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仁爱·儒雅·固执

作者:韦爱萍 高立民




  关键词:《论语》孔子仁爱儒雅固执
  摘要:以往学者研究孔子依据的史料,皆取之于先秦两汉,但两汉时已有将孔子神话的迹象,只有《论语》是孔子言行最完整、最真实的记录。《论语》用行为和对话记录了孔子,展示孔子内有博大、仁爱的精神,外有儒雅、规范的风度,偶尔表现其迂腐、滑稽、固执的性格特征,让我们看到了生活中真实的孔子。
  
  孔子历来在国人心目中是神化、概念化的人物,即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等,生活中孔子其人到底如何?以往学者研究孔子依据的史料,皆取之于先秦两汉,但两汉时已有将孔子神话的迹象,称之为“圣人”,因此,只有《论语》是孔子言行最完整、最真实的记录。孔门弟子用立体的手法让后人知道,孔子并非一位呆板的、专门讲经论道的人,他既是一位儒雅、严肃、和蔼的长者,又是一位极富仁爱之心的朋友,有时还有点滑稽、可笑,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位温文尔雅又有点迂腐的老先生。
  
  一
  
  据杨伯峻先生统计,“子”在《论语》中,特指孔子出现了三百七十五次,频率之高,可称为诸子之冠。作为凡人孔子,《论语》用较多的篇幅为我们塑造了孔子的正面形象,让我们看到一位外有儒雅风度、内有仁爱美德的智者形象。《论语》从悲剧精神、人性之美、富贵观、孝道等展示孔子的内在精神,从孔子按照“礼”的规范做人所表现出的常人之心、坦诚的姿态、同弟子交往的细节及对衣食的要求表现其外在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孔子的人格魅力。
  
  (一)仁爱中不乏柔韧
  孔子身上,始终有一种内在精神在支撑着他,即百折不挠的悲剧精神。一生极力追求政治上为君所用,有一腔报国热情,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因而一生中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可以说政治生涯坎坷不顺。孔子六十三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九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曾经遭遇“在陈绝粮”,还险些丧命。但孔子语言中所表现的老而不坠青云之志的精神,从他高洁的品德、乐观的态度、不屈的精神,让我们看到了他对坚定信念的坚持,确实令我们感动。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语言中流露出的急切从政之情,让我们感到悲壮。六十八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鲁国对孔子的态度又是敬而不用。当然,在政治追求屡屡遭遇失败之时,孔子也是非常痛苦的,《论语》中这样写道:孔子生病,子路请求祈祷。孔子持怀疑态度,子路回答说:“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述而》)孔子的意思是说,你说祈祷有用,我祈求上天让自己为君主所用,祈求那么久,为何诸神没有让我的理想付诸实现?!语气中流露出无奈。在奔走无门的情况下,孔子也曾想远走他乡,“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罕》)而且,孔子曾经感慨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想去异域宣传自己的主张。他也无奈地说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述而》)说明自己虽然对自己的前途失望,但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即不刻意追求,顺其自然。
  孔子是一个情感丰富、具有博大仁爱情怀的人。不光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而且在平时生活中,他时时实践着自己的仁爱理论。他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人性之美体现在各个方面:
  人的生命至为珍贵,面对人类任何生命个体的逝去,每个人都应有悲悯之心。悲悯是一种胸怀、一种理性。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都体现了伟大的悲悯之善。一个有悲悯之善的人,才是一个高尚的人、有良心的人。孔子不管对亲人、朋友,还是路遇经历丧事的人,都将他的悲悯之情表现得哀婉、深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罕》)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
  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乡党》)
  
  这是发自内心的恻怛、悲悯的情怀,是仁道实践。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常常会受到别人的鄙视,容易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孔子极富爱心,同情弱者,用宽厚的胸怀尊敬包容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人类的平等之爱。《论语》中多次纪录: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
  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乡党》)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
  
  让我们非常具体地看到一位哲人爱护众生、关怀弱者,这是人性之善所闪耀出来的熠熠光辉。
  孔子的人性之美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探望病人表现出关爱生命。“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有些生活细节表现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乡党》记载,马棚着火了,孔子退朝回来,首先关心人员有没烧伤,不问马受伤的情况。处处表现他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这是仁爱意识和人道精神的自然流露。
  《论语》也为我们记录了孔子具有正确的富贵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孔子说这些话,不是表明自己不想享受富贵,而是表明自己在富贵面前,能采取正确的态度,即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富贵,而不通过不义的勾当来谋取富贵。
  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关爱,不光是物质的供给,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上孝敬父母,发自子女内心的真情实感,“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孔子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父母年龄逐渐增大,子女因父母高寿而感到高兴、喜悦,同时父母在世的生命日渐在减少,子女因父母年迈而产生忧虑、恐惧,子女应珍惜父母有限的生命,尽可能地延长其生命。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因此孔子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里仁》)
  
  (二)儒雅中不失刚正
  孔门弟子在《论语》中为我们记录了作为平常人的孔子,拉近我们和孔子的距离,让我们看到的并非是圣坛上端庄、庄严、肃穆、不苟言笑的孔子,而是非常儒雅的孔子,他非常亲切、和蔼、真实、可信。但有些时候原则性很强,不肯迁就他人。
  孔子处处按照儒家的“礼”来行事,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的人,孔子严格按礼的要求处事。《乡党》记录他在宗庙、朝廷时,非常善于言辞,而且说话比较谨慎;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在国君面前,他又表现出恭敬不安的样子,并且仪态适中;国君召他去接待宾客,他的脸色会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宾客走后,他还要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再回头看了”;孔子走进朝廷大门时,总是显出一副谨慎而恭敬的样子;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他也不踩门坎;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手持圭片,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他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心情更是轻松愉快。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