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县惠来县





  【文光塔】

  在广东潮阳县棉城镇中心。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后毁。明崇祯八年(1635年)重建,十年秋建成。塔高十六丈,空心。八角七层,每层有塔门、塔廊。塔身由各种不同形状与规格的砖石砌成,结构严谨坚固。底层塔门前蹲着两只威武的石狮,门上端书“文光塔”三字,两旁联曰,“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贯斗牛。”从地面进塔沿螺旋式石阶登上塔顶,可远眺巍峨的小北山和浩瀚的南海。

  【灵山寺】

  在广东潮阳县铜盂村灵山山坡。唐代僧人大颠(潮州人,开元末生于潮阳,出家于罗浮山,后回潮阳住白牛岩)于唐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主持建潮阳县灵山护国禅寺,为潮汕第二名刹。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大颠曾与潮州刺史韩愈会见,韩愈留衣为别,现存有“留衣亭”及碑记等。寺经过历代修建,现还保存有卓锡泉与元代仿制的白石槽等遗迹。

  【大颠祖师塔】

  又名舌镜塔。在灵山寺后。唐长庆四年(公元824年)

  灵山寺住持僧大颠死后葬此。为钟形石造墓塔,高2.8米。塔身直径1.8米,正面有神龛,内刻“大颠祖师塔”五字。龛下有石刻仰莲承托。下有塔座,座四周刻有古雅朴实的图案花纹。塔前还设有石刻香炉、烛台,刻凿简单古朴,造型奇特,为广东所罕见。

  【莲花峰】

  在广东潮阳县海门集镇外。是一大堆瓣状分裂的花岗岩石,近海的一面,分裂层次更多。从山下至峰顶,高约130余米。从陆上远望,象一朵莲花含苞待放;从海上眺望,则如莲花盛开,故名。其周围及附近山坡,有摩崖石刻数十题,汇集各体书法。在峰侧一块巨石上,有传说文天祥用剑刻的“终南”二字,另有诗词石刻十多首。1962年春,著名作家老舍游此,题诗二首,有“遥怜信国此峰头,水黑云寒望帝舟”之句,以追忆文天祥于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驻军潮阳,登莲花峰眺望寻觅帝舟踪迹的历史。峰后有一块望夫石,是渔家妇女遥望归帆的地方。峰右附近红砂窟有万人家,是1943年渔港被日本侵华军封锁,渔民无以为生,饿病至死达万亲人的葬地。

  【海角甘泉】

  在广东惠来县神泉港东南角。是宋代海滩的泉眼。明代成为三面环海的陇堆上的泉井、水甘洌。相传明代有一神童苏福,为甘泉写一独联:“抉取携而不竭,任卤浸盐蒸,独漂中淡。”清乾隆年间在泉井边建一碑亭,把这一联刻在石柱上。亭中树一《神泉亭塔碑记》,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惠来知县王玮所作,指出甘泉”受千斤卤而能甘”,“虽深广不数尺,而欲者千余”,“有功于民”。《潮州府志》载:“此泉发源文昌山下,隆冬不竭而味甘,堡内咸资汲焉。”现在,神泉镇几千人口皆汲此水食用。普宁县揭阳县

  【流沙教堂】

  即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在广东普宁县流沙镇。1927年10月1日,八一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和林伯渠、吴玉章、李立三、郭沫若等,由汕头撤抵普宁流沙镇附近的这座教堂。随后恽代英、彭湃,张太雷也到此地。次日,在此召开了起义军负责人的会议,张太雷传达中央指示,对起义军的人员去向作了安排。1965年郭沫若重访流沙镇,追述当年会址情况,普宁县政府据以修建复原。

  【南昌起义雨下部队指挥部军事决策会议旧址】

  见“流沙教堂”。

  【揭阳学宫】

  在广东揭阳县榕城镇。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经多次重修,清光绪二年(1876年)改建,主要建筑有前门、大成殿、东西庄、明伦堂、东西斋;宫前有照壁、棂星门、伴池等。1925年3月和10月,周恩来在第一、二次东征时,曾在明伦堂办公和居住。1925年至1926年间,中共揭阳特别支部、揭阳县农民协会、妇女解放运动协会等单位分别在大成殿西斋和东斋办公,1927年9月26日八一南昌起义部队入揭阳时,周恩来、贺龙、叶挺等在明伦堂办公,他们帮助该县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则设在大成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