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大问题(1)
      
          小城镇,大问题“修行三世,住到城市”。这是几乎每个农村孩子都听到过的
      “大人们”说的熟语。城市化、现代化是中国农民世代的梦想。城市的形成需要地
      缘、历史、文化和资本,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压抑
      半个世纪之久的生产力得到释放,农民迅速致富使城市化需求大增。于是,一批城
      镇率先从富裕的苏南、长三角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崛起。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苏南
      进行调查后写出一系列影响很大的调查报告。费孝通认为,在上海工业经济带动和
      转移之下,苏南加工业聚集,从而形成农民办工业的小城镇。这些小城镇让农民
      “离土不离乡”进了“城”,弥补了城市工业的不足。费孝通调查结论是:苏南模
      式与苏南小城镇是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科学的经济学
      (不是为一时一地的政治服务的经济学)和历史经验都证明,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
      经济模式的形成,都有内在规律,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影响,经济手段调节,绝不可
      能像工业制造产品一样,定好框架,做好模具,然后批量复制。否则,只能以失败
      而告终。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在经济恢复中寻找到一条快速健康之路,成就了7 年
      左右的高速稳定发展。当时,东邻日本仍在困苦中呻吟,人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他们似乎看不到复苏的希望,实实在在做了我们的反衬。然而,就是这成功的一步,
      导致了领袖和民族的整体发热,“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等无异于政
      治笑话的口号,激励数亿有文化的、无文化的国人,在一两年时间内实现“人民公
      社化”,完成了社会形态的转变和经济体制的变革,开始“大跃进”。这一盲动的
      结果,是以中国停滞近半个世纪为代价,以丧失工业化、商品化和信息化最佳发展
      时机为代价,以落伍于世界为代价!
      
          信阳城中的一条小河,看得出,污染物堵塞了水流
      
          费孝通的“苏南调查”,只是社会学者在特定时期的研究成果,一家之言。然
      而,这个满足了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人们急于求成心理饥渴症的倡导,致使数年间
      投资无数,造出约6万个城不城、乡不乡的“小城镇”:一两条水泥路充当街道,
      几家作坊式的小企业,两排小商小贩藏身的铺面,加上一群刚刚穿上鞋子的农民。
      没有市政配套设施,没有文化聚集,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城市生活模式
      和经济循环。终于,小城镇爆发了大问题:无法就业的居民成为懒散的寄生者,没
      有事业取向的人群聚集后引发了社会畸形,小城镇成了“多余的人”制造工场。
      
          “小城镇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待研究课题,包含诸多方面。在淮河流域,
      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它是水体污染物的发生器,是无法关闭也无法改善的污染源。
      
          河南省某城镇“千年污水”沉淀在居民区的池塘里
      
          广大农村的生活污染,农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同样存在。但分
      散居住,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自洁净能力,使生活污染对水体的影响缩小到最小。
      因此,在淮河水体污染治理之初,并没有把农村的生活污染列入治理范围。目前,
      环保部门已注意到农村的“面源污染”,河南、安徽等沿淮省、市的地质调查部门
      发现,农村村庄已成为“点状污染源”,但估计在相当长时间内农村生活污染还不
      会成为淮河流域水体污染的主凶。而且根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速度,即使全
      国实现“全面小康”,这里的农民还不可能享受到“洁净的准城市生活”。
      
      
      
          小城镇则不然。我们先给“小城镇”下一个定义:就是县城以下的、有街道和
      一定商业功能的农村居民聚居地。主要是过去乡、镇政府所在地。后乡镇合并,有
      一些乡政府搬走,但小城镇形态和功能仍然保留。淮河流域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
      仅有7座,3500万非农业户口居民,只有约500万居住在大中城市,余下3
      000万人居住在小城市或小城镇。流域有160多座县城,最近几年发展迅速,
      政治、商业功能逐渐完备,人口数量大增。有许多仍沿用“城关镇”说法,实际上
      是小的市。为数不少的城关镇在行政级别上也以副县(市)级对待。如安徽省沿淮
      淮北的蒙城县、太和县等,县城均有相当规模,实际居住人口在5万人左右。与北
      方广大地区一样,淮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村庄有的规模也较大,大的可能有5000
      居民左右。而南方农村很多以村民组为单位聚集居住。我去过淮河平原数以千计的
      村庄,尽管有许多村经济发展很好,有上规模的企业,但村民仍是面南而居,日出
      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典型的农耕生活。小于县城、大于村庄的小城镇,现在全流
      域估计2500个左右,平均居住人口约在3000—10000人。未来的淮河
      流域“城市化”是不是要把这些小城镇作为根据地?在5年以前,各地政府还是大
      力倡导,全力扶持与推动,认为“镇”就是未来农村人的“城”与“市”。似乎都
      能像苏南那样,通过承担大城市低级工业转移、做层次相对较低的工业加工,即可
      让农民进厂房里变成工人,让公路进村庄,让住房变楼房。即使如此,这种从自给
      自足的农耕社会进化而
      
          来的小城镇,不可能形成大工业。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小城镇的手工业被
      廉价的大工业产品荡涤殆尽。城镇建设过高的平均成本,使中国的小城镇只是实质
      上的“村镇”而非现代意义的“城镇”。进镇的农民只是在自建或自购的住房中生
      活,而享受不到城镇所应带来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享受不到城市文明与文化。各级
      政府领导与专家们都已看到这一点,近两年对小城镇都保持低调。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