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修文县





  【扁担山】

  在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15公里。是布依族聚居之区。四面皆丛山峻岭,中为槽子。从安庄之白水河溯流而上,至槽子中段,秀峰兀立,丘壑幽深。河流婉转激扬,多处跌为瀑布。逾数里,有一土阜,高约3O米,宽20余米,长达1公里。中有石脊一线贯通,青草蒙茸,苍苍一片,横卧于田畴之间。两端小山突起,树木葱茏,山下各有小村,北曰倮冥,南曰孔马。状如扁担荷物,故名扁担山。人行其上,四顾阡陌纵横,群山献翠,鸡犬之声相闻。该上阜历来是布依族人民欢庆传统节日的天然广场。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各寨男女青年穿丽服,跨骏马,带着武器齐集于此。男子赛马比武,女子跳舞抛花,鼓乐喧天,人山人海。七月初一至十五,则有一种近乎跳神的活动,名曰放八仙。盛况与春季赛马比武相埒,颇具浓厚的民族色彩。

  【黄果树瀑布】

  在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西南15公里的白水河上。有滇黔公路经过。这里山峦重迭,白水河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水势汹汹,波浪滔滔。流经黄果树地段时,因河床断落,形成九级瀑黄果树瀑布布。黄果树瀑布是其中最大的一级。宽约81米(水源减少时宽度相对缩小),从68米的层崖之巅跌落,凭高作浪,发出轰然巨响。云垂烟接,万练倒悬,细似珠帘,粗若冰柱,联贯络绎,倾入犀牛潭中。飞瀑跌落处掀起轩然大波,浪花四溅,水珠轻扬,飞洒在公路两侧,如蒙蒙细雨,凉爽宜人。至盛夏,遇太阳照射,便化作长虹一道,五彩缤纷,霞光遍地。遥望瀑布,笼罩在轻纱薄雾之中,忽明忽暗,幻景憧憧。对岸有观赏瀑布的最佳处所,明清两朝曾建“望水亭(观瀑亭)”。倚栏纵目,可正面观赏飞流奔腾喷薄之状,可俯瞰下游玉龙飞渡、峡谷回流、银滩轻泻诸景。亭下林木茂密,岩高涧深,有一曲折磴道直抵河边。对岸巉崖错落,飞瀑纵横,雷奔云泄,是九级瀑布中的又一奇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称赞此瀑布之“阔而大”,为全国第一,而其雄厉之势则有“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状”。瀑布附近的天生桥,长1公里,宽200—300米。上有石林一片,或孑然独立如枪槊矗天,或连接成岭加屏风数迭,有如月门洞开,有似七级浮图,有的头戴金盔,有的身披璎略。千奇百怪,别开生面。

  【犀牛洞】

  在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约1公里的东坡山。形成于二百万年以前。旧名伙牛洞,1975年修建地下提水站时,在洞内挖出牛骨化石,遂改今名。洞长400多米,宽5—100米,蜿蜒曲折,结构奇特。有澄潭、层楼、别洞、宫殿。钟乳石丰富多彩:有浩瀚无垠的云海,威仪可畏的门卫,怀抱婴儿的苗妇,形象逼真的狮子,白练倒悬的瀑布图等,一幅幅自然画卷,争奇斗胜,目不暇接。中心有个宏伟的圆形宫殿,可客千人。顶上的藻井饰满璎珞;中央矗立一根擎天柱,大可合围,高达30余米,上下笔直,分节均匀,每节有细致的直线纹,酷似象牙雕刻;左侧的巨幅石幔,自洞顶下垂,皱纹清晰,色调和谐,与戏台上使用的丝绒幕布无异。大殿后面,一个百米见方的穹窿,覆罩着长70米、宽20米、深27米的碧水龙潭。岸边石笋如林,半山宝塔在望。潭侧一洞,陈列着石锣右鼓,扣之发金属声,余音回荡,经久不息。整个洞中一时八音齐奏,清脆悦耳,令人称绝。

  【关索岭】

  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22公里,与“鸡公背”相对峙。路如之字,盘旋而上须经四十三盘方抵山顶。至十六盘处佳木葱笼,石洞清幽。有龙泉寺,祀三国蜀汉寿亭侯关羽;有马跑泉,水味甘洌,被誉为琼浆玉液。俗传诸葛亮南征,关羽第三子关索为前锋,统兵至此渴甚,俄而乘骑跑地出水,故名马跑泉。右边一泉,深尺许,大旱不消,大雨不涨,传人饮此水者必哑,故名哑泉。徐霞客谓二泉“相去不数步,何良楛之异如此”!古人无从解答,乃长期盖以巨石,井立禁碑,榜曰:“亘古哑泉”。山顶高出云表,茫茫大造,气象万千。御书楼矗立其间,上有康熙二年(1663年)玄烨亲题“滇黔锁钥”匾额。楼侧一庙,内供关索。黔人崇敬关羽,各地多关庙。传说中的关索,忠勇爱民,有功于黔,故亦庙食于此,且以其名名山。

  【红岩碑】

  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10公里龙爪树(地名)后面的晒甲山。俗传诸葛亮南征屯兵晒甲于此。山顶之赭色巉岩,壁立如削,上有红岩碑,人称“南中第一奇迹”。宽10米,高6米,计四十余字(当中草书“虎”字系清人徐印川所加)。参差不齐,大约可分十行,首行二字,末行一字。大小不一,大者字径1米以上,小者20至30公分。从岩下仰望,字青石赤,仿佛大书深刻,临近细审,无斧凿痕。字形奇怪,非篆非籀,不可辨识。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嘉靖年间邵无善的《红岩》诗。至清代中叶,始引起学者的注意。先后有拓本、摹本、缩刻本多种问世,并被收入全国性的碑刻著录。记游考证之作甚多。邹汉勋、刘心源还分别著有释文。光绪年间,影响愈大,名播海外。法国人柏茹雷和弗海尔谓此刻“含有绝对之神秘性”。历来众说纷坛,持肯定态度的有三危禹迹、殷高纪功、诸葛图谱、苗文古书和爨文先声诸说。而否定者则断言所谓红岩碑非人工所为,乃自然生成的石花。

  【灞陵桥瀑布】

  在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东5公里。地当通滇要道。明末建石桥跨灞陵河上,长30米,宽6米,中空四洞。东西两头各有古黄果树一株,高10余米,枝干畅茂,顶圆如盖,半覆河中,半覆桥上,人称“天构凉亭”,是著名的关岭八景之一。桥左数百米处,有飞瀑垂帘,高100余米,为黄果树瀑布的两倍。汹涌澎湃,砰崖裂石,从双峰耸峙的峡谷中倾泻而下,若千蛟飞断壑,若匹练绽玉梅。近人依次分为山舞银蛇、金水拍岸、波涌玉龙、云腾水怒、直下龙岩、狂飚天落、浪遏飞舟诸景。美妙多姿,雄伟壮观,游人诗有“神摇目眩心魂颠,欲去未忍情悁悁”的真切感受。

  【三潮水】

  在贵州修文县城北2公里的观音山下。因夏秋间每日定时发大水三次,故名。在明代后期即作为著名的古迹载入方志。三潮水是一股可鉴毛发的情泉,出自山麓岩洞间,经龙嘴石注入池中。池宽12平方米,形如半月,距洞仅6米,中有大石龟一个。遇潮则池水奔腾,水量猛增,溢至龟背淹没而止;退潮后,又复涓涓细流,声响俱寂。池上建亭,曰“潇洒”,连椅以为栏,供人观潮、憩息。中有碑石刊刻前人记游诗文。碑侧一孔,以口吹气,发海螺声。旁为潮水寺。崇祯末,四川巡按使钱邦芑隐居于此,更名知非庵。附近有珍珠井,水涌如珠玑串串,晶莹发亮。白马潭众流挹注,传有神物藏身其间。潭上有蔚为大观的“万卷书岩”。四周山峦稠集,石径曲折,观音、玉兔、金龟诸山,形象生动,林木苍翠,风景秀丽。

  【阳明洞】

  在贵州修文县城北1.5公里的龙岗山。明正德元年(1506年)宦官刘瑾为排斥异己,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亲人下狱。兵部主事王守仁挺身而出,抗章救援,被廷杖四十,谪为龙场驿丞(今修文县城即明代龙场驿所在地)。正德三年王抵修文,居龙岗山东洞,后人称阳明洞。嘉靖年间起,龙岗山和贵阳城陆续修建阳明祠、君子亭和阳明书院。清康熙以后,累经扩建、重修,成为重要的名胜古迹。龙岗山地势不高,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岩石嶙峋,古树参天。洞前的两株柏树,挺拔苍劲,传为王守仁手植。洞口有明代贵州宣慰使安贵荣题刻:“阳明先生遗爱处”七个大字和明御史冯晋卿所立碑石。洞内宽敞明亮,可坐百余人。四壁有石乳凝结而成的象形动植物和日用器皿。阳明别洞的石凳石桌,不假修凿,自然生成。王文成公祠、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分别座落在茂林巨石间,重檐飞阁,红柱绿瓦,交相辉映。1945年至1949年,国民党曾在龙岗山王文成公祠右厢楼下囚禁张学良将军。解放后经多次修缮,成为著名的游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