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乔伊斯短篇小说《偶遇》的多重意蕴

作者:聂 薇




  如果说故事中马霍尼代表的是实用、实际、简单、无忧、坦白、笃定、野蛮的自然的人生,那么我们的主人公是浪漫、优柔、脆弱、矛盾的教育和文明的产物。文明的社会对文明和教育的推崇和鼓吹使年轻的艺术家乔伊斯充满内心的挣扎,他早已意识到,“他和这老头的共同点,还比他和史坦尼斯劳斯及其他同学的相似出来得多”。《偶遇》不只是传达了对浪漫旅程的幻灭,而是对西方文明体系和教育的失望,似乎草莽的、简单的、实在的行动者才有可能解救社会,这是《偶遇》不同于《都柏林人》短篇小说集中其他故事的地方 —— 男孩的顿悟有一丝积极的因素,并非一切都“瘫痪”了。《偶遇》是乔伊斯对自我的解构,对爱尔兰和英国社会和教育的解构,对于重建他是迷茫和矛盾了。正如多年以来,乔伊斯频频求助于弟弟史坦尼斯劳斯以获得经济上、物质上和劳力上等实际的帮助,有时候,他痛苦于自己的无能和伸手,有时候他又觉得弟弟应该牺牲自己来成就哥哥的天才。这一切使得乔伊斯对《偶遇》情有独钟,故事里敏感、浪漫的男孩似乎长大后就成了《都柏林人》中另外两篇颇具分量的小说的主人公,《一朵浮云》中的失意的小钱德勒和《死者》中的做着体面的教授却在晚会上频频遭受打击的加布里埃尔,或者他就是青年艺术家斯蒂芬和一天中走完一生旅程的布鲁姆。
  尽管《偶遇》缺乏乔伊斯经典作品《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的恢宏气势,但是它一块璞玉,乔伊斯用它补充、抛光、锻造以打造出精美的极品。《偶遇》中呈现的怀疑、否定和思考有着处女作特有的艺术感染力,是“心灵世界的初创阶段,它显示出创造力的自由状态”。
  (责任编辑:水 涓)
  作者简介:聂 薇,湖北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级英美文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① 《都柏林人》的出版历经坎坷。1904年乔伊斯完成了《都柏林人》的创作,1906年伦敦出版商Grant Richards 接受了《都柏林人》的书稿,但直到1914年小说集才正式出版。期间乔伊斯多次就几篇小说的内容和Grant Richards “交涉”,特别是就《偶遇》这一篇。因为文中的道德问题,出版商要求删除,或者乔伊斯交一笔款项给银行,以补偿出版小说集可能造成的损失,乔伊斯同意适当的妥协但拒绝交款,最后还要求撤回稿子。就《偶遇》出版的具体谈判请参考 “The Evidence of Letter”. Robert Scholes and A. Walton Litz. (Ed.) Dubliners: Text, Criticism, and Notes. Penguin Books, 1982.
  ② 詹姆斯•乔伊斯:《都柏林人》,孙梁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本文对《偶遇》原文引用皆出自此书,不再另注页码。
  
  参考文献:
  [1] 李维屏.论《都柏林人》中的“精神顿悟”.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J],1996年第3期.
  [2] 加斯特•安德森. 《乔伊斯》[M]. 白裕承译.百家出版社,2001年.
  [3] 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M].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