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被“以不变应万变”所耽误
      
          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团队的主要管理者应该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认真对待和处理好自己管理职业生涯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变化”。但事实是,有
      太多的团队“二号”所欠缺的恰恰是这种生存求变的理念。有些团队的“二号人物”
      甚至把“跳槽”、“换行”行为都归之于“先知先觉”,但就是不从自己身上或改
      变团队现状方面下工夫。殊知“先机”永远都比“位置”更重要,谁把握了“先机”
      谁就能够抢占制高点。如果不会把握先机,只把跳槽当惯性,自己就只能是个既无
      激情又无魅力的慵懒之人。
      
          刘邦时期的“二号人物”萧何掌管汉室,励精图治,创下了汉代太平江山。其
      死后,曹参为相,却疏于国政,“日夜饮以醇酒”。群臣如有事要禀报,一到曹府,
      “参辄饮以醇酒”,直到被灌醉为止。年轻的汉孝惠帝立志要像先帝刘邦那样有一
      番作为,因此对曹参的“无为而治”很不满意,多次在殿堂之上诘问曹参,而曹参
      却平心静气地作了一番“精彩”的辩解。他问惠帝:“陛下自己觉得与先帝刘邦相
      比,谁更圣明伟大呢?”惠帝当然不会说自己比父亲刘邦更圣明伟大,便回答说:
      “我怎能与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您看我与萧何相比,谁更贤明呢?”
      惠帝说:“好像你的能力不及萧何。”至此,曹参和盘托出了他的治国方略:“既
      然你我才能都不及高帝和萧何,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更改他们制定的路线、方针、
      政策呢?曹参我恪守职责,贯彻政策而避免失误,难道不可以吗?”这就是著名典
      故“萧规曹随”的来由。曹参只图安稳,不思进取因而成了历史的笑料。
      
          当然,对于团队而言,稳定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但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思进取,
      这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所应具有的风骨。尤其对于具有一定规模和长久历史的
      团队而言,找守业之人不难,难的恰恰是有魅力的创新之才。特别是对于位列高层
      的管理者,要突破和超越前人的业绩,就必须具有求变的精神。像自以为“以不变
      能应万变”的曹参之辈,或成天只想着如何保住太平无事慵懒之徒,或只钟情于
      “顺风而飞”的盲目跟风者,他们身上思变进取的魅力早已是消失殆尽了。
      
          现在市场竞争的规律表明,能把握时机求变的管理者比只求稳不求变的管理者
      更有魅力。谁富有激情、敢变先变谁就有可能创造“奇迹”。所以,有魅力的管理
      者往往就是抓住了大势又把握了成功的人。
      
          我们不得不承认,像创造空中客车神话的尼奥·菲戈德、IBM 神话的郭士纳,
      以及拯救雅虎的特瑞·塞梅尔等“二号人物”——在他们打造一流团队的成功记录
      里,承载了多少理性求变的人格魅力!这种魅力,既唤醒了许多人创业的追求和成
      功的梦想,当然也同样产生出许多非理性者的浮躁和不安。
      
          有些人认为随着一番大浪淘沙,目前市场化的大势已定,现在团队应该转入追
      求稳定、秩序为主,团队管理者更应该由“创业型”向着“守业型”过渡。然而实
      际情况并不像这些人想像的那么简单。伴随着团队的发展,竞争格局只有愈发升级
      而不是稳定,各团队对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更说明团队“二号人物”应变能力
      和影响力绝不能忽视。面对当前的形势,“二号人物”是相信理智还是感觉?只相
      信感觉而不求变,无疑是拿严酷的现实赌博,惟有求变,深谙如何变,才能提升自
      己的魅力与影响力,才能引导团队健康而蓬勃发展。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下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