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反抗还是屈从

作者:陈佳佳




  
  四、文化深层的女性观
  
  宋元话本小说主要以男性为创作者、听众,其文本内外的男性视点是显而易见的。李翠莲“对于身边发生的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每一件事情,她都意图传达出个人的意见。这种行为努力固然预示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她并没有表达‘自己的声音’。也就是说,她所讲述的仍然是传统的、社会的、男权文化的观念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⑥,她的“反抗实际是另一种服从而已”。作为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小市民,在面对随时都会降临的不幸时,他们没有应付之力,只有要求他们出言谨慎,以免祸从口出,所以作为男子,如《错斩崔宁》中,一时戏言,一位失去“锦片也似一段美前程”,一位“断送了堂堂七尺之躯,连累两三个人,枉屈害了性命”⑦,而《快嘴李翠莲记》把李翠莲这样一位市民女性不容于父母、兄嫂、公婆、丈夫的唯一原因归结为其“快嘴”、“口快如刀”,也正是对谨慎微言主题的重复。
  李翠莲作为市民阶层的一位女性而“被描写、被同情、被赞美,正是宋元话本小说光辉的一面”⑧,但在正视其成绩的同时,不可脱离文本,只依照政治语境的变化随意地拔高之。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的“巧女”和“恶媳妇”两大原型,不但隐含着中国社会,尤其是以男性为主体的封建社会对于女性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这种依附封建男权的文化根性在鲁迅的《离婚》(主人公爱姑)等后世作品中反复出现。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陈佳佳,文学硕士,浙江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讲师。
  
  本文引用的《快嘴李翠莲记》的内容均来自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选(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4月版)中《快嘴李翠莲记》一文。
  
  
  ① 参见丁乃通所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11月版。
  ②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124页-第125页。
  ③ 欧阳代发:《话本小说史》,武汉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125页。
  ④⑥ 马珏玶:《宋元话本叙事视角的社会性别研究》,《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第104页。
  ⑤ 马珏玶:《宋元话本叙事视角的社会性别研究》,《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第103页。
  ⑦ 欧阳健、萧相恺编订:《宋元小说话本集(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版,第370页。
  ⑧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上)》,中华书局,1980年5月版,第308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