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学如不及 好之乐之

作者:黄 艳




  关键词:学如不及 笃信好学 好之乐之 学而不厌 专心致志
  摘要: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在《论语》一书之中。通过同弟子们的对话,表现他对教育治学独到的见解。他曾说:“学如不及,尤恐失之。”他既主张超越“知之”、“好之”作用,将治学提升至“乐之”境界,又强调“知之”的基础性作用。
  
  一
  
  孔子创立的儒学照亮了中国两千年的历史进程①,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被奉为儒家经典著作的《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追记,全书共分二十篇,广泛涉及治学、教育、做人、为政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被视为研究孔子及原始儒学最为可靠的文献资料。孔子的教育、治学思想虽然只是零散地分布于各篇各节之中,但我们依旧可以从中择取,进行分析、研讨。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奠定了教育的基本价值与理念,他的这些真知灼见在以知识和科技为主导的今天依然没有过时,我们还可以获取诸多教益,用以指导今天的教学工作和教育变革。
  
  二
  
  孔子非常好学,他曾说“学如不及,尤恐失之”(《泰伯》),意思是说学习就像是在追赶什么一样,生怕追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去它。学习时不仅要奋勇前进,力争上游,而且要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全力以赴。他也自信自己是好学的,当有人认为孔子 是“生而知之”时,孔子曾说道: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治长》)
  “默而识之,学而无厌。”(《述而》)
  “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
  
  时人甚至孔子的弟子多认为孔子圣而多能是得天之厚,一般人是不可与其相提并论的。于是孔子现身示教,告诉人们,即使是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落,也一定有像他那样讲究忠信的人,只不过不如他好学罢了。他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而是勤奋地去求得知识,并把所见所闻记在心中,努力学习而不满足于现状。他自始至终都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所以当他年近半百,退修诗书礼乐时还希望能够多活几年,下功夫深入研究《易经》,以保证此生无“大过”。这足以见得孔子积极进取,学无止境的精神。
  孔子重视学习对提高自身修养的作用,他曾告诫弟子仲由:“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如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如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子路本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聪明能干,敢作敢为,但却疏于学习。孔子如此严肃地让子路坐下来听他讲因为不学可能导致的六种弊病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的。爱好仁德而不好学习,就会愚昧无知;爱耍小聪明而不好学习就会放荡不羁;爱好诚信而不好学习就会害人害己;性情率直而不好学习就会出言尖酸刻薄;一味逞强而不好学习,就会四处捣乱闯祸;过于刚勇好胜而不好学习,弊病在于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仁、知、信、直、勇、刚本是孔子所推崇的六种美德,但如果不好好学习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而片面行事,不仅无法提高自身的修为,反而会走向相反的方面,导致严重的弊病和后果。他反对仅仅将学习作为敲门砖,甚至只是为了哗众取宠。他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以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在治学上,孔子称赞“为己”并非谋求一己私利,而是通过学习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真正做自己的学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急功近利的私心杂念去追求真正的学问,胸怀大志,精益求精。”②“为人”而学者多在学习上诉诸强烈的功利需求,目光短浅,不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这种人在工作岗位上是难于独当一面而成为中流砥柱的。
  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浅尝辄止,仅仅有“学如不及”的激情终究都只会捡到芝麻,丢了西瓜,顾此失彼。孔子强调严谨治学,持之以恒。他曾教导学生:“笃信好学,宁死善道。”(《泰伯》)即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努力学习,始终不渝地捍卫并热爱自己坚信的道。
  
  关于这个问题,孔子还有很多表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孔子主张不仅要学习新知识,而且对所学的东西要反复温习,在复习的过程中,经过思考获得新的收益。学习不是仅指书本知识的累加,还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看到贤能之士就应该想到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心里就应该自我反省,这是需要恒心的。颜回之所以成为孔子最得意的门生,除其禀赋外,与他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孔子曾夸奖他:“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意思是其他弟子虽也能坚持数日,但终不能像颜回这样坚定不移,每天都在进步,而从未停滞不前。因而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无比悲痛,直叹道:“天丧予!天丧予!”孔子对缺乏恒心,半途而废的弟子冉求提出了严厉批评:“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冉求只是以“力不足”为推辞,在半道上画地为牢,固步自封。对此,孔子还有很精辟的诊断: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子罕》)
  
  通过生动的比喻,孔子告诉我们: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能堆成,却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又比如在平地上堆土成山,虽然才只倒下一筐土,但决心继续向前,那是我自己要前进。③这说明:求学路上,或积少成多或功亏一篑,或进或退都在自己,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才可能成就大业。
  
  三
  
  治学仅靠三分钟的热情是难于持久的,唯有通过努力求索,将“知之”提升到“好之”“乐之”的境界,才会“志于道”而矢志不渝。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孔子将求知分成三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知之”最浅,“好之”深入一步,但想要得其精髓,非得狠下工夫不可,上升到“乐之”的境界。经过学习,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方可称作“知之”。然而仅仅是掌握一些知识远不及发自内心爱好自己所学的东西来得稳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只有拥有兴趣,才可能专心致志地学习和研讨,甚至为此作出牺牲。“乐之”则是超越肉体生命感性欲望,是“天人合一”的终极境界④。到了“乐之”境界,所致力于的东西便转化成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形成超生命的快感体验,即便是遭遇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能“宁死善道”(《泰伯》),不改其乐,孔子最为称道的“乐之”境界,除前面提到的,还有: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