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含泪的微笑

作者:苏文兰




  刘杰是老刘婆子的大儿子,也是一个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刘杰天生呆傻,三句话之内你听不出他的智障,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但三句话之后,就进入了非人境界,他会完全沉浸在他的特异世界中,不被常人所理解。刘杰虽呆傻,却异常可爱,是父母心中的安慰,因为与他不学好的弟弟相比,刘杰简单、纯真得多。每到过年,大年初一早上,刘杰总是穿戴一新,第一个到邻居家拜年,很温和也很有礼貌,深得大家的喜爱。他父母也曾试图让他上学,但他对老师说:“我是傻子,我跟孔庆东一块来上学。”由于智障太厉害,他上学的愿望只能放弃。在一个雪花飞舞的早晨,“我”陶醉在漫天飞雪的美妙景致中,刘杰的一句话让我产生了无限的感慨,他说:“我要是不傻该多好啊!” 刘杰令人心酸的话语,实际带着作家一种深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因为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可知的命运,人人都必须正视它、面对它,也必须去承担相应的痛苦,其他别无选择。因此坚强地快乐地活下去,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
  
  三、特异的艺术表现手法
  
  好的内容离不开好的形式,对于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表现一个家庭的命运,作者的苦心是可以看到的。既不能太琐碎,否则会让读者只知一斑而没有全貌,又不能不具体,否则会流于空泛。在写作手法上,作者表现得相当出色。
  首先是独特的叙事结构。作品叙事结构一目了然,高度概括总结了老刘家的三个突出特点,并由此展开详尽的说明。“全家五口人,没有一个身高超过一米六的”,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好奇心的牵引之下,逐渐走进了老刘家的世界,也逐渐走进了作者精心设计的格局之中。随着作者趣味性的叙述,身高的问题固然成为老刘家的硬伤,尤其在邻居纠纷中成为最大的弱势和被攻击的对象,但老刘家所有人表现出的坦然和从容,又使你深感他们的顶天立地,他们的不可侵犯。由“大小事情,均由妇女当家做主”巧妙引出了老刘家的所有家庭成员,从而人物的命运和性格在喜剧性的描述中展开。作为文章的结尾,作者试图说明不良的卫生习惯是导致老刘一家人身体状况差的罪魁之一。文章的最后交待了老刘婆子一家四口人的陆续去世以及树枝的远嫁,说明老刘家已经不复存在了。文章从家族史的角度完成了对一个普通家庭的追忆,结构简洁、清晰,情节朴素、生动,体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饮一杯香茗,绵长而回味无穷。
  其次独具特色的幽默语言。“故言语者,文章神明枢机。”⑤ 孔庆东的语言一向以幽默见长,学界誉之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 “北大的马克•吐温”。《老刘家》同样展示了孔庆东的幽默才情,作者通过善意的、非讽刺性的调侃,透露出了对邻人的怀念和对过去时光的默默眷恋。作者以他超凡的驾驭文字的能力,精心描述了几段极具幽默气息的生活片断,可谓是妙语连珠、字字珠玑。“他们家按身高可以分为三个梯队。老刘头和他的二儿子刘波将近一米六,属于家里的‘堂堂七尺男儿’,或者叫‘上层建筑’。老刘婆子和女儿树枝大概有一米五,属于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大儿子刘杰则只有一米四,属于‘天塌下来自有高个子顶着’的一代怪杰。”⑥“老刘家的第二个特点是阴盛阳衰,乾纲不振,大小事情,均由妇女当家做主。男性总人数虽超过女性百分之五十,但平均身高并不占上风,更加上大儿子刘杰天生呆傻,所以从我记事起,他们家就是母系社会。”⑦这两段精彩的白描,加上比喻、夸张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老刘一家的形象立刻跃然纸上。还有老财迷他妈和老刘头吵架一段、“我”听大傻子刘波讲“科幻”电影一段、“我”和刘二学“二指禅”苦练偷窃基本功一段、民警小李为大家安排外宾来访时的注意事项一段,在作者生花妙笔的渲染之下,生动形象、妙趣横生,产生了离奇的喜剧效果。令人深有感触,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
  生猛的孔庆东用一颗太软的心,书写了一个特定家庭的生存状况。独特的语言令人手不释卷,但忍俊不禁的笑过之后,心中的沉重却有增无减,我们或感慨人生的平凡,或感慨命运的无常。其实老刘一家就是中国百姓的大多数,他们虽然卑微且不幸,但却以他们认为最好的方式坚强地活着,“打掉牙往肚里吞”,这是最令人感动的地方。透过孔庆东幽默风趣的表达,其实背后隐藏着的是一颗抽紧了的心和含泪的双眸,这也许是作品耐人寻味、令人深思的根源。眼泪是我们的理性和良心,作者没有泯灭的同情心是可贵的社会良知,是我们保持人类精神的清醒剂,嬉笑怒骂则使冷峻的现实变得可亲可近,这种话语方式也许正是现代作家孔庆东被雅俗共赏的缘由。但愿现代的作品中多一些含泪的笑,多一些深刻的见解和对现实的解剖。
  (责任编辑:吕晓东)
  
  作者简介:苏文兰(1969- ),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影视文学。
  
  ①②③⑥⑦ 孔庆东: 《口号万岁》:北大醉侠的闲言妙语,北京: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代序,第4页,第47页,第48页,第45页,第46页。
  ④ [英]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⑤ [梁]刘勰原著,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