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潜气内转,哀感顽艳
作者:李惠玲 黎德锐
如《莺啼序•前题用梦窗韵》:
庭槐乍擎翠葆,罨斜阳似水。送流景、料得江亭,茜霞飘尽藤蕊。暮云外、垂杨自碧,柔丝肯系欢尘坠。近高城、一抹烟芜,澹入吟思。帘箔风微,燕莺未老,泥天涯客子。恁辜负、如画西山,俊游期我不至。问谁消、登临胜日,尽幽梦、鞭丝遥指。对菱花、无奈缠绵,浅颦深意。琼箫影事,画角边愁,几暗萦寤寐。堪更凭、碧阑天半,按谱宫羽,有恨江山,那禁清泪。觚棱望极,沧洲思渺,清歌不度浮云北,甚琴尊、消得人憔悴。红牙怨曲,无端却付何戡,惹愁鬓丝风里。黄尘紫陌,浪蕊倡条,任剪红刻翠。问甚日、清游能续,烂醉休辞,彩袖当筵,不须扶起。长笺换日,轻罗消暑,凫潭葭苇秋信蚤,莫商音、更入新词倚。青山吟眺年年,只恐愁痕,暗生凤纸。
“前题”指的是《采绿吟》所题“乙未五月,梦湘、子苾、半塘,两集江亭联句,乐甚。余以姬人病,不克赴……”乙未,即公元一八九五年。是年五月,友人王以敏(字梦湘)、张祥龄(字子苾)和王鹏运(号半塘)两聚江亭,蕙风因继室卜娱生病,不能赴约,故写词传恨。此词上片起兴,引出无限感慨。起句“庭槐乍擎翠葆,罨斜阳似水”便笼罩全篇,引起淡淡的愁绪。接着,由眼前景料想江亭之景,“茜霞飘尽藤蕊”言春已尽,一切都无法阻止。“暮云外、垂杨自碧,柔丝肯系欢尘坠”言垂杨自碧,欢尘已坠,是虚境也是实景,一一如在目前,牵动诗人情思。整片如梦似幻,令人凄然心伤。二片叙事,写客游京城,正无奈感伤,恰友朋相邀清游,但因卜娱生病而不能前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继室的深情。三片深进一层,写对国事的隐忧。此片亦层层深入,由“画角边愁”到“有恨江山,那禁清泪”、“ 觚棱望极,沧洲思渺”,最后用唐代何戡的典故借指遭遇乱世的哀愁,曲折传情。此词写于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即公元一八九五年。是年四月,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引起国人的愤怒。五月,康有为、梁启超等“公车上书”,反对签订《马关条约》。清政府处于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之中,衰败之势令人痛心。末片“问甚日、清游能续”紧接二片“俊游期我不至”而言,词人对国事、前途、命运思考的结果是“烂醉休辞,彩袖当筵,不须扶起”,很有晏几道“欲将沉醉换悲凉”的味道。“长笺换日”“更入新词倚”,表现了生当末世大多数文人雅士的典型心态:无力改变现实,只能把幽愤付诸浅斟低吟。“青山吟眺年年,只恐愁痕,暗生凤纸”,结句言有尽而意无穷。全词由清游而论及国事,以丽词写哀心,尤见厚重之处。
《莺啼序•题王定甫师〈嬃砧课诵图〉》亦是蕙风值得一提的佳篇。此词由读王拯(字定甫)《嬃砧课诵图》而枨触乡愁,引起对亡姐的深切怀念及对国家衰亡的无尽哀痛。真可谓“亡国之音哀以思”。在写法上,此词善用转折,所谓“潜气内转”是也。上片由实而虚,一会写定甫姊,一会是屈子姊,“便兰骚、能貌婵媛,未抵情至”两句本欲喷薄而出,但二片过片“垂老侯芭,载酒记省,怅华年逝水”将之弱化,转入思索与回忆中。三片承接而下,重点写乡愁、国恨,把悲愤推向高潮。末片由定甫姊弟事自然转入对自己早逝仲姊的怀念。“此恨生离,未应得似”,“羁孤易感,情亲难再”,“况山河、风景而今异”几句更是家事、国事缠绕,突显个人命运、国家前途的悲哀,最后以“填胸事往休论”化之。
除此之外,《莺啼序》(城阴万丝瘦柳),《莺啼序》(湖天听鹂载酒)和《莺啼序•拟赠彩云》等篇,亦写得哀艳动人,委婉层深,当属“哀感顽艳”之作。
龙榆生谈蕙风词:“综览全词,似多偏于凄艳一路,而少苍凉激壮之音。”综观其《莺啼序》,词中无数丽字,伤时涕泪,潜气内转,哀感顽艳。
蕙风词之所以具有“潜气内转”的艺术特色与“哀感顽艳”的艺术魅力,应与以下三点有密切关联。首先,与蕙风重视布局和用笔的自觉意识有关。《蕙风词话》卷一云:“作词须知暗字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惠之笔能胜任也”,“词贵意多,一句之中,意亦忌复”。其次蕙风强调对“真”的追求。他认为词中“真字是词骨”,而且上文已引他对“哀感顽艳”之“顽”的解释,融“重”与“大”于“拙”中,而归于一“真”字。再次,蕙风极端推崇梦窗词。《蕙风词话》卷二:“重者,沈著之谓,在气格,不在字句,于梦窗词庶几见之。”蕙风推崇“重、拙、大”之旨,认为梦窗词是其审美范畴的典范之作。“其(梦窗)至高至精处,虽拟议形容之,未易得其神似。颖慧之士,束发操觚,勿轻言学梦窗也。”“非绝顶聪明,勿学梦窗。”蕙风把梦窗词置于极高的地位,并反复申述非聪明,不要学梦窗,即使聪明人,也不要轻言学梦窗。而仅从蕙风的几首《莺啼序》中,我们可以看出蕙风可谓善学梦窗而得其精髓者,蕙风无愧为聪明之士也。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李惠玲(1973- ),广西桂平人,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玉林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古代诗文和诗文批评;黎德锐(1953- ),广西桂平人,玉林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和写作。
①除总集外,其他散见各种选本、别集的《莺啼序》词笔者没有进行统计,如赵闻礼所辑《阳春白雪》中,高似孙、徐宝之均有《莺啼序》,但未收入《全宋词》中。
参考文献:
[1]迟宝东.谭献的词学思想[J].南开学报,2005(6).
[2]谭献评.词辨[A].清人选评词集三种[C].济南.齐鲁书社,1988.
[3]谭献.箧中词[M].光绪八年刻本.
[4]吴梅.乐府指迷笺释序[A]. 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A]. 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6]屈兴国.蕙风词话辑注[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7]刘永济.词论(卷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徐轨.词苑丛谈(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四三三 词曲类).
[9]冯金伯辑.词苑萃编[A].唐圭璋.词话丛编[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全闽诗话(卷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四二五 诗文评类).
[11]朱彝尊.曝书亭集(卷三十八).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二五七别集类).
[12]赵尊岳.明词提要(48种)•道援词一卷.惜阴堂汇刻本.
[13]潘慎.词律辞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
[14]沈雄.古今词话•词品[A].唐圭璋.词话丛编(一)[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5]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九,集部五十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16]田玉琪.词调《莺啼序》小考[J].文学遗产,2003(4).
[17]左洪涛.《莺啼序》词调新考[J].中国韵文学刊,2005(4).
[18]吴战垒.吴文英词欣赏•前言.巴蜀书社,1999.
[19]况周颐.蕙风丛书.上海中国书店,1925.
[20]晏几道.阮郎归.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65.
[21]龙榆生.清季四大词人.龙榆生词学论文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