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阳忠国师(695-775),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是六祖的弟子,也是永明寿禅师的老先辈。有人间南阳忠国师,意念完全不动时,算不算得到寂然不动、寂灭清净的境界? 南阳忠国师答复,如果觉得自己在寂然不动的境界,有一个寂然已经是意境上的分别境界,这也是第六意识所造的境界。所以要仔细研究意根,不管是动的境界或者静的境界,动静二相都是意境的变态。等于一个手背、一个手心。换句话说,拿意根来讲唯识现量境的话,动静二相也都是意识的现量,动的时候是动的现量;静是静的现量。“所以意根难出,动静皆落法尘”,你所证到动相与静相的境界,都是法尘影事。 《楞严经》提到:“内守幽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要特别注意“影事”二字。我们门感觉到心境很宁静的那个境界也是影子。如果问证道是什么样子?证道就是我无念无心那个样子,这个也是比量。如果硬要将它表达出来究竟证道是什么境界?好吧!证道就象到了阿里山顶,既不刮风又不下雨,什么都听不见,这还是比较,比较是意识上的一个阴影,所以叫“法尘”,意根相对的法尘影事。究竟什么是真的静?静是什么样子?那是个大问题,希望大家留意。 故知并是执见修禅,说病为法,如蒸砂作饭,缘木求鱼,费力劳功,枉经尘劫。且经中佛语幽玄,则义语非文,不同众生情见鹿浮,乃文语非义。 如果见地、观念不正确,执着自己主观的成见面而修禅,是“说病为法”,把病当成药吃,搞错了!比如认为无念是定,一上座就求无念,无念变成成见,执著这个成见用功下去,犹如蒸砂成饭,爬到树上找鱼,永远不会成功,因为根本下手的路线就错误。因此,结论说“费力劳功,枉经尘劫”,你修行三大阿僧祇劫也没有用,不会成就的。 “佛语幽玄”。一切经典中,佛说的话都非常幽远而有深度,然而一般人看经典不明佛经深远的义理,仅仅只是粗浅阅读不加深思,便妄认明了。讲经典、研究佛学的,则把经典文字用其它的知识作概括性地比较,把佛经幽深的义理,当成作学问一样,做比量的推测;看经文并没有回转到自己心地上做功夫,将经典高深幽远的义理会之于心深加体会。也就是说,一般人看经典,并没有从内心去体会自己所修的境界。所以说佛经的道理不同众生的情见,众生看佛经或任何书,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这个观念是很粗糙浮浅的。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经的文字义理并不是一般所讲的道理。 又若执任缘无著之事,尽落邪观,得悉檀方便之门,皆成正教。 如果执著一切放任自在、一切无著无念就是佛法、就是禅,那就落于邪见。但是反过来说,果真证道得到了悉檀,任缘无著虽然不是道,可也是一种入道的方法,那么,悟道以后,方便任缘都成了正教。 “悉檀”二字不作翻译,《大智度论》上有“四悉檀”的解释,勉强翻译,与中文“境界”一词相似,不过中文所讲的“境界”,我们还比较容易体会,悉檀是得道成就的境界,不是凡夫意识所能意会得到的,用“境界”二字不能概括“悉檀”,因此不翻译。 惺寂心与昏散意 是以药病难辩,取舍俱非。但且直悟自心,自然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向众生三业之中,闻佛知见;就生死五阴之内,显大菩提。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实地知识堪作真归。 什么是病?什么是药?很难分辨清楚。在座有一位道友提到永嘉禅师的止观法门,永嘉所走的路线是天台宗止观与禅宗修定合而为一的路线。他提出两个观点:“惺惺”与“寂寂”,用中国文字讲,惺惺就是清醒的,寂寂就是空空的。我们学修道打坐,“惺惺寂寂是”,空空洞洞什么念头都没有,可是什么都清楚,这就对了。“散乱惺惺非”,坐起来什么知道,可是念头乱七八糟,游思浮动,那就错了。“寂寂惺惺是”,空空洞洞、清清楚楚是对的;“昏沉寂寂非”,什么都空空的,人也迷迷糊糊的就错了。 所以他说,惺惺可以依止寂寂,一上坐什么都不想,空空洞洞,这是我们大家的经验,寂寂以后就昏沉。那么,你说坐好一点,肩膀端一端、头扬一扬,眼睛瞪一瞪,脑子清醒一点,一清醒,散乱来了。“惺惺”、“寂寂”是药,寂寂可以治惺惺,惺惺可以治寂寂,药可以治病,但是吃多了又生病。所以我们心理的状况非常难治疗。现在医学发达,有专门医治心理病的医生,心理病医师的大祖宗是释迦牟尼佛。他对生理、心理的病搞得太清楚了。我们的心理病就有那么麻烦,所以是药是病?很难分辨。 魔境界与圣人境界,也是药与病的差别。悟道以后,魔境变作圣境,不明白本体,即使圣人境界都是魔道,这是药病之辨的关系。所以他说“药病难辨,取舍俱非”,取舍就是“择法眼”,常看佛经上说,佛一次说法以后,有多少多少众生得法眼净,比如现在一看经教,阿弥陀佛在世就好了,听闻佛法后马上得法眼净,但别以为头上会多了一只眼睛。法眼净就是头脑清楚,晓得正法、非法,对于佛法的选择是正是邪?或者正的变邪的?邪的变正的?这个选择搞清楚了就是法眼净。 “但且直悟自心”,永明寿禅师认为,主要的还是要真正用功,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在禅宗所标榜有几句话:“言思道断,境智齐泯,人法俱空”。言思道断,境智齐泯这八个字非常重要。“言语”包括文字,“思”麻烦,思与言语文字也是一样,站在哲学的立场,一个人的思想没有表达出来的时候是思想。表达出来则成为言语或文字,再变为行为。其实言语、文字也是行为的一种,是已经表达在外的思想。所谓思想,即是内在没有表达出来的言语,也就是心理的行为。 禅堂常见“禁语”二字,实际上不挂“禁语”牌,人还不太想说话,挂了牌子以后话反而多了,由此可见人的心理有多妙!你不禁止他讲话,他都懒得讲;你一禁止他讲话,他非讲不可,这就叫做众生。你要他吃的时候,他并不想吃,你故意不给他吃,他一定抢着吃,这就是众生的心理。 我们平日打坐,心理的语言思想没有断过。很多人认为自己悟了,虽然表面不承认,表现出来的态度好象悟了,看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不管有没有悟,有一个自我测验的标昨,等于现在有各种病可以试验的药品,这里有个药品给你,你有没有做到“言思道断”?不是压下去的无念,也不是压下去的无著,自然而然不想,从前有个禅师说: 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不是故意有心地去除妄想,是自然不想。言思道断,断是形容词,不是有意切断,是自然没有。 伸脚就在缩脚里 在禅宗典故公案中,南宋初期有位大慧杲禅师,比永明寿禅师晚了一百多年,与济颠和尚同一时期。大慧杲禅师聪明绝顶,当时禅宗相当流行,他的佛教学问好,文学也好.对禅宗太熟了。他年轻时,每一个善如识、禅宗大师都见过他,个个都喜欢他,认为他悟了,他自己心理有数。大慧杲认为天下这些大师没有一个是真的,都在骗人。他知道自己没有悟,只是道理通,那真是“和尚不吃荤,肚子里有素(数)”,可是大家都认为他悟了,如果这样也叫禅的话,他准备写《无禅论》,以免“枉费精神,磋跎岁月。不若宏一经一论,把本修行。庶他生后世,不失为佛法中人。。 大慧杲的学问不得了!譬如看《华严经》看到“十智同真”的境界,他立即写了一首偈子: 兔角龟毛眼里栽,铁山当面势崔巍; 东西南北无门入,旷劫无明当下灰。 世界上一切事情皆如梦幻空花。铁山一则形容釋迦牟尼佛修道的雪山,一则比喻达摩祖师面壁,当前一面屏风与外界隔绝了关系。“旷劫无明当下灰”也等于“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悟道的人也不过如此,一看悟道了!假使现在年轻人写出这么一首诗,我们一看,也以为真悟道了。 大慧杲当时这首偈子一写出来,大善知识洪觉范(著有《临济宗旨》等篇)当时五、六十岁,大慧杲二十岁出头。洪觉范一看大慧杲的诗偈说:“奇怪!我二十年用功,不过到这个境界。”洪觉范说大慧杲悟了,大慧杲抿着嘴笑,这样叫悟了,这个佛法骗人。 那个时候禅很流行,同现在一样,青蛙扑通一声跳下水就是禅,天地一沙鸥,是禅的境界,到处都懂禅。 当时有位守珣禅师刚悟道,呈偈给他的老师佛鉴禅师,而得到印可。这首偈子: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熳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但大慧杲的老师圆悟勤禅师就不太相信,他要勘验,就叫人把守珣找来,一齐游山,恰巧经过水潭旁边,突然一推,把守珣推下去,守珣掉进水潭冒出头来,圆悟勤就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潭深鱼聚。”“见后如何?”“树高招风。“见与未见时如何?”“伸脚在缩脚里。”圆悟勤这才大为称许。真悟了,就是这样。为什么这样整人呢?因为当时这一类人太多,一看文字,好象悟道了,但是文字不能骗人的,所以须加勘验。 如何是“言思道断”的境界?在教理上,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有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阿赖耶识本身就有“思”的作用,请问“思”怎么断?现代年轻人参话头参“念佛是谁”?有什么好参的!念佛是我。我是谁?我就是你,你是谁?你就是狗。狗是谁?狗就是我,一路转运来就是一句话:同体。那个不要参了! 真的话头在这里,阿赖耶识全体心识本身就有作意、触、受、想、思的作用。请问,阿赖耶识思路真断了就称为断灭见;如果不称为断灭见,那么阿赖耶识的“思”怎么断?这就是话头嘛!尤其现在青年,知识普及、逻辑训练好,应该从这个地方参话头。过去的话头:念佛是谁?狗子有没有佛性?管他狗有没佛性,反正送到香肉店都一样。话头也要跟着时代走,学问教育普及思想发达,话头正好在这里参。 怎么叫“言思道断”?五遍行的“思”必然存在一个功能,假使人没有思,除非白痴。不过这又是个问题,白痴有没有思?白痴没有反应,没有执著。但是白痴晓不晓得肚子饿?人生基本的东西,白痴还是知道,冷了会发抖,见闻觉知仍然有,那么,这个是“想”还是“思”?这些都是问题,科学时代正好参话头。现在时代还把话头摆在念佛是淮?狗子有没有佛性?唉呀!退回宋朝做人好了! 真悟道的人,第一、“言思道断”;第二、“境智齐泯”。问题来了,真悟道了,一切无境界,无智亦无得。有一个境界在,就离不开意识的形式;如果没有境界,绝对没有,那又成断见,大愚痴。如果有所知有所得呢?岂不落在妄想中!这是大话头,应该在这个话头上去参,如何是“言思道断,境智齐泯”? 接下来是讲实证功夫。真悟道的人,“人法俱空”,人空、法空。大家念佛打坐,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有没有做到人空?连身空都做不到,坐在那里两腿发麻,开始还满清净,后来是满“乱麻”,再到后来不是麻,光参腿痛好了!一分一秒地熬腿。我们连腿空都做不到,还妄谈人空?人空以后,还要法空。真证道的人的确是“人法俱空”,这个境界到达了,才称得上悟了一点。悟了以后,转过来“向众生三业之中,开佛知见”,然后可以允许“放旷任运”,这个才是菩萨境界,在众生身口意三业中处处行菩萨道,不必要一定出家或一定不出家;出家也好,不出家也好,都在身口意三业中行佛道,因此在这个时候才可以在众生三业之中开佛知见。 “就生死五阴之内,显大菩提”,如此,可以在生死中轮回五阴之内,显大慈悲、大菩提之行为 “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要想达到这个境界,他说佛经大乘经典了义经文,正好做为你修行的标准,做功夫的指导,为什么你不去研究? “实地知识堪作真归”,真正的大善知识就是佛。虽然我们没有亲见他,他的遗言遗教等经文还留在这里,为什么要堕在增上慢、我见中,不好好去研究经典?佛所讲的,都是实地所证的真知真识,是我们应该作为依归的所在。这是永明寿弹师说明不仅要功夫做到,教理也要通的重要性。“则了义金文可为绳墨,实地知识堪作真谛”,即宗教之理与修证宗旨相配合,如果真做到了,那么,接下来: 故得智炬增辉,照耀十方之际;心华发艳,荣敷法界之中。又若深达此宗,不收不摄,即想念而成智,当语默而冥真,出入之定难亲,忻厌之怀莫及。故云‘忻寂不当,放逸还非。’ 此处又可见永明寿禅师四六体对仗文句的文采。他说,教也通、宗也通,宗教的学理通了,配合修证的悟道,得道了,智慧象火炬一般光明,照耀十方。“心华发艳”,意解心开,全心如花绽开,“荣敷法界之中”,心花开敷,欣欣向荣,偏满法界。 再说,宗也通、教也通的人深达此宗,自然了解各宗各教最后的依归,没有差别了。“不收不摄”,收摄二字表示专门归列某一宗,例如研究净土的,只认净土的对,其它都错了,研究禅宗、天台宗、密宗的,也都抓到鸡毛当令箭。真深达此宗镜的人,就自然“不收不摄”在某一点上。 “即想念而成智”,悟了道,任何起心动念已不是妄念,而是智慧的运用。注意“即想念而成智”这句话!一般想与念都是妄想,妨碍正道,真正悟道的人,即妄心即般若,就是智慧。 “当语默而冥真”,不管开口讲话或默然不语,寂然在定,处处在真如境界中。 “出入之定难亲,忻厌之怀莫及”。一般人往往认为入定,得四禅八定成就就是道,不入就不是道。其实,定若有出入,那只是小乘境界、小乘功夫。就形而上的真如本体来说,定本来就无出也无入,既没有入世也没有出世,既无出家也无入家,即无所谓入定也无所谓出定,当体即是,无往而不是,所以说“出入之定难亲”,拿出定入定来说明道体,都是不对的。 “忻厌之怀莫及”,厌倦生死、六道,厌倦三界,欣乐跳出三界之外,讨厌下,喜欢上。有出世与入世、升华与堕落的差别,都还不是道的真正的境界,所以说“忻厌之怀莫及”。 故云:“忻寂不当,放逸还非”。厌喧,讨厌世间的吵闹烦恼,“忻寂”喜爱出世间的清净,这两者都落于边见。真悟道的人,忻寂与厌喧都是错误、偏差的。要两样都不著,无所著而生其心。 “放逸还非”,忻寂与厌喧都不对,但放任自然,不加检点,即落于放逸,那也不对。此中巧妙只有真正悟道的人可以知道。接着永明寿禅师引述李长者的《华严经论》。 如《华严论》云:普眼等诸菩萨,以出入三昧,不得见普贤三业及座境界故。 我们都晓得大乘佛教有四大菩萨代表学佛人四大威仪,也是四种见道境界。文殊菩萨代表智慧,所谓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他的座骑(即交通工具)是狮子,力大无穷,能破一切障碍,是百兽之王。慈悲心以观世音菩萨为代表,大悲观世音菩萨的座骑多了,我们在画像上可以看到其中一种,观音菩萨在大海中立在鳌头之上。鳌鱼是非龙非鱼,不是龙也不是普通的鱼,即非凡非圣,不是圣人也非凡夫,大海代表一切众生在苦海中。这就表示,只有观世音菩萨独立而不遗,在非凡非圣境界中渡一切众生。 大行普贤菩萨,大行即愿行,行和愿一样,只是稍有差别。拿现代观念来讲。“愿”是内在心理的思想、行为,“行”是由思想表达到外面的作为。实际上,愿就是行,行就是愿,愿、行是一贯而不可分的。大行普贤菩萨的座骑是白象。中国人喜欢拿骆驼或牛来比喻担负的责任重大,而印度人则以白象表达力大无比,负荷的责任最大。而用在佛经上,即表示修行者利益一切众生的重责大任的精神,他的行动是如此任重而道远。这就是普贤菩萨的精神。 《华严经》里有一位普眼菩萨,普眼就是代表眼睛能普照一切。有一次,普眼菩萨要找普贤菩萨究竟依住在什么境界?依据佛经教理,初地菩萨不晓得二地菩萨做些什么?换句话说,初禅定的人不晓得二禅定是什么境界,等于一年级学生不知道二年级学些什么?普眼菩萨有一天找普贤菩萨究竟在哪一种三昧出入?三昧即为正受,即生理与心理的正定觉受究竟在什么境界?找遍了,始终不得见普贤的身口意三业做些什么?他的身体做些什么事?嘴巴说些什么话?思想想些什么?普贤的三业当然做的是善业,但是那种境界普眼找不出来。 其实何必找菩萨的境界!大家有兄弟姐妹或最要好的朋友,他们坐在你身边,心里想什么你知不知道?同样的,凡夫与凡夫之间,也找不出对方的三业在做什么?菩萨境界也一样,“不得见普贤三业及座境界故”,座境界在哪里?不是说他的白象在哪里站着!而是说,他入定依住的座位,即立足点在何处?那么,要以什么方式来了解普贤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