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人生焦虑演衍的自恋情怀

作者:王志清




  
  只要有月,就深斟一杯,
  殷勤浇沃一个灵性的我。
  
  诗人是多么希望有一点点的机会,然而,丁芒又在《扬州吟》里不无失望地叹道:
  
  呵,平山堂上莫凭栏,
  空叫六代青山都到,
  淮扬一部兴衰史,费沉吟,
  偏我无酒,怎么去酹滔滔江潮!
  
  苦难孕育了丁芒,在长期的失望中徘徊的丁芒,生成了寻找出路的灵魂焦躁和忧患,并转化为诗人自恋的人性饥渴。诗中表现出自我实现的本能冲动,充满了一种制约和冲决之间的张力。诗人渴望出类拔萃,渴望用武使才,渴望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也有一种无助、无奈的失意。命运对他太不公平了,时间对他来说又太吝啬了,在他初尝生活的蜜汁之不久,就让他一个人独饮苦难。可是,他在苦难面前始终表现出一种抗争的强硬,显示出一种人格独立的尊严和彻悟。这些诗里,诗人处处在写古人,却让人感到笔笔是写自己。在这些诗歌里,最能显示诗人的英雄主义的冲动,作为英雄主义的显著标志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状态,以睥睨一切、置苦难艰险于不顾的冲决形象凸现出来。那些看上去并非“对应性”的描写,却常常给我们以诗人形象的暗示。诗中虽然有一种对生命异常敏感而引起的沉郁,但更多的是充满了内省和憧憬的精神超越的欣喜。诗人心中的痛苦和焦虑,因为实践以精神体验为主的生活方式,通过“转化”把注意转向自然和艺术。诗人在精神的层面上对社会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感应,表现出对社会伦理价值进行积极建设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人文关怀。
  别林斯基在分析拜伦诗中忧郁情绪时说:“任何一个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都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的根柢深入到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去,要想猜破拜伦那样无限伟大诗人的忧郁诗行的谜底,首先必须猜破他所表现的那个时代的秘密。”遵循此论,去解读丁芒新时期的诗歌,我们所获得的信息就比较的真实了。在理性觉醒,个体人格得以确立和独立的时代里,诗人实现自我的冲动尤其强烈。笔者在《中外诗歌精品阅读》中选丁芒的《远古的人化石》诗,这是他新时期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代表作。此诗写作于一九八九年,诗风激越,文笔俊逸,气势充沛,很有可读性的美感,诗人以一件因为官僚主义而造成的文物损失的事件为“原型”,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而又令人发指的事实,表现出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新生与腐朽的肉搏,真有使人灵魂发颤的艺术力量。诗一共四个自然段,前三段的第一句都是“真叫你一场好等”,“沼泽里堕进了/一颗失足的夕阳”,等待了不知多少个世纪,终于有了走出沼泽的可能,然而,等待着的却是另一种悲剧,万古千年的埋没变成了瞬间即刻的粉碎。诗中急切、焦躁、忧惧、沉痛、愤懑,乃至诅咒等情感交织,喷薄而出,形成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强劲张力。这是诗人人生焦虑和现实状态的艺术转化,也是其“自恋”心态的真实具现。这是一首很有情感力度的抒情诗,愤怒地鞭挞了官僚主义,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深沉忧患。因为社会关怀的心理内涵,此诗生成了巨大的时空感的理性,造成了一种历史性的深沉、忧愁的心理氛围。这首诗的诗风,是很有代表性的丁芒的个性化诗风,如果说从外在观有李白的奔放洒脱的话,那么在深层次上则是杜甫的沉郁顿挫。
  丁芒是一个很传统的诗人,像他这样具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而又能自觉地从传统文化中取精用宏的现代诗人,是很少见的。以传统而是瞻的丁芒,其诗学观和思维方式都是传统的。这也规范他的诗歌操作策略也是传统的,形成了作为民族诗歌传统中最具本质特性的忧患范式和忧郁诗美的走向。他的作品不可能像我们在新时期所看到的朦胧诗、乃至于后朦胧诗中所出现的切割、错位和扭曲的变异,而是以沉挚之思、清新之调、激越之情构成深邃动人的意境,赋予寻常题材以非同寻常的色彩。但是,也正是因为诗人的过于“传统”,人生焦虑及其所置换的自恋情怀,导致了诗人人道关怀的理想主义的负重过度,故而,其诗歌写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便或显或隐地与社会理想关系上了,形成了社会本位性诗观,而非纯粹的“个人化”。笔者以为,真正的诗歌创作状态,不仅仅是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束缚,而且是从对自我的执著和失意的痛苦中超拔出来,其心灵获得不受物役的绝对自由,获得发自内心的情感喜悦。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王志清,南通大学中文系教授,当代文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副秘书长,主攻古代文学及其文论。
  
  参考文献:
  [1] 朱寿桐.丁芒文集•总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
  [2]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弗洛姆.弗洛依德思想的贡献与局限[M].申荷永译.长沙: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4] 杜勃罗留波夫.杜勃罗留波夫选集[M].北京: 新文艺出版社,1957.
  [5] 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6] 王志清.中外诗歌精品阅读[M].北京:语文出版社 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