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独特的观察视角:狗眼看世界
作者:王丽鹃
三、狗眼所闭:一个结局,多个问题
这篇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狗之间动人的情感,并对李小丽和大马两人感情的发展有着一个令人欣慰的预言。但结局却让人遗憾——狗死在了回家的路上。两个小人物,在“以城市精英为中心的现代世界中”⑥显然已失去了生存的空间。李小丽不是在对狗“儿子”喊着说“儿子,我们回农村去,这城里不是我们这样的人呆的地方”吗?但当“一家人”正要浩浩荡荡地回到农村的时候,意外发生了,“狗儿子”被疾驰的汽车轧死了。这样的结局是灰色的,预示着他们到农村去的希望的破灭,预示着他们将来生活的黯淡。在城里,他们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到农村,就能找到了小人物生活的世外桃源了吗?叙述主体的缺失,使主人公的命运缺少了一个具有独特视角的观察者、审视者和见证人,也使得本该继续下去的故事情节突然“断裂”,人物命运突然断裂。也许鬼金写到这里,已经无法预见李小丽、大马将来的命运了。李小丽是在农村无法生存的情况下来到城市讨生活的,但是她讨生活的方式与众不同,她不是作为城市农民工群体的一员,而是个人以别样的方式艰难的屈辱的生存。大马本不是农村出身的地道农民,他是一个因工伤残而被人遗弃的城里人。那么,这两个人物回到农村将以怎样的生活方式生存下来呢?鬼金无法给他们一个理想的出路,这样,故事的戛然而止就不可避免了。因此,对于一个故事叙述的主人公来说,狗的死让人感到遗憾,但对于小说全篇的构思来说,这也许是一个最符合生活逻辑和生活情理的安排——“儿子”死了,“两个叫我儿子的人”生活的希望在哪里?这里有现实生存的问题,也有李小丽们个人的问题,牵涉到生存、个人、社会等诸多层面的问题。鬼金以狗眼显现了底层边缘人确乎存在又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和生活内涵,体现了一个作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王丽鹃,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① 鬼金:《两个叫我儿子的人》,《作品与争鸣》,2008(3),文中关于原作的引文皆出于此。
② 田永元:《梳理的艺术》,《鸭绿江》,2007(12)。
③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文艺月报》,1957(5)。
④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一文的自我批判提纲》,《文艺研究》,1980(3)。
⑤ 刘思谦:《向“人学”攀登——谈刘心武的小说创作》,《文学梦寻》,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⑥ 李云雷:《狗眼中的人情美》,《作品与争鸣》,2008(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