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论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信仰之破灭

作者:王跃洪 潘克林




  《一位女士的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一个美丽单纯的美国姑娘从纽约来到欧洲,拒绝了几个可能的完美婚姻,最后嫁给了一个一无所有的艺术家,陷入了由虚伪、世故的欧洲人——默尔夫人和奥斯蒙德设计的圈套,被默尔夫人抛进了“那个令默尔夫人自己都感到恐怖的深渊”①。 作品努力发掘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变化来体现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再现了十九世纪欧美社会的真实生活。本文通过追溯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信仰之形成、膨胀和破灭的过程,分析伊莎贝尔•阿切尔超验主义理想与复杂的欧洲社会现实的冲突以及伊莎贝尔•阿切尔“崇尚自我”的信仰与欧洲男权观念的碰撞,以探讨亨利•詹姆斯心目中理想的文明观。
  
  一、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之形成
  
  伊莎贝尔自小天资聪明,宠爱她的父亲将其送到一所女子学校就读,可不到一天的工夫,她便难以容忍学校的条条框框。后来她去了一所法国人开办的学校,但她在那里也只待了一个月。可以说,小时候的伊莎贝尔就容不下社会对她的任何束缚。她觉得自己身上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感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和世界的风云变幻”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南北战争期间,还是孩子的伊莎贝尔就对正在进行的战争表示出极大的兴奋,她会为任何一方军队的勇敢感到“万分激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更加充满幻想。伊莎贝尔经常坐在那间充满神秘与忧郁气氛的屋子里,这间屋子有一扇废弃不用的门。伊莎贝尔知道“这扇静止不动的门直通街上,如果旁边的窗户没有糊上绿纸,她本来可以从那儿望见小小的褐色台阶和残破的铺砖的人行道。但是,她不想往外瞧,因为这会破坏她的信念——她认为,窗外是一个离奇的、她从未见过的世界……她从未打开过那扇闩着的门,从没撕下过糊在窗边的绿纸(它是由别人来更换的),也从不让自己相信,门外就是庸俗的街道”。 伊莎贝尔宁愿面对着一扇紧闭的门,她的想象力足以使平庸的街道在意识里化作一个新鲜神奇的世界。因为 “从一扇打开的窗户,永远没有从一扇关闭的窗户往外看,看到的多”,而“只有在微妙的障碍物后,想象力才最为活跃,它给那些平凡的和隐藏的赋予未知的生命” 。“她的想象力一向不受约束,如果不把门打开,它会从窗口跳出去。”伊莎贝尔的丰富想象力终于发展成为一种信仰——“崇尚自我”的信仰。
  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与自负相近,但是超越了自负的范围。“她往往带着沾沾自喜的目光衡量自己性格中的一切,习惯于不凭证据,认为自己当然正确,她对自己的错误和谬见避而不谈,她要把自己想得十全十美。”她认为一个人“要做人,做最好的人,得意识到自己处于完美的状态,得生活在光明中,生活在充满自然智慧,愉快的激情和永远美好的灵感天地中”。她认为“一个人应努力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从而使自己有一位卓越的伴侣”。伊莎贝尔“崇尚自我”的信仰是有其现实根源的。艺术哲学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终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根本原因。”③我们发掘出伊莎贝尔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后,就能找到她“崇尚自我”信仰的根源。
  从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直到十九世纪中后期,“真正的女性”这一概念在美国非常流行。所谓“真正的女性”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虔诚、纯洁、顺从、持家。虔诚是指虔诚的宗教信仰,纯洁指女性贞洁。当时的美国妇女要用虔诚的宗教信仰来维持社会的道德秩序,要在结婚前保持女性贞洁;她们要把活动空间囿于家庭内部,做到顺从,即婚前顺从父亲,婚后顺从丈夫,就是顺从男性的统治;她们要学会做贤妻良母,要教育孩子树立强烈的公共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女性思想上受到启蒙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影响,现实中受到南北战争、美国工业革命和西进运动的影响,开展了蓬勃的妇女运动,其运动主体为中产阶级妇女。在一八七零年到一八九零年间有两个全国性的妇女组织——“全国妇女选举权协会”(NWSA)和“美国妇女选举权协会”(AWSA),它们以不同方式开展争取妇女选举权活动,并就各个领域内存在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向现存观念和制度挑战。伊莎贝尔的出生地纽约州更是全美十九世纪妇女运动的中心。早在一八四八年七月二十日,一百多名来自全美的妇女代表在纽约州的塞涅克•福尔斯村聚会,通过了美国妇女运动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件——《权利和意见宣言》,号召全美妇女行动起来反对男权统治④。伊莎贝尔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中。
  伊莎贝尔要求了解世界的愿望表现为她渴望走出家庭,寻求更大的个人空间,这个愿望实际上折射了当时美国国内妇女运动的状况,折射了美国妇女挑战男性统治的愿望。她身上具有一些“真正的女性”所包含的特点——虔诚、纯洁,她的信仰为一种虔诚的“崇尚自我”的信仰。她非同寻常虔诚信仰和她父亲有密切关系,因为她十岁时死了母亲,由父亲带大。伊莎贝尔的父亲希望她的女儿们在孩提时代尽量多了解世界,使她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出于这个目的,在伊莎贝尔十四岁之前,他“已经带着她们三次横渡大西洋,虽然每次只能给她们几个月的观光时间。即使他在经济上捉襟见肘时,他还是让孩子们尽量获得一切享受, 他使她们要什么有什么的单纯意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伊莎贝尔的父亲给了她最大的保护,帮助她形成了“崇尚自我”的信仰,并保护了她的信仰,使她的信仰从未遇到过挑战。父亲死后,莉迪娅姨妈收留了她并把她带到欧洲,不仅为她推开了一扇门,还引导她走向欧洲那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为她提供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使她那“崇尚自我”的信仰得以充分的发展和膨胀。
  
  二、伊莎贝尔“崇尚自我”信仰之膨胀
  
  伊莎贝尔跟随姨妈来到欧洲,来到英国的花园山庄。在花园山庄那宽阔的草坪上,伊莎贝尔的姨父丹尼尔•图谢先生、他的儿子拉尔夫•图谢以及拉尔夫的朋友沃伯顿勋爵茶兴正浓。图谢先生是一个银行家,患有严重的痛风病;拉尔夫因为一次感冒而患有严重的肺病;沃伯顿勋爵是英国权贵,他“一年有十万英镑收入,拥有五万五千亩土地,在议会天然占有一席”。正当他们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时,拉尔夫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姑娘,她“身材修长,穿一身青色衣服,一眼望去,显得俊俏秀丽”,姑娘说她是拉尔夫的表妹伊莎贝尔,她刚到花园山庄就独自来寻找姨父和表兄。当拉尔夫了解到表妹的情况后,随口说到“她收留了你”,这话刺伤了表妹,她马上回答,“你的意思是她收留了我,是的,她喜欢当保护人,她也待我非常好,但是……我更重视我的自由”。伊莎贝尔的言谈举止让拉尔夫很快就领教了她“颇能自主”,也给沃伯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姨父在与伊莎贝尔相处一段时间后,认为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头脑灵敏”,对她充满慈爱。拉尔夫认为表妹是一个有趣的姑娘,她的到来可以弥补某种无法容忍的孤独和厌倦。可以说伊莎贝尔有趣就是因为她“颇能自主”,她“崇尚自我”的信仰中就包含了“颇能自主”的成分。
  来到欧洲的伊莎贝尔很快向人们宣布了她的信仰。她说:“我自己判断事物,我觉得哪怕我判断错了,也比没有判断光荣一些……我要自己选择命运,了解人生的一切,不限于别人认为我可以知道的那些。”在同姨妈的朋友默尔夫人关于“自我”的争论中,她认为自我同社会相对立而存在。她说:“任何属于我的东西都不能成为衡量我的尺度。相反,那是一种限制,一种障碍,一种完全偶然性的东西我的衣服可以表现我的裁缝,但并不表现我:首先,我穿它们并不完全是我的选择,它是社会强加给我的。”伊莎贝尔太自负了,她坚持自我判断,坚持自我选择,坚持可以脱离社会的自我独立,所有这些充分地表明她是多么“崇尚自我”。有趣、漂亮的伊莎贝尔正是沃伯顿勋爵心目中“那种有趣的女人”,于是他就向她求婚了。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