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写他人与写自己

作者:金 红




  鲁迅是彻底的反封建战士,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品读鲁迅,我们常常看到他的艰难和彷徨,常常读出他思想背后的无奈和忧伤。正如文中所说:“我离开仙台之后,就多年没照过相,又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便连信也怕敢写了。”弃医从文后状况无聊,鲁迅真实地写出了自己的心态。的确,翻开鲁迅的探索道路,有哪一步一帆风顺呢?《新生》流产,《域外小说集》只卖出二十套,回国后于寂寞中抄古碑。虽然一九一八年从《狂人日记》起他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之作,但这耗费了他多少思想的锐力。紧接着是“五四”运动的落潮,“三·一八”惨案的发生。面对现实,他似乎悲哀地看到文字的无力。国内仍然一片混乱,民众仍然愚昧麻木,当年踌躇满志地弃医从文,而今又如何告慰远在异国的恩师呢?在反顾中,他自觉地感受到了徒手振臂的软弱,同时意识到了暴力革命的迅疾。无独有偶,写完本文不久,他就奔赴广州,并同许广平一起完成了人生的又一重大选择。
  拨不开的浓雾弥漫在一九二六年的天空,鲁迅工作在缺少知音、同样遭受排挤的厦门大学里。这是一段他只任教授、不兼行政职务的“清闲”时期,又是一段他内心举棋不定、最受煎熬的矛盾痛苦时期。他思索着思想之路,也思索着情感之路。面对许广平的爱情,他感到的是欢愉背后的痛苦和忧伤,这位反封建的战士,却那么难于痛下自己反抗包办婚姻的决心。在这真正的爱情面前,他多么需要当年弃医从文时的勇气啊!于是,在难以排遣的孤寂中,他写下《藤野先生》,写下自己的行进历程,也曲折地写下了离开仙台之后的辛酸、苦闷、矛盾、忧伤、无奈种种复杂的感情。或许,回顾弃医从文时的果决,也确实为他南下广州、定居上海、与许广平结合等行为增添了一个有力的砝码吧!
  “为中国”,是鲁迅称赞藤野先生的话,藤野先生以良好的友善之心,为中国、为中国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他尽力指导和帮助鲁迅的目的是希望中国尽快发展起来,他是“为中国”的国际友人。同样,“为中国”更可以用在鲁迅身上,他南京求学、赴日留学,学语言、学医术、弄文学,一步一步何尝不是“为中国”!在“为中国”这一点上,鲁迅与藤野先生的心是相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歌颂藤野先生,实际上是间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反之,鲁迅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时,也正是烘托藤野先生的形象,两者和谐地交织在一起。
  鲁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回忆最使自己感激的老师,这种“感激”凝聚着自己仙台学医时对藤野先生指导和教诲的难忘,也凝聚着两人惜别时的感慨,更凝聚着鲁迅弃医从文后二十余年想要诉说又无以诉说的辛酸。是啊,学生在学有所成之后应向老师汇报。学医不成,无以汇报。从事文学成否,也应有所汇报,但鲁迅在仙台之后的每一步都充满了坎坷和艰辛,他已没有勇气向恩师诉说和汇报了。忧郁、苦闷的心绪再次升腾,面对眼前的歧路,面对复杂矛盾的局势,鲁迅的忧思沿着时间的小河又一次缓缓地流淌出来。
  在默默的怀念、幽幽的体味、沉沉的感慨和深深的叹息之中,鲁迅满怀深情地写道:“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面对现实,鲁迅把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化为激励自己的力量,他将情感置于回忆的河流,过滤出可以激励自己的激情、动力、信心和憧憬,这是他前进征途上不可或缺的行囊。虽然前方道路漫长,可能会有更大的障碍、更艰险的环境,但他不会消沉,他将坚定地走下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金 红(1965-),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文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① 鲁 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46页。
  ② 鲁 迅:《朝花夕拾·小引》,《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0页。
  ③④ 参见蒋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2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