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石峡】
一名雄石峡。在陕西榆林县城北约3公里的红石崖上。东西对峙悬崖,中间水势湍急,撞声如雷,非常壮观。明成化十年(1474年),余子俊巡抚延绥,凿石为渠,引水自榆林城西而下与无定河汇流。名渠为榆溪河。其上覆以大石桥,清同治时延榆道童兆蓉于桥壁题刻“力争上游”,前代官吏于峡壁题刻颇多。崖东石壁凿洞十余孔,名为雄山寺,抬级而上,有天门、地门之险。登临其上,红峡映比分外耀目,为榆林八景之一。
【新明楼】
在陕西榆林县城内南大街,与北大街的钟鼓楼遥相对峙。建于明代,清嘉庆、光绪年间,均有修葺。楼高45米,为歇山顶重檐三滴水建筑。为榆林城内古迹之一。
【镇北台】
在陕西榆林县城北约7.5公里处。是明代长城上的一个烽火台。高三层,外砌以石,北额题刻“向明”二字,为明万历时巡抚涂宗濬所书。遇敌来犯时,守城士卒即在台楼上点燃烽火,调集附近驻军前来应战。是西北地区要塞之一。
【戴兴寺】
在陕西榆林县城内东边的驼峰山上。是榆林现存比较完整的寺庙。据寺内碑石载:寺创于明成化年间,天启七年(1627年),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光绪八年(1882年),均曾重修。但梁架仍系明代风格。殿内两边壁画精美。寺内原藏有藏经三千余册(内有明永乐版本九十册),已不存。另有铜佛像大小九十未尊,铁罗汉十六尊。
【杨家城】
在陕西神木县城东北20余公里处。为唐代麟州故城旧址。开元十=年(公元724年)置麟州并建城,金废麟州。其城于金皇统八年(1148年)没入西夏。历经五代至宋、金、元、明都是军事要地,几经兴废。宋文彦博题《红楼》诗:“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指的就是麟州城楼。原有高大的城楼。是西藩榆阳,东距河朔,南卫关中,北控套内的堡垒。自五代至宋,杨宏信的长子重勋(训)、孙光世,次子业(继业)、孙延昭等,祖孙四五代人均据守此城,抵御契丹,故称之曰杨家城。其后通俗小说《杨家将演义》及由此敷演、编写的戏曲、故事,均来源于此。现仅余夯筑城墙残迹。
【孤山铁塔】
在陕西府谷县城西北约20公里的孤山堡南屏山上。明代建造。全系铁铸,故镇名。塔形如锥而笔立,高5米多,分十二层。层间四面均铸造佛像,体态俊秀,工艺精美。塔原建于孤山堡高家峁山西,清道光年间移置今地。这里峰峦青翠,铁塔耸立其间,阳光照射,光彩耀民远望忽明忽暗,若星火闪烁,十分壮观。现仅存遗迹。
【吴天宫】
俗叫七星庙,又叫无梁殿。在陕西府谷县孤山堡城北约1公里处。外观为歇山顶或卷棚顶。单檐斗洪,磨砖对缝,雕刻精巧,室内墙壁为八面收缩,迭涩收顶,中无梁住,别具风格。相传北宋时名将杨继业与地方豪族之女折赛花(即余赛花)在战场搏斗,二人部觉得对方勇悍,产生了爱慕心情,遂于七星庙内匹配,结为夫妇,以后又共同抵御契丹入侵。后人编写了不少戏曲、评词和小说,广为流传。历代对此庙都进行修葺;迄今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