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距离”的守护
作者:沙家强 苗 霞
三、“距离”的文化思考
因为笔者读书的范围有限,不可能把有关“距离”理论的资料读完,但我们可从一斑窥全貌,可以从有限的资料探出一点真知来。从以上可以看出,理论家们从不同的维度来阐释各自的“距离”说,他们在用心守护着“距离”这片领域,使“距离”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也启发着接受者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恰当地解读文本。不管是呈现静态和谐的布洛“心理距离”说,还是显露批判锋芒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距离理论,它们是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的: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状况。但在这种关系形成中,你不能不承认主体的积极的能动作用,是主体性在支配着这种“距离”感的生成,是主体在调配着这种“距离”的远近,近而让文本本身对接受者产生着主观感受上不同程度的影响,或陶醉,或惊颤,或抗绝,最终在审美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上达成一种统一。
我们知道,时空上的距离是可以量度出来的,但文论上的“距离”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广泛意义来说,它属于心理学上的范畴,进一步来说它是文艺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朱光潜先生曾在《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中联系大量生活实例和中国传统文艺创作,对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主体在创作时自觉把握的心态。主体因自身所处的状况或精神素养来设定“距离”的远近,这样的心态无疑是自由的超然的,进而建构出一个个呈现不同魅力的艺术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照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虚静说”得到更好的理解。虚静说首先要求主体要“涤除玄鉴”,“澄怀味象”,要“离开去知”,要“心斋”、“坐忘”、“丧我”、“虚己”、“物化”,即要对客体采取非功利的态度,在自己与客体之间拉开距离,主体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但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是立足于社会而生的,这就避免不了会让创作出来的艺术呈现出在自律性之外还有一定的社会性,这就是艺术的二律背反的规律。作为超脱实际生活的“美感的人”,必须以自己的生活遭遇来帮助更深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距离”美的生成关键在于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就像虚静不是虚无消极样,它事实上是以无载有,以静求动,主体在自己和现实之间插入距离,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切近生活。在这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距离理论凸显批判的特色是与理论家所处的现实的“苦难”和人的异化状况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样的“精英”理论势必在启发接受者清醒地去正视和思索并否定这种异化,而这样一种接受欣赏恰是一种“道德”意义层面上理性的价值评判。
萨特在《为什么写作》在讲到读者如何欣赏时曾提出著名的“审美距离”这一范畴,但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距离”是主体心理的行为。“距离”的远和近需要主体的预设,“距离”的有和无呼唤读者用心去感悟,对现实观照并在一定的高度作用于现实,“距离”或许方能呈现多维度的魅力。然而,我们探寻“距离”的魅力有多深,我们离“距离”还有多远,或许还要我们用更多的心力去寻找,因为我们始终在虔诚地守护着“距离”。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沙家强,郑州大学1004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苗霞,河南平顶山市实验高中一级教师。
参考文献:
[1][法]让·华尔.存在哲学[M].翁绍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参见陆一凡.文艺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3]转引龚刚.论审美欣赏与道德欣赏的辩证关系,文艺理论与批评[J], 1996年第4期.
[4][德]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见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思想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美]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参见[法]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