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艰难的啮合

作者:宋向红




  如果进一步从文化输入的途径来考察,我们会发现,“五四”作家所接受的西方文化,有许多是从日本间接输入。“五四”学者是在东洋文化的语境中吸纳西方文化,中西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以东洋文化为桥梁的。“二传手”的输入方式使西方哲学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已为东洋文化所过滤,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西方文化。这些“不纯”的西方哲学思想对“五四”作家的影响更是复杂。
  分析考察每一作家,你很难将某个作家的思想归入某一哲学体系。以鲁迅为例,其所受的外来影响是多元的,唐弢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我想,鲁迅是由嵇康的愤世,尼采的超人,配合着进化论,进而至于阶级革命论的。”鲁迅先生历来比较关注西方文化,青年时期的鲁迅从严复译的《天演论》中接受了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人的进化论学说。他以发展进化的观点看社会,观察人,认为进化论“究竟指示了一条路,明白自然淘汰,相信生存斗争,相信进步”。相信青年人必胜于老年人,其进化论的思路直到一九二七年才被血的事实轰毁。东渡日本后,鲁迅广泛接触了十八世纪以来西方各种思潮、学说和理论,受到各种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鲁迅尤为注意十八世纪西方启蒙学者所倡导的“科学”理性精神和十九世纪后期近代非理性主义思想强调以“个人为本”反抗社会的学说。当时日本“尼采思想,乃至意志哲学,在日本学术界正磅礴着”。鲁迅很快就被尼采对资本主义文明庸俗颓靡的批判和对于“创新”的执着的追求给吸引住了,主张“任个人而排众数”“置众人而希英哲”,他“为我所用”地摄取尼采思想的某些观点。同时鲁迅也是中国最早接触弗洛伊德学说的作家之一,他有意识地将弗洛伊德主义的一些合理观点作为一种手法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如《补天》就曾是“取了弗罗特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五四”时期,鲁迅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接受共产主义文化思想的领导,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虽然他从未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关心是显而易见的。同样的,周作人关于人的理论是个大杂烩,糅合了多元的西方哲学思想,既有西方传统的人道主义、达尔文进化论,又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日本的新村主义等,这种大杂烩的不纯性使得周作人在接受、吸收摄取西方哲学思想的过程中呈现出复杂状貌。
  
  三、断层化。“五四”时期,不同的作家群从不同的方面接受外国文化的影响,形成各有特色的流派,使中国文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局面。但是一种外来思潮发生影响绝不是偶然的、盲目的,它必然经历一个鉴别、吸收、批判、扬弃的过程,因而一个作家对某一哲学观念的吸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思想的发展、时代变化而有所不同,有时甚至矛盾。这种前后的不一致使作家的接受过程出现了断层现象。一般来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某一事物的选择标准会因文化环境、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当我们自己的文学发展成熟后,再来观照西方近代哲学思潮,选择的标准就严一点。即使像鲁迅这样的一代文豪,对西方哲学思想的接受也会出现偏差。以“五四”为界来观照,西方近代哲学思想对鲁迅的影响在“五四”前后是不一致的。例如尼采的超人哲学,“五四”前鲁迅对尼采是赞扬多于批判,认为尼采是个人主义的雄杰者,是个博大渊邃的天才,他吸收了尼采思想,按自己的理解加以应用。鲁迅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主要集中表现在《文化偏至论》中,谈的最多的是“深思遐瞩,见近世文明之伪与偏”的尼采,甚至主张“掊物质而张灵明,任个人而排众数”,这些思想都是以尼采思想为根据的。这个时期的鲁迅将尼采思想当作一种武器,意在挽救中国于危难中。“五四”后,鲁迅受到十月革命鼓舞,其思想有了很大发展。他所取于尼采的与“五四”前有所不同,对尼采思想既有吸收又有批判。为了适应反帝反封建的需要,他强调尼采的彻底破坏旧传统的封建精神和坚韧的意志力,另一方面他又批判尼采的“超人哲学”太过渺茫,开始关注群众力量。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鲁迅与尼采决裂,尽管他在写作时偶尔引用到尼采的词句,但他认为尼采的思想和人民群众当时的情况相距太远,并认为“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照无穷,只是给予,不想取得。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指出尼采超人哲学只有两条出路:一条是发疯而死,另一条是“收缩为虚无主义者……成为沙宁之徒,只好以一无所信而名,无所不为为实了”。鲁迅的典型例子表明,一个作家对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取舍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另外,这种断层现象,除了作家自身观念的改变外,还与作家所处的民族语境变化有关。“五四”新文化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新文学创始者们提出“人的解放”、“科学和民主”等口号,他们张扬个性意识,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成为时代最强音。时代的启蒙语境促使作家倡导自由、提倡自由,借用自由来反对封建专制。而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阶级斗争、民族斗争成为现实话题,革命文学成为社会主潮,许多作家适应时代“革命语境”的需要,迅速转变为对群体的归附,对群体意识的强调,“自由”的观念被贬抑,成了少数人出世的特殊行为方式,某些哲学思想自然而然地被摒弃了。
  二十一世纪的开端,回眸二十世纪文学的坎坷的起步,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开始就带有中西文化碰撞的胎印。在这场中西文化之川的大碰撞、大汇合中,“五四”作家对西方近代哲学思想的接受是复杂的,啮合是艰难的,体现了他们向中国以外的世界寻求借鉴和参照系的积极心态,意义深远。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宋向红(1972- ),厦门大学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研究生,福建莆田学院中文系讲师。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五四文学运动之我见》[A].《郁达夫文集》[C].(第六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2] 郁达夫.《雪夜》[A].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 乐黛云.《中国文学在国外》丛书总序[A].钱林森《中国文学在法国》[C].花城出版社,1990年版.
  [4] 唐弢.《鲁迅杂感》[J].《鲁迅风》创刊号.
  [5] 冯雪峰.《回忆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
  [6]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A].《郭沫若全集》[C].第12卷.
  [7]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 鲁迅.《故事新编·序言》[C].《鲁迅全集》[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9] 鲁迅.《拿来主义》[J].《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 鲁迅.《<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