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距离”的守护

作者:沙家强 苗 霞




  阿多诺以其“天书”《否定的辩证法》建构了他的哲学大厦,同时也建构了他的否定性美学体系。在其《美学理论》这部鸿篇巨制的残篇中,阿多诺对具有抗拒力的现代艺术进行了辩护,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真知灼见的艺术观点。这其中,他多次提到了艺术的距离感的建立,虽然他并没有直接提出什么“距离说”。阿多诺认为,“艺术对经验生活呈现出这样一种姿态:正如我们所见,它是有距离的”,“与人世的疏远或间离乃是艺术的一个契机。如果觉得艺术并非什么奇异的东西,那就是没有领悟到艺术的奥妙”。这里是说,“距离”的存在是艺术之为艺术的一个要素,是艺术具有无穷魅力之所在。在谈到“间离”对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意义时说,“形式的作用就像一块磁铁,它通过赋予各种现实生活因素以一定秩序,从而使它们同超越审美的存在间离开来。然而,正是通过这种间离,它们超越审美的本质方可成为艺术占有”。这里意在说明形式的“间离效果”把现实与审美间离开来,艺术的审美本质才能彰显出来。事实上,阿多诺这种艺术的距离说是建立在“艺术作为整体就是一个谜”的理论基础之上的,“谜语只有拉开一定距离才显露能力”,但距离拉开之后就产生了一种解读上的“障碍”,而“恰恰是障碍在艺术作品中将自在物变形转化为谜语般的形象。尤其是在人类遇到阻碍时,艺术作品则再现出自在存在的形象”。这样,“障碍”本身就促成了艺术魅力的生成,“它(谜语)变得越是隐晦,人们越是想要入乎艺术作品其里,探明内情”。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阿多诺清醒地看到文化产业对艺术的威胁,在这种产业环境下,“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已被取消”。实质上,这种距离的丧失或消减就是与现实“总体性”的融合,也就是说“特殊化的假设对消减审美距离起着负面的影响,于是便将自个与现存的秩序结成一体。由此导致的庸俗性不仅有悖于社会等级,而且倾向于在艺术与拙劣之间制造妥协”。很明显,阿多诺的距离理论也是在遵循一种批判原则,以此来对抗现实,否定和批判“同一性”,正如他所说,距离化的行动越坚决,对现实的批判也就越具体。由此,我们可以说,阿多诺是忠实的“非同一性”的维护者。后来,马尔库塞尖锐地批判现代大众文化距离的丧失,使本来个性独特的人变成了单向度的人,这一点与阿多诺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
  
  三、“距离”的文化思考
  
  因为笔者读书的范围有限,不可能把有关“距离”理论的资料读完,但我们可从一斑窥全貌,可以从有限的资料探出一点真知来。从以上可以看出,理论家们从不同的维度来阐释各自的“距离”说,他们在用心守护着“距离”这片领域,使“距离”理论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也启发着接受者以什么样的心态去恰当地解读文本。不管是呈现静态和谐的布洛“心理距离”说,还是显露批判锋芒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距离理论,它们是存在着一定的一致性的:艺术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状况。但在这种关系形成中,你不能不承认主体的积极的能动作用,是主体性在支配着这种“距离”感的生成,是主体在调配着这种“距离”的远近,近而让文本本身对接受者产生着主观感受上不同程度的影响,或陶醉,或惊颤,或抗绝,最终在审美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上达成一种统一。
  我们知道,时空上的距离是可以量度出来的,但文论上的“距离”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从广泛意义来说,它属于心理学上的范畴,进一步来说它是文艺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朱光潜先生曾在《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中联系大量生活实例和中国传统文艺创作,对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这里我们可以想象,主体在创作时自觉把握的心态。主体因自身所处的状况或精神素养来设定“距离”的远近,这样的心态无疑是自由的超然的,进而建构出一个个呈现不同魅力的艺术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对照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虚静说”得到更好的理解。虚静说首先要求主体要“涤除玄鉴”,“澄怀味象”,要“离开去知”,要“心斋”、“坐忘”、“丧我”、“虚己”、“物化”,即要对客体采取非功利的态度,在自己与客体之间拉开距离,主体在其中的作用可想而知。但主体的人是社会的人,是立足于社会而生的,这就避免不了会让创作出来的艺术呈现出在自律性之外还有一定的社会性,这就是艺术的二律背反的规律。作为超脱实际生活的“美感的人”,必须以自己的生活遭遇来帮助更深地理解作品,以获求更高的审美体验,也就是说“距离”美的生成关键在于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这就像虚静不是虚无消极样,它事实上是以无载有,以静求动,主体在自己和现实之间插入距离,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切近生活。在这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距离理论凸显批判的特色是与理论家所处的现实的“苦难”和人的异化状况有着密切关系的,这样的“精英”理论势必在启发接受者清醒地去正视和思索并否定这种异化,而这样一种接受欣赏恰是一种“道德”意义层面上理性的价值评判。
  萨特在《为什么写作》在讲到读者如何欣赏时曾提出著名的“审美距离”这一范畴,但不管是欣赏还是创作,“距离”是主体心理的行为。“距离”的远和近需要主体的预设,“距离”的有和无呼唤读者用心去感悟,对现实观照并在一定的高度作用于现实,“距离”或许方能呈现多维度的魅力。然而,我们探寻“距离”的魅力有多深,我们离“距离”还有多远,或许还要我们用更多的心力去寻找,因为我们始终在虔诚地守护着“距离”。
  (责任编辑:水涓)
  
  作者简介:沙家强,郑州大学1004级文艺学硕士研究生;苗霞,河南平顶山市实验高中一级教师。
  
  参考文献:
  [1][法]让·华尔.存在哲学[M].翁绍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参见陆一凡.文艺心理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
  [3]转引龚刚.论审美欣赏与道德欣赏的辩证关系,文艺理论与批评[J], 1996年第4期.
  [4][德]布莱希特.戏剧小工具篇.见朱立元主编.法兰克福学派思想论稿[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美]詹姆逊.布莱希特与方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7]参见[法]萨特.为什么写作.萨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