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兖州县





  【太白楼】

  即太白酒楼。在山东济宁市南部旧城墙之上。传为唐代诗人李白客游任城(即今济宁市)时饮酒处,后人建楼以纪念,唐人沈光篆书作文。楼原在任城故城内,元代重修。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移今址。1948年因战火毁坏,解放后重修。两层飞檐,歇山式顶,通高20米,四周阳台宽敞,面积近5,000平方米。二楼内有“诗酒英豪”匾额,壁嵌李白、杜甫、贺知章阴线浅刻画像,系明万历年间李汉章立石。外壁周围镶金、元、明、清各代碣石四十余块,包括颂、题咏等,有“太白一去不复留,任城尚有崔巍楼”之语。太白楼现已辟为李太白纪念馆,各类展品一百余件,还有反映李白游踪的示意图、照片,后入关于李白研究的论文专著及现代书法家的题词等。楼下存斗大“观”字刻石一方,传为李白手书,系清嘉庆十年(1805年)运河边出土。州志载,同时出土的还有“壮”字石刻,已佚,楼东里许有涮笔泉,传为李白涤笔处,原有垦华亭,现仅存“墨华”二字石刻。

  【汉碑群】

  在山东济宁市铁塔寺街市教育局院内东北隅。有汉代碑刻十种,建屋保存。州志载,原济宁文庙内有汉碑多种,宋赵明诚《金石录》、欧阳修《集古录》均有记述。历经战乱,至清代仅存“司隶校尉鲁峻碑”、“庐江太守范式碑”、“北海相景君碑”、”朱君长墓石”、“尉氏令郑季宜碑”五种。另有明代仿刻的“郭林宗墓志铭”。清乾隆年间,金石家黄易发掘嘉祥武梁祠,将“执金吾丞武荣碑”、“孔子见老子”汉画像石运来济宁。继发现“郑固碑”残片后,“郑固碑”亦随之出上,连同原有汉碑,一同移置州学明伦堂内。1929年,济宁县教育局长王大恕又移置现址,名曰“小金石馆”。这批汉碑屡见著录,是研究汉代历史及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声远楼】

  在山东济宁市铁塔寺街。始建于宋,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楼下砖砌合基,高3.5米。两层飞檐,十字结脊,通高17米,拾级可上。楼上“声远楼”匾额,为明万历年间济宁道龚勉题署。楼上有巨形铁钟一口,高2.2米,下唇周长4.5米,重约7吨,为宋代原物。音质浑厚,声闻数里之外。

  【济宁铁塔】

  在山东济宁市铁塔寺内。寺原名崇觉,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建铁塔,因改称铁塔寺。塔原七级,明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增至九级,通高23.8米。塔身下部为砖砌八角形基座,西面辟门,座室内向八角藻井顶,中有宋代千手佛石像和清光绪七年(1881年)塔铭。塔身八角形,铁壳砖心,每层由勾栏平座、塔身、回檐三部分迭合而成。平座、回檐均由重昂斗栱承托。每层四面辟长方形门,另外四面设龛置佛像二尊。一、二层塔身铸有“大宋祟宁乙酉常氏还夫徐永安愿”和“皇帝万岁”、“众臣千秋”字样。顶层八角各悬风铎,极顶为铜质鎏金宝瓶塔刹。仿木构建筑特点浓厚,造型美观,是我国珍贵的范铁艺术遗产。

  【兴隆塔】

  在山东兖州县城东北隅原兴隆寺中。为八角十五级楼阁式砖塔,高54米。其建筑年代据《兖州府志》载为隋唐时建。据塔身二层外部设平座及二、四、六、七层盲商纹饰推断,当为北宋建筑。塔七层以下粗大浑厚,内设踏步,可顺梯回旋而上;七层以上挺秀玲珑,高插云天。兖州为历史名城,往来过客多登临此塔,题诗留言,前人有“高入白云,影落灵光;翠色独凝洙水,风声遥应岱峰”之语。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队以塔为据点,负隅顽抗,破坏严重。解放后修缮一新。登临其上,古城新貌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