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静闹之辩——《荷塘月色》非终结性的情感涌动

作者:刘国强




  关键字:热闹 宁静 重心
  摘 要: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以荷塘为眼中景,以荷莲为诉诸情思的对象,以“热闹”为文章的真正重心,实写荷塘之静,虚写采莲之闹,刻意构筑了一方荷香无边、旋律和谐、颤动着情感、蕴含着理想的另一世界,张扬了作家爱冷静独处更爱热闹群居的深层心理,演绎了作家真诚追求美好理想的过程。
  
  李渔曾赞美荷花曰:“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①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于夏日夜深人静之际去欣赏月下荷花,则不仅仅是要解暑纳凉,更为要紧的是要在幽静里平息心里的“不宁静”。散心求静当是作家此行的深意。但散文并未停笔于极写荷塘之静,而是驰骋想象大写采莲之闹,映照出作家内心深层对热闹群居的美好理想的真诚追求。
  
  一、“颇不宁静”的多元化因素
  
  高远东先生把朱自清心里的“颇不宁静”的原因归结于小家的安谧糊涂和个体的爱欲骚动之间的矛盾,并由此认为,“小煤屑路”有着“灵媒”的资格,“月光”起着诱引和提升的作用,全文呈现了一个主人公借助美的自然和文化平息内心的爱欲骚动的惊心动魄的心理过程②。这种看法虽然令人不敢苟同,但也带给我们一点启示。那就是朱自清心里的“颇不宁静”是由多元化的因素构成的。这“颇不宁静”中,既有工作数年中因为家境困顿以及庶母的因素所带来的家庭失和的伤怀,也有作为一个教师作家在教学、学术和文学创作中探索的困惑,又有因为南方“四·一二”大屠杀所带来的“那里去”的矛盾。
  北大毕业之后,朱自清先后到杭州一师和扬州八中工作。由于跟父亲经济矛盾的恶化,朱自清后来不得不接出妻儿单独生活。后来朱自清几次试图与父亲和解,但最终也没有结果。到写作《荷塘月色》之前,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一直也没有缓和。这是作家心里颇不宁静的因素之一。同时,与当时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朱自清面对反革命政变的血腥恐怖现实处于极度苦闷彷徨之中。作为无可选择中的选择,朱自清曾试图躲到学术研究中。正所谓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在某种意义上,荷塘月色的梦,宁静的大自然,清华的相对平静的校园正是朱自清的精神避难所和隐居地。但对于由五四启蒙精神所哺育的这一代人,朱自清又不可能完全超然于时代。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说:“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③放弃对社会的责任和放弃了社会责任的不安,这突出的矛盾最终形成了朱自清内心非凡的“不宁静”。
  
  二、非凡期待的“阴森森”的幽静
  
  非凡的“不宁静”的心绪需要用非凡的幽静的环境来平息。作家写道:“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④今晚“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⑤。作家描绘出的在淡淡的月光下的荷塘和沿着荷塘的小路都显得阴森森的,特别地“幽静”和“寂寞”。这“阴森森”的幽静正是作家所期望的可以用来平息内心非凡的不宁静心绪的那种非凡的幽静,所以作家才反复说“今晚却很好”,“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⑥,称道这环境的适中。正因为作家找到了暂时缓解烦恼平息不宁静心绪的幽静的荷塘,因此作家在欣赏荷塘的美景和幽静中,灵魂才得以纯化、升华,心中烦乱才得到梳理、平整,淡淡的哀愁才受到暂时的抑制和淡化,并油然而生出一种淡淡的喜悦和满足。
  作家在观赏荷塘的过程中,不论是对“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⑦的“独处”的抒写,还是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荷塘四面的景观的描绘,都围绕着“幽静”二字作文章,着意写出环境的幽静和宁静。这目的很显然是为了用幽静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但作家的这种意图能不能真正实现呢?这种幽静能不能永远保持下去呢?第六段段末作家有了明确的答案。“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⑧这句话从写作上说有以动衬静的作用,蝉鸣蛙鼓衬托出荷塘环境小天地的一片幽静。但这种幽静实际上只是作家主观的暂时的脆弱的、一厢情愿的超脱,现实中不存在绝对的永久的幽静。任何一种细小的因素诸如蝉声和蛙声即可打破这种脆弱的幽静,因而利用这种脆弱的幽静来平息内心的不宁静也只能是暂时的人为的,并不能真正实现。或者蝉声蛙声本来就已经存在,只是作家人为地把自己隔离到梦幻似的梦中,沉浸在荷塘月色这片理想的幽静中,反倒使自己故意忘却了烦恼的一切,对周围多余的存在因素视若无睹,听而不闻,浑然无觉。在这个意义上,那绝对的幽静和真正的平息又何尝存在过?
  
  三、“热闹”意念的艺术追逐
  
  听着蝉声和蛙声,朱自清再也无法继续陶醉在这小天地的幽静独处生活中,他更加渴望那已失去的采莲的热闹生活。文章后半部分写采莲生活,表面上写的是江南的旧俗,但实际上作家并没有回忆某一段难忘的个人的具体的经历,而是引用诗文对六朝兴盛时期的采莲情景进行想象式的勾勒。《采莲赋》和《西洲曲》所描写的采莲盛况一点也没有让人想入非非的浮华奢靡的影子,更不是描写了所谓的近似“意淫”和曲折表达了对香艳情爱的缺憾⑨。其实,朱自清不用回忆而用怀古,正是古今文人怀古论今、展望未来所常用的写作技巧。朱自清怀古所写的采莲盛况象征着和平自由、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的繁荣热闹的美好生活,这正是在辛亥革命后反革命血腥政变之前国共合作所共同谋求的理想社会图景。作为时代前列的文人,朱自清在突如其来的反革命血腥政变面前,虽然痛苦地意识到那国共合作所共同谋求的美好的理想已经被破坏得支离破碎,实现那美好的理想已经变得极为渺茫,现实充满了黑暗、血腥和恐怖,但作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有增无减、更加热烈,作家对热闹自由生活的追求更加执着。对采莲旧俗盛况的畅想正是朱自清对人生理想的畅望,对美好未来的真诚追求。正如作家所说的采莲的盛况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一样,那美好未来的生活并不就等同于六朝采莲兴盛的时代,采莲盛况只是描摹了人民安居乐业、热闹和平生活图景中的一些影子。
  朱自清先生对未来的展望也决不会仅仅停留在六朝采莲的时代,只是囿于文章荷塘月色的构思,只能含蓄蕴藉地表达而已。这正是朱自清式的“文以载道”的具体表现。朱自清在《论严肃》中十分辩证地阐述了对“文以载道”的看法:新文学运动开始所争的是文学的独立存在,主张文学就是文学,不干道的事。但后来新文学也有了自己的新的意念。新文学也载道,只“不过载的是新的道,并且与这个新的道合为一体,不分主从”⑩。朱自清认为文学所载之道必须同文思、语言紧密结合,必须注意人们茶余酒后的消遣需要。如果作品一味讲究正经,不管艺术性,死板板的长面孔教人亲近不得,恐怕会再犯了宋儒“作文害道”说的错误,读者也恐怕更会躲向那些黄色和粉色的颓废刊物里去。朱自清告诫人们在运用文学“严肃”尺度的时候要平心静气地算计算计。朱自清对江南采莲的怀古就体现了文学独立的艺术主张和文以载道的含蓄之美,既有艺术的消遣,又有载道的融合,又何曾有一点黄色和粉色的东西?正因为其载道的含蓄,所以才会产生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非终结性的情感涌动
  
  若从全文构思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第六段段末的“这时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这句话,会发现这句话在全文中还担负着承上启下、连接转折、阶梯过渡的作用。文章此前的六段侧重写幽静之美,由此句开始,文章转入新的境界,文章后半部分侧重写热闹之美。因为蝉声和蛙声的存在,作家连这独处的暂时的一片幽静最终也无法享用和保持。作家对破坏幽静的蝉声和蛙声本来应当产生厌恶和怨恨的情绪,但却莫名其妙地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嫉妒、羡慕之情溢于言表。这表现出作家对幽静独处的喜爱只是一种无奈,只是在黑暗现实的逼迫下并不情愿的选择,只是在现实挣扎中心灵自我的退守,是作家在失去平静热闹生活之后只好退而求其次的结果,而作家真正喜爱和追求的却是如蝉如蛙放鸣一样的自由自在、安定、和平、繁荣、热闹、充满欢声笑语的美好生活。
  虽然作家最终又从宁静的荷塘月色和热闹的采莲盛况中回到个体的小家的现实之中,但作家这番出门散步的收获远比预想的要大得多。如果真是所谓的一无所获和失落重返现实的话,作家定然会由“颇不宁静”变得更“不宁静”。这更“不宁静”的极端积聚和升级,也许会导致作家产生诸如虎啸深山、猿啼峭崖、志士扼腕、英雄蹈海的举动。而文章的末尾只是以主人公平静地轻轻地推门回家而收束全文。作家从对荷塘月色的幽静的观赏到对江南采莲盛况的热闹的玄想,在精神上经历了一轮陶冶和升腾。虽然社会现实依然复杂黑暗,但作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坚定了,作家的精神世界更加饱满充实了,因而朱自清才会“轻轻地”平静地走回个体的小家,去勇敢地面对复杂黑暗的社会现实。
  散文《荷塘月色》不仅演绎了朱自清先生内心真诚追求的历程,而且也为人们展开了热闹美好的理想社会图景的一角。从表层来看,文章由主人公“带上门出去”起笔到“轻轻地推门进去”收笔,表现出文章结构和作家思维的闭合性。从深层来看,文章从主人公颇不宁静到追寻非凡的宁静,又从荷塘月色的幽静到感叹蝉声和蛙声,再到畅想采莲盛况的热闹,而后又轻轻地复归,则体现了作家感情振荡的一个自然周期的暂时终结。而由个体的小家到扬州的大家,由此再到清华的大家以至民族、国家的大家,朱自清的情感涌动无疑是永无终结的。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刘国强(1966- ),河南鲁山县人,在读硕士,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副教授,从事现代文学教学工作。
  
  ① 熊礼汇等.明清散文集萃[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② 高远东.《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1):221-233.
  ③④⑤⑥⑦⑧⑩ 蔡清富.朱自清散文选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
  ⑥ 林怀宇.撩人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新解[J].语文建设,2002(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