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汪曾祺的雅:从“生活政治学”到“生活美学”

作者:张志平




  
  三
  
  一九八七年九月,汪曾祺应聂华苓夫妇之邀赴美国爱荷华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国际写作计划(Program)。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期间,他使出浑身解数,向中外文化名流充分展示了他在诗、书、画方面的造诣,充分展示了他久受压抑、处于遮蔽状态的性格气质的风采,充分展示了他独具的“生活美学”的魅力,让他们充分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他亲手做的卤鸡蛋、拌芹菜、白菜丸子汤、水煮牛肉等家常菜,使品尝者大开眼界、赞不绝口。台湾诗人郑愁予等人十分称羡他的Taste,感觉细腻的众多女士格外青睐他雍容典雅、蕴藉洒脱的气度。聂华苓对他说:“你真是非常可爱”,“老中青三代女人都喜欢你”。汪曾祺虽已六十七岁,当此情景,他仍有点心猿意马。他在一九八七年十月二十日致夫人施松卿的信中坦言:“不知道为什么,女人都喜欢我。真是怪事。……当然,我不致晕头转向。我会提醒我自己。”[12]美国三个月之行,是汪曾祺一生中所度过的最风光的日子!他离开美国前夕,读了一些海外华人的作品,因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他感到非常吃力。从这一件事,他不仅确证了自己的个体性,而且确证了自己的独特魅力。他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七日致夫人施松卿的信中颇为自负地说:“我才知道,我是多么‘中国的’。我使这些人倾倒的,大概也是这一点。”[13]
  许多人谈论过汪曾祺的雅,剧作家沙叶新谈得最好、最精彩。他说:“在当代作家中,我最爱读汪曾祺的小说。他的小说(包括他的散文)可以称之为‘文化小说’,字里行间有书香味,有江南的泥土芳香。你总觉得他的小说是用毛笔写的,而且是竖写的,写在毛边纸上的。……一九八五年我有幸与汪曾祺一同访问香港,他貌不惊人,朴实得像旧书店的老营业员,但一开口就是文化。文如其人,他的小说就像他人那样不骄矜,不卖弄,有风韵,有品味。”[14]沙叶新的感觉是可信的,汪曾祺的雅是令人神往的。他终生都在追求博雅渊深的人生修为和高雅精致的生活品味,他把雅渗透、融化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和文艺实践中。他的雅体现于其“生活政治学”,更体现于其“生活美学”。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张志平,文学博士,云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① 汪曾祺:《博雅》,《北京晚报》,1986年8月25日。
  ② 汪曾祺:《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小说回顾》,《小说月报》1994年第3期。
  ③ 汪曾祺:《富贵闲人,风雅盟主——企业家我对你说》,《汪曾祺全集》第6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16页。
  ④ 汪曾祺:《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当代才子书〉序》,《当代作家》1997年第3期。
  ⑤⑥ 胡河清:《〈灵地的缅想〉自序》,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⑦ 参见陈徒手:《人有病 天知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页。
  ⑧ 汪曾祺:《遥寄爱荷华》,《中华儿女》1992年第2期。
  ⑨ 汪曾祺:《家常酒菜》,《中国烹饪》1988年第6期。
  ⑩ 汪曾祺:《〈知味集〉征稿小启(代序)》,《中国烹饪》1990年第8期。
  [11]汪朗等:《老头儿汪曾祺——我们眼中的父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页。
  [12][13] 参见《汪曾祺全集》第8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 参见陆建华:《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