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论鲁迅小说与古代小品关系

作者:邱雪松 李定春




  鲁迅对于“小品笔法”的理解同样深刻。在中国古代小品中,笔记小品和笔记体小说是其中比较发达的一支,“小品笔法”在这两种文体中表现最为明显。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与其前后》和相关文章对此有深入分析,他对此类文体写作的代表《世说新语》的评价最高,认为该书达到了使“魏晋人的豪放潇洒的风姿,也仿佛在眼前浮动”。因此即使主张少看甚至不看古书,鲁迅在为好友许寿裳的儿子开的书单中仍然写有《世说新语》,可见他对这类古人笔记的重视。他评价《世说新语》特点即在于“常以寥寥数言,立致通显”。真正把“小品笔法”和鲁迅的小说创作勾连起来的是“白描”。“白描”本来是中国古代画论用语,后来引入到了中国小说创作方法论中。鲁迅一向主张小说写作中要使用白描,即“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可以看到,无论是对于创作者的要求还是要达到的目的,鲁迅提到的“白描”和要求“小摘短拈,冷提忙点”的“小品笔法”都是相约相通的。
  可以看到,在对于“小品”的定位上,鲁迅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人的理解,反对严格的文体分类,持一种宽泛的“小品”观念。而“小品笔法”通过“白描”,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到鲁迅的小说写作则是他长久涉猎古代小品的结果。
  
  三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共有小说二十五篇,这二十五篇小说大致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那种呈现一种散文化的结构,叙述笔调极其缓慢,故事内容和作者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参照对读的作品,这方面的代表是《一件小事》《故乡》《社戏》及《在酒楼上》等等,这种类型的小说在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中尤为多见。二十年代成仿吾在《〈呐喊〉的评论》中认为这类小说应该算作散文而不是小说,这种看法一直持续到了八十年代,还有人认为应该把此类小说归到随笔、速写一类的散文体裁中去。这些小说之所以客观上给人造成阅读散文的体验是因为鲁迅开始小说写作,虽然说是遵从将令,但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个人感受和体验之于小说写作中,加上他并不严格遵守所谓的文体界限,他的这些小说其实很大程度上抒写的是个人心志,而这样一种舒缓的叙述节奏正是古人散文的追求。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认为自己的作品“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他的这番自谦之词中也有对于自己作品不能简单划归某类文体而具有文体超越性的一种自信。因此如果持一种宽泛的观点,把这些小说定义为是个人的抒情言志小品是并不为过的。
  除了这些小说,在这两小说集中其他那些完全可做现代小说观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到正是源于“小品笔法”的自觉运用,使鲁迅得以用极为俭省的几个字词就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如代表作《孔乙己》,作者用“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一句话就把孔乙己自命读书人却无法也不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接纳,但又耻与下层为伍的尴尬地位凸现出来。鲁迅还通过对孔乙己动作的集中描写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例如在遭到短衣帮嘲笑的时候,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付账,作者通过这个“排”字就把孔乙己维护自己读书人虚弱自尊的举动表达的十分透彻。以小见大的“小品笔法”最明显的体现是在对眼睛的刻画上。清朝人廖燕提到过“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矣”。对此观点,鲁迅是极为认同的。他说过“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极对的,倘若画了全副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直,也毫无意思”。鲁迅的小说《祝福》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代表。鲁迅写到祥林嫂初次跑出婆家做工时“只是顺着眼”的一个农妇。当她经历再嫁后的丧父失子,再次来到鲁镇已变得“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当祥林嫂被柳妈说因为再嫁会被锯身时“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她去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但她还是不被身边的人认同,“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终于“我”看到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眼睛的变化其实早已预示着她的结局。鲁迅通过对祥林嫂不同时期“眼”的描写,使读者感受祥林嫂的沉重压力下的扭曲变形,最终走上死亡之路的必然命运。
  虽然鲁迅并没有明确承认过中国古代小品对于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但《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里集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和农民,之所以能够各有神采,避免了人物刻画的类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正是这种引小品入小说,潜意识地应用“小品笔法”,使得鲁迅往往能够以细节勾勒出一个人物特有的精神,使得笔下人物各具特点,也借此奠定了鲁迅小说的成熟地位。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看到鲁迅的小说创作正是因为深得古代小品的精髓,跨越了现代小说的狭窄范围,所以一出手就奠定了鲁迅的地位。因此我们的研究不应该单纯强调鲁迅由于受了西方现代小说影响,才开始创立中国现代小说的体例,还应该注意到他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吸收和转化,这也是今后研究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邱雪松(1981-),四川古蔺人,华东师范大学2006级中文系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李定春,湖南人,湖南湘南文学院教师,苏州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小说。
  
  ① 相关研究可参见吴承学:《晚明小品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赵伯陶:《明清小品:个性天趣的显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罗筠筠:《灵与趣的意境——晚明小品文美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 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7:62.
  [3] 刘义庆撰,刘孝标注,朱铸禹汇校集注.世说新语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203.
  [4] 任继愈选编,李富华校注.佛教经籍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73.
  [5] 欧明俊.现代小品理论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2005:19.
  [6] 王思任撰著,阿英校点.王季重十种[M].上海:贝叶山房,民国25(1936):3.
  [7] 周作人,周建人著.年少沧桑——兄弟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36.
  [8] 鲁迅.鲁迅全集[M].第5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99.
  [9] 鲁迅.鲁迅全集[M].第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0] 鲁迅:鲁迅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42.
  [11] 廖燕著,林子雄点校.廖燕全集(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