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4期


远离物化世界 走进美好自然

作者:李晓宁 容新芳




  第一次世界大战毁灭了物质文明,肉体上把人撕成了碎片,思想上造成了一种在原有的生活模式和现实之间的新的分裂状态,精神上埋葬了人们心中的上帝。于是,人们对理性科学的怀疑、对传统道德的失望、对战争的恐惧、对经济的焦虑、对现代化中人被异化的担忧,这一切像滚滚洪流冲击着所有的观念、思考和结论。尼克看到科技通过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所以他不想在社会中被物化,不想成为工业化组装线上的奴隶,不想成为标准化生产的标准化“零件”。他追求的是个性的解放和情感世界的解脱,所以他走向自然的行为就是对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至上的反思。
  《大二心河》以其新颖独特的语言、结构,以及叙事手法对艺术和道德进行了探索。在“细读”该作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观察到作者本人的踪迹,甚至还可以从中发现上帝的影子。它的神秘性,特别是它对《圣经》的暗示,吸引着读者对它进行不懈的探索。正如批评家弗莱所说:“文学是神话的直接派生物。”“文学是神话发展的整体之中不可分割和不可避免的一个部分。”细读作品可以从中读出《圣经》的语境,从尼克身上看到神的影子。失去伊甸园后的亚当夏娃来到孤寂陌生的世上。这里有险峻的高山,无边的森林,也有孤独和寂寞。同样《大二心河》中的尼克也时常久久凝视天空,天空的光明和自由让他陶醉,夜晚的满天繁星让他着迷,四季更替万物有序引起他的无限思虑,而人类的邪恶也让他痛苦。
  小说中的尼克和生活中的海明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海明威经历了战争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大二心河》在一定程度上是海明威的自传体小说。从《在我们的时代里》的整体构架来看,海明威似乎创造性地使用了“亚当下凡”的原型,因为亚当斯的名字使人想起了从伊甸园下凡的亚当。书中的主人公亚当斯只与《圣经》中亚当的名字有一个字母之差,而亚当斯中的斯(s)字在英语中通常表示复数形式,所以从字面上分析,把亚当斯解释为亚当的后人也不是毫无道理。尼克·亚当斯这个主角刚开始是在《印第安营地》那篇文章中,帮助父亲为印第安妇女接生,而同时又目睹那位印第安丈夫因不忍看其妻子的痛苦而自杀的天真儿童,然后是《杀人者》中那个善良、困惑的少年,最后是《大二心河》中那个饱受战争创伤的青年。它是一部人从天真,经过磨难,最后走向成熟,回归自然的发展历程。小说还对尼克·亚当斯神一般的意象进行了暗示和描写。首先,在这些故事中,对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尼克的经历、身份都没有明确交代。这会给人一种“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来去无痕的感觉。特别是在《大二心河》中,整个故事只有亚当斯一个人,从而增大了其神秘性。就是这个独立故事本身也有《圣经》的意象:亚当斯从火车上“堕落”下来后,面对人间火灾之“炼狱”,他不愿受工业文明之污染,他欲远离物化之世界,追求天人合一之自然生活。从《大二心河》的笔墨流淌中,人们可以看到神的意象,听到爱默生的声音:自然是上帝的反映,真理写于自然,自然是真实的存在。
  小说中描写和礼赞自然的清新句子和场景让人赏心悦目:
  
  那片松树没有矮树丛。有些树长得笔直,或者互相依偎在一起。树干挺拔,棕色,没有树桠。在很高的地方才长树桠,有些树桠互相交错地纠缠在一起,在棕色的林中投下浓重的阴凉。
  
  “树丛”“树干”“树桠”“棕色”“阴凉”等关键词的重复和变化的节奏,把人们的视线由地面引向空中,然后再拉回到地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有形有色的自然界中的植物独立且又相互示爱的画面。句子节奏的变化也巧妙地映衬出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变化。尼克搭帐篷、做饭等一系列机械动作以单调的句式,阴郁和沉闷得让人难以忍受。然而就在大鱼上钩之际,风格也随之突变,句子拉长,文笔变得幽雅,愉快之情跃然纸上。这些都尽现了海明威在句子结构与内容和谐方面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艺。
  《大二心河》旨在促使读者对生活和思维方式进行评价,使读者透过表象看到内涵,最终目的是希望引导读者对整个社会的各项制度、文化和习惯进行反思,从而发掘生活的真谛。作品委婉地告诉读者,现实世界是抹杀人性、桎梏人生的污浊世界,人们看到的只是被火光扭曲的影子。真正的阳光、真正的生活存在于人在自然状态下心灵和精神的体验之中。所以对日益物化生活感到厌倦的人应远离物化世界,走进美好自然。
  
  作者简介:李晓宁(1958- ),河北大学图书馆馆员;容新芳(1956- ),河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美国新闻署英语教学部.21位美国名人传略[M].王海燕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1页.
  [2]Ernest Hemingway. Big Two-Hearted River,Ronald Gottesman, ed.,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Volume II, 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1979.本文出自该书的引文为笔者自译,不再作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