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伤逝》:一部探索人性的现代主义力作

作者:谢 稚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③,而人生有价值的东西,就是人的存在,毁灭首先是人的生命的逝去,这种逝去是人生时刻在发生的生命现象,毁灭性就是人生的本态。叔本华也认为,悲剧以“表出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是在我们面前演出人类难以形容的痛苦、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着人的偶然性的统治,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陷;(而这一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此中重要的暗示在,即暗示着宇宙和人生的本来性质”④。鲁迅在《伤逝》中,通过表现美好生命和美好爱情的毁灭,展示两个青年“有价值的”觉醒和反抗,最后彷徨于无路这一悲剧性结局,流露出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对迫害年轻生命的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从而在这种必然毁灭的悲剧命运中探寻着人生的意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作品通过描写涓生在恋爱中对子君的热烈追求,同居期间对子君逐渐冷淡,爱情之火熄灭后面对无爱的婚姻的无奈和痛苦,为“求生”而把子君推向绝境的冷酷,着重描写了他在“无爱的婚姻”中精神上的痛苦以及面对子君死亡所受到的巨大良心谴责和深重的忏悔,深刻地表现了“五四”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绝望的心路历程。鲁迅准确地揭示出他们在希望中觉醒,又在觉醒中面临无路可走,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在希望中徘徊,在绝望中挣扎,在虚妄中反抗,反抗没有希望的“虚望”,最终无所归依的精神命运,从而把人性的悲剧提升到人类生存的总体背景上来把握,表现了人生的绝望和悲哀,寂寞与孤独,展现了“五四”时期探求人生道路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灵魂和精神世界,使作品的主题得以更深刻的显现。
  作品通过对人的灵魂、人性和精神世界的剖析,对人性中“痼疾”的批判,不仅揭示出“五四”退潮后青年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还使当时的“觉醒者”从涓生子君身上照见自己精神世界中的弱点,促使他们勇于解剖自己,追求健全的人格和理想的人性,在黑暗的社会现实中探求新的人生之路。这一主题的思想价值还在于作品有预见性地揭示了个人主义思想的弊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个人主义思想中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清楚地显露出来,如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的发展与全民族、社会乃至人类的进步已成为严峻的现实问题,鲁迅在《伤逝》中用涓生个人主义的人生追求在这方面做了超前性的探索,表现了鲁迅对个体的人乃至整个人类命运的关注。我们审视自己的灵魂,不难找到涓生的卑怯、自私,也不难发现子君的怯弱,这种精神上的“痼疾”严重阻碍着中国青年一代的成长和发展,而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青年的素质关系到整个民族、整个国家的命运,因此,“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把道德的“真”与思想的“独”结合起来,去掉精神世界中的“痼疾”,使中国青年树立现代人格,转变为“世界人”、“真的人”,中国人才不会“失了世界”,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伤逝》向“人之内”的深入挖掘极大地增进了主题思想的深度,鲁迅在进行思想文化启蒙的同时,没有忽略对人的内心矛盾的剖析,对人的思想意识深层的展示使小说具有了现代意义。而同时期的庐隐的《海滨故人》、冯沅君的《隔绝》《旅行》等小说在对人性的表现方面尚未达到鲁迅的高度,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多半是作家心灵的直观外化,缺乏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的理性思考和分析。但写于《伤逝》之后的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则比较深刻地表现了“五四”落潮后觉醒的知识女性灵魂深处的痛苦挣扎与反抗,展示了成熟女性内心世界的多重纠葛,并对这种精神状态的社会根源进行了剖析,反映了“五四”时期获得个性解放的青年在革命低潮中寻觅人生的意义而又彷徨无助的精神状况。从莎菲对人生之路的执着探求中,不难看出《伤逝》主题的影响,而丁玲的女性视角使她笔下的莎菲身上显示出的丰富人性,既是对鲁迅小说“显示灵魂的深”的继承,又是对《伤逝》中鲁迅以男性视角显示“觉醒者”精神世界的补充。从庐隐、冯沅君到丁玲,显现出这类作品由控诉发泄到冷静的自怜、自赏、自审的发展过程,感性的发泄不断减弱,理性的思考不断加强。而《伤逝》纠正了当时作家们往往偏重于思想启蒙而忽略对人性表现的倾向,并以对灵魂、人性和精神世界的深刻揭示影响着同时代及后代作家的文学创作。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谢 稚(1968年-),吉林长春人,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现为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语言文学系访问学者,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科研工作。
  
  ①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② 易卜生:《尺牍》,转引自《胡适文存》第一集,卷4,《易卜生主义》。
  ③ 鲁 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1卷。
  ④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11月版。
  
  参考文献:
  
  [1] 鲁迅:《坟》,《鲁迅全集》第1卷。
  [2] 茅盾:《茅盾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1版。
  [3] 乐黛云等编:《西方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版。
  [4] [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 唐 弢:《鲁迅的美学思想》,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
  [6] 陆耀东:《鲁迅小说独创性初探》,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