独立性。当布伦戴奇把主席的位子传给他的继任者基拉宁勋爵的时候,他
      用自己的方式做最后的告别。他的这句话仍然回荡在我的脑海:“无论时代怎样变
      化,奥林匹克理想将永不改变。”     
      
          布伦戴奇对我和我的太太碧蔚丝非常友善。是他给我打开了国际奥委会之门。
      在国际体育运动领导人生涯开始之初,是他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这一点我将铭记
      不忘。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