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两种成长模式及其与成长母题的联系

作者:祝小涵




  1.成长过程
  和“浪子”U型的成长过程相比,布朗的成长过程是下降的直线型:犯罪(受到诱惑参加魔鬼的聚会)—→堕落(经历思想斗争—→一次次目睹至爱亲朋赶往魔鬼的聚会—→万念俱灰)—→顿悟(人世间没有善,人人皆有隐秘之罪)—→毁灭(彻底绝望—→郁郁而终)。
  
  2.成长的条件
  同样,布朗的成长既有客观条件又有主观条件的影响。
  (1)主观条件——人性本恶
  布朗的本性也是有罪恶的一面的,故事一开始,他抛开新婚燕尔的妻子去参加神秘未知的魔鬼的聚会,不能说只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还因为他内心也隐藏了人皆有之的“恶”,最终才会无法抵制邪恶的诱惑,踏出迈向地狱的第一步。在森林里黑暗的旅途中,布朗也曾有过犹豫,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在顿悟到罪恶的隐秘性和普遍性后,他别无选择,只能颓废和消沉,抑郁而终。
  (2)客观条件——外界的诱惑
  帮教者:魔鬼(带着蛇形拐杖的老人)、参加魔鬼聚会的“好人”们。
  和“浪子回头”中的父亲拯救并宽恕浪子有所不同的是:布朗的帮教者将他引领上了一条生命的歧路。在那个持蛇形拐杖的老人(象征着邪恶的撒旦)的引诱下,纯真善良的布朗一步一步陷进邪恶,不能自拔,最终被带入魔鬼的洗礼仪,就像伊甸园里天真无知的亚当和夏娃在蛇的引诱下偷吃禁果一样⑨。而那些参加魔鬼聚会的布朗的启蒙老师、教堂执事和牧师、名门淑女、富家寡妇,还有他的妻子费丝虽然没有直接诱惑布朗走向邪恶,但是他们对邪恶的追随和信仰却让布朗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残酷的事实:世上只有虚伪和邪恶。人人皆有隐秘之罪。他们和那个为布朗引路的魔鬼虽然让布朗一夜之间摆脱了幼稚的自我,获得了顿悟,但是他领悟到的却是罪恶的普遍性和隐秘性,他也因此失去信仰和对生活的热情,萎靡不振,最终抑郁而死,正如蛇把亚当和夏娃引向智慧,却也导致他们被逐出伊甸园,开始独立生存的受难历程。
  3.成长的模式
  布朗一夜之间摆脱幼稚、获得顿悟、走向成熟。但和犹太浪子不同的是,他的成长结局是消极的:他虽认清了人性本恶的实质,却是以失去信仰和生命为代价而获得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其成长是反向的,所以将这篇小说称为“反成长”小说似乎更为妥帖。
  4.布朗成长故事的寓意——“原罪”和“性本恶”
  根据基督教教义,自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因受到蛇的诱惑而偷吃禁果后,人类就背负着与生俱来的“原罪”。这一观念已成为西方文学中的重要母题,最典型的代表作就是英国诗人弥尔顿所创作的《失乐园》。霍桑的世界观深受清教徒意识影响,在他看来,一切社会问题和矛盾都源于世界上固有的一种抽象的“恶”,这种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倾向。“原罪”和“性本恶”的母题就体现在了布朗的成长故事中。布朗通过发现人固有的虚伪和邪恶这一残酷的事实而成长,所以他迷惘失落,走向堕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浪子”和“布朗”的成长过程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曾经离开了熟悉的成长环境,出走到未知的领域,然后经受磨难和考验,从而完成对自我及其他事物的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完成了从天真无知到成熟的成长历程。但是他们的成长结局却迥然不同:“浪子”最后回到家乡,回到父亲身边,重新融入到时代和社会之中,他的成长结果是积极的;而布朗却因为经不住撒旦的诱惑从天真的世界坠入了复杂、邪恶的成人世界,最终对人性失望之极,失去了信仰和对生活的热情,在郁闷中撒手人寰。与“浪子”不同的是布朗的成长中缺失了忏悔和救赎的过程,因为他背弃了上帝而接受魔鬼的诱惑,结局只能是下地狱。
  “浪子”与布朗不同的成长结局背后蕴含了不同的基督教道德说教寓意。“浪子回头”选自《圣经》里耶稣讲的一个寓言故事,是表达天国之爱,上帝之爱的喻体,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宣扬基督教教义,所以这个沐浴了宽恕和圣洁之爱的浪子当然会有积极的成长结果;而《好小伙儿布朗》反映了霍桑对“原罪”和“人性本恶”等问题的思考,与《圣经》中亚当、夏娃偷吃禁果的故事形成了鲜明的类比。由于布朗抛弃了上帝而接受了魔鬼的诱惑,他也只能和背叛了上帝的亚当、夏娃一样受到惩罚。
  积极成长通常使主人公融入到主流社会所推崇的生活方式,皈依于社会秩序所承认的信仰和理想。很多传统的成长教育小说就是采用的这样的叙述模式,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斯帝芬•克莱恩的《红色勇士勋章》和《敞篷车》。而反成长往往表现为主人公顿悟后对人世感到绝望,精神反而更加漂泊无依,消极避世。如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本文只选择了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两个成长故事加以分析,从两个作品的相似之处不难看出《圣经》对后来的文学作品的影响。但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成长小说在情节模式、成长条件、成长结局等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反映了不同的哲学思潮和价值取向,这些问题还值得深入研究下去。
  (责任编辑:水 涓)
  
  附:浪子成长模式图
  
  
  作者简介:祝小涵,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理论。
  
  ①②④⑥ 《圣经•新约•路加福音》15:11-32,20-32,7。(译文选自《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年版,本文关于《圣经》文本的内容均引自此。)
  ③ 刘意青:《<圣经>的文学阐释: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2页。
  ⑤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4页。
  ⑦ 特洛尔奇:《基督教与现代》,刘晓枫编,朱雁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81-182页。
  ⑧ Nathaniel, Hawthorne. Young Good man Brown.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4th ed., shorter.Ed. Baym, Nina, et al. New York and Lon-d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5. 本文所涉及该小说文本内容均引自此,译文由笔者翻译。
  ⑨ 《圣经•旧约•创世记》3:1-24。
  
  参考文献:
  [1] 陈钦庄:《基督教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梁工主编:《基督教文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3] Frye, Northrop. The Great Code; The Bible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and London;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2.
  [4] 董衡巽主编:《美国文学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