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从歇后语看群众对《三国演义》的接受与理解

作者:杨敬民




   关键词:歇后语三国故事思想倾向形象塑造情节概括
   摘 要:本文通过对以三国人物、事件为喻体的歇后语的整理,从一个角度去认识《三国演义》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人物塑造的得失以及故事情节在歇后语中的概括与总结,进而从一个角度了解群众对《三国演义》的接受与理解。
  
   歇后语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轻松活泼、幽默俏皮的特点,又称为俏皮话。是由喻体和解体连缀而成的定型的趣味语言。喻体起到比喻、引子的功能,近似于谜面,解体则起到说明、注释的功能,近似于谜底,常常借助于音同或音近,谐音双关。笔者无意于歇后语在民俗学、语言学层面的研究,只是有一种深切的感受,那就是就《三国演义》的影响而言,人们更多地是从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去探究,从民间信仰、社会文化的角度去认识。可是,有这样一个事实却值得思考,即随着三国故事的广泛流传,广大群众对三国故事熟烂于胸,了如指掌,他们以歇后语这一民间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对三国故事进行概括和总结,这些以三国故事为喻体的歇后语数量虽然不多,但却是不容忽视的存在。群众信手拈来便可以灵活幽默地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语言交际中,既发挥其俏皮话的独有特点,也凝炼概括了三国故事,让我们看到三国故事在群众心中的接受情况,从一个侧面了解群众对三国故事的理解。
  
   一、通过歇后语看《三国演义》的尊刘抑曹倾向
  
   《三国演义》中存在着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在其成书的历程中,民间群众与上层文人当中都存在着这样一种思想倾向。《东坡志林》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金元明时期的三国故事戏,半数以上以蜀汉人物为中心,让我们看到群众对蜀汉集团及人物的认可,对曹魏政权的否定。在史家帝魏伪蜀或帝蜀伪魏的争论中,最后也由南宋朱熹将尊刘抑曹倾向给予确定并强化,从此统一到帝蜀伪魏的结论上来。这种倾向随着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民族矛盾的激化而得到了最终确定。群众在三国故事的接受过程中,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歇后语是否也存在这种尊刘抑曹的倾向呢?笔者根据能够查阅到的有关歇后语的书籍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到群众在创作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歇后语时,更多关注的是蜀汉人物。其所集中关注的人物形象,恰恰是《三国演义》中所着力表现的弘毅宽厚的刘备、义勇双全的关羽、骁勇有谋的张飞和忠智雅化身的诸葛亮。姑且不论是否是理解认识的偏差,单就小说中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与歇后语中表现的人物的一致性,就足以见其影响力。在歇后语中,刘备与孔明之间仁君贤相的关系得到了认可,“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关羽顾念情义、张飞的爽直性格等也得到了反映。以曹操为对象加以表述的歇后语亦占有较大的比重,歇后语更多的是以曹操败绩和反映其狠毒的性格的内容为喻体的。如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情节,是《三国演义》中对其“宁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人生哲学的最好诠释。曹操杀吕伯奢家人,是法外人的恐慌心理造成的误杀,尚有情可原,但当情节发展到其杀害吕伯奢时,则是其恶之极的表现。群众以“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作为歇后语。曹操与马超渭桥交锋割须弃袍、与张绣作战的宛城之败、火烧赤壁之败走华容道,在歇后语中均有所表现。让我们看到曹操这一艺术形象,作为毛宗岗所评的“古今来奸雄中第一奇人”在群众的心目中也是否定讽刺的对象。群众在接受的过程中被曹操的阴险狠毒、奸诈为主导的性格所吸引,因其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而将其作为讽刺否定的对象。小说所极力刻画的人物形象所表达的思想倾向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与接受,但这种接受是片面的,让我们看到群众对文学人物的评价是以道德评价为第一,历史功业评价为第二的。在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的背离中,历史人物曹操形象被扭曲,这虽然是其个人之不幸,但却是文学之大幸,使得文学形象之曹操得以不朽。
  
   二.通过歇后语看《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得失
  
   《三国演义》全书写了四百多个人物,这些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采用了典型化、类型化的方法,将人物形象的某一方面性格推向一种极致。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表现手法无疑强化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这一类形象深深地扎根于读者的头脑之中。但正是因为小说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也造成其人物塑造的偏颇。如为了表现刘备的仁厚,而将显示其枭雄性格的内容移花接木,如鞭督邮、斩蔡阳情节移接给了张飞、关羽。这一点从《三国志通俗演义》到毛氏父子整理的《三国演义》成书流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所以出现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不足。我们通过歇后语恰恰能够了解到《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得失。群众在接受三国故事的过程中,他们虽然没有去理性地进行艺术分析,但却通过歇后语表达了他们对三国人物的评价与褒贬。《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作者所要极力刻画的“仁君”形象,“宽仁忠”是其主要特点,在他的身上更多体现的是儒家“仁政王道”的理想,民心向背是其施政首先考虑的问题。但是歇后语中的刘备形象却不是《三国演义》的作者所预期的形象。如“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的仁厚,在群众看来是软弱,是虚情假意,这恰恰说明“欲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的这一论断。让我们反思艺术创作的内在规律,并不是由创作者的良好愿望所能左右的。群众有自己的评价准则,所以一味仁厚而缺少性格变化的刘备在群众的接受过程中是那样的缺乏感动人心的力量。“仁厚”被理解为“懦弱无能”,“以信义著于当年”的刘备则更多让群众理解为虚情假意、耍赖皮。当然,我们通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的塑造,也能看出群众对三国人物的认可。让我们看到《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人物的主导性格,但在塑造过程中不是简单化地处理,注重展现人物性格的多个方面,这种表现方法在歇后语中得到了验证。虽然《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存在着不足,但其人物塑造并非简单地处理,作者也注意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通过歇后语可以看到群众对关云长义勇重情义的肯定,对其义气的肯定,恰能说明关羽形象所表现的“义”,一方面作为上层道德范畴宗法的一面,另一方面,见其来自下层的“民本”的特征。群众肯定了这一带有矛盾特征的“义”。同时,群众也通过歇后语,对关羽刚愎、骄傲予以否定。对张飞形象则强调了其粗中有细、勇往直前的英雄性格,虽然涉及张飞的歇后语多与三国故事无涉,但却是三国故事中张飞性格的延伸与再创造,所涉及到的歇后语与《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格保持了一致性,并没有发生偏离。此外,歇后语对诸葛亮用兵如神的智者形象也是肯定的。
  
   三、通过歇后语看群众对《三国演义》情节的总结
  
   群众对其喜闻乐见的“三国故事”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以简短精炼的歇后语表达了他们对三国故事的认识和理解。这种提炼和总结虽不如专家学者研究的富于思辨和理性,却是一针见血,直接反映出事情的本质,具有启迪性的作用。如:“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对应《七星坛诸葛祭风》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在小说中诸葛亮自称:通晓奇门遁甲天书,“上可以呼风唤雨,役鬼驱神;中可以布阵排兵,安民定国;下可以驱吉避凶,全身远害。”建议周瑜筑七星坛借东风,以成大事。诸葛亮身披道衣,散发跣足。周瑜骇称:“此人夺天地造化之功,有鬼神不测之术”,当曹操得知东南风起:“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而群众在总结这一情节时,指出是诸葛亮巧用了天时,应该说是符合实际的。又如“马谡用兵——言过其实”,“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等。群众把这些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使之成为口头的俏皮话,当然这一工作是建立在群众对三国故事的熟悉掌握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以三国故事为题材内容进行创作的歇后语巧妙运用了大家熟知的内容,以故事总结的形式或是谐音双关的形式引出歇后语的借体。笔者认为诸如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蒋干盗书这一类于史无征的故事来自于民间,经过作者的艺术创作成为三国故事的有机整体,又经过群众的再创作而又回到民间成为歇后语所表现的内容,客观起到了深化群众对三国故事和人物的理解的作用,琅琅上口的歇后语使其所包含的三国故事留存于群众的记忆之中。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杨敬民,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