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图辉映 魅力无穷
作者:姬杰峰 高固华
这三幅图景明显地形成了三个层次,即不宁静的现实——宁静的联想——无限的向往。背景图是基础,荷塘月色图是过渡,而江南采莲图则是核心,内容最少,却是三幅图景的灵魂。它就像明灯,照亮了全篇,不仅使背景图的幽暗有了亮色,也使荷塘月色图的朦胧变淡了、宁静变活了。没有这个灵魂,全文就会黯然失色、缺乏活力。作者之所以定题为《荷塘月色》,大概就是为了突出荷塘月色图的过渡作用,提醒读者不要忘记其他图景。三幅图景就这样由今到古,由近到远,由实到虚,由宁静到活泼,由详细描写到简略叙述,由静静地观赏、联想到热烈地抒情、向往,三者相得益彰,组成了《荷塘月色》的全部内容,具体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特有的人生感受,即“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如果说荷塘月色图是作者“爱冷静”的表现的话,那么江南采莲图正是作者“爱热闹”的代表。这一片天地是作者的,是作者为我们创造的另一世界。在这片天地里,作者感到了自由,忘记了忧愁和白天的“不宁静”,“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这种自由和独处,是与现实政治的、伦理的不自由相对的,不是“精神的避难”,而是一种理想和对现实不自由的超脱,是一种心灵的解脱,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不自由”(孙绍振《名作欣赏》2003年8期),是作者一贯的生活希望所在。这种希望是作者的精神支柱,是作者生活的动力,是作者具有的被毛泽东高度称赞的民族气节的精神源泉,表现了我中华民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坚韧的伟大品格。有了这种追求,人才是真正的人,才不会被外界的压力压垮,永葆精神自由和人格的崇高。这不仅是修身、创业,也是治国治家的基础,也是每个人、尤其是成年人所需要和追求的。这才是文本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巨大艺术魅力的奥秘之所在,是本文人文精神之所在。
有趣的是,我们对《荷塘月色》的解读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九十年代以前,以赖瑞云先生的专著《混沌阅读》中所列为代表。第二阶段大致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是抓住文章的第一句,对文章进行社会学的分析。第三阶段大致是新世纪开始,主要是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接受美学对文章进行文本解读。第三阶段的分析拓宽了我们学习《荷塘月色》的思路,有利于我们对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把握。散文是讲究意境美的,对散文的意境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和科学的阐释,这是本文力争达到的目标。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姬杰峰,高固华,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及文艺思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