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陶渊明审美心理流程解读
作者:王晓红
第三阶段:审美活动的升腾——“欲辩已忘言”
当“审美主体在对对象意义了悟的同时,又超越了对象,升腾到一个精神无限的境界”⑤。审美活动进入了最高一个层次即升腾阶段。这一阶段中,客体实现了自由的审美价值,主体完成了对审美情境的寻索和玩味,获得了关于社会人生的真谛而得到心灵的解放和情感的升华,进而充实和提升了审美的理想,进入了艺术至境。宗白华先生认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次的创构,从直观感受的模写,到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个层次。而“最高灵境的启示”既是情景交融,又超越情景之外,是高尚的人格格调与景、情高度统一与融合,达到审美体验最高点。这一层面上,审美主体可以自由地驰骋在“超以象外”灵气流溢的自由境地,“直探生命的本源”,实现对宇宙和生命的审美感悟⑥。
陶渊明面对淡雅之菊花、秀峻的庐山、结伴相还的飞鸟构织成的清新、和谐之景,情不自禁,激情迸发,吟唱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生命之音。“此中”一般有两种解释:山中或大自然,二者皆通。但似有拘泥之嫌。笔者以为:“此中”指称主体眼前所见之景以及由此延伸到整个大自然之景,既是实写的,又是虚极的。此刻,诗人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自然融为一体,审美主体进入到极为美妙的境界,感受到微末见大千,刹那悟永恒的无穷乐趣,以致“欲辩已忘言”。一则想要选择语言加以描述,它已经倏忽而逝;二则现有的语言永远无法描述那只可“心会”而难以“言传”的感悟。在科学家那里,任何真理都是可以用语言陈述的,而对诗人而言,真正的人生感悟是“心悟”,很多时候是难以用语言甚至无须用语言来表达的,而诗歌也因而生发出说不尽道不完的“味外之旨”。尽管诗中明说“欲辩已忘言”,但如果联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来考察,他在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所隐约暗示的人生真理还是可以探索的。南山的永恒、山气的美好、飞鸟的自由,不正是“体现了自然的伟大、圆满与充实,尤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本质吗?”那么,人的短促的一生,除了归依自然、顺应自然,在自然的永恒、美好、自由中感受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外,还有什么可追求的呢?“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人体自然之“意",得生命之“真",皆已超越语言的牢笼,而魏晋时代的生命精神在这“忘言"之所在,也得到了精彩的总结。
这一阶段,作为审美主体的陶渊明超越于具体物象之外转而进入对宇宙生命、人生哲理的思考,由第二阶段获得的强烈的审美感受转向了生命本真(理想)境界的探求,“个体的生命与群体生命乃至宇宙的生命发生交感共鸣”,体验到人与自然同在、人与自然同化的自豪感,获得超然的理性的愉快。
综观全诗,追寻审美者的心理历程,我们似乎可以比较明晰地看出:“心远”为陶渊明这位审美者进入艺术化境奠定了基础,“采菊”则是契机,而当其采菊之时,偶一抬头,“悠然见南山”,则表现审美者已真正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化境。而“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则标志着诗人已完全陶醉其中,人生的真意就在这时须用言语去表达。至此,诗人的感情历程达到了顶峰,完成了艺术至境的创造。
(责任编辑:古卫红)
作者简介:王晓红,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①王旭晓.美学通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②沈琪(译).罗丹艺术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
③④周宪.美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⑤刘萱.宗白华意境理论的建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2,(3).
⑥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