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冢】
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郑家沟南鼎足山。传为春秋齐桓公、齐景公墓。桓公吕氏,名小白,前685—前643年在位,以管仲为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景公名杵臼,前547—前490年在位,任晏婴为相。另一种说法,是田齐时的大公和桓公。二冢东西并列,因山为坟,墓高37米,东西近170米,南北140米,周围遍植松柏,墓上绿草茵茵,灌木葱茏。西侧沿曲径可登冢顶。四周古冢累累,胶济铁路横贯山下,益(都)辛(店)公路纵穿南北,气势雄伟。桓公墓土色不一,传当时诸侯送葬,各进其土所致。
【三士冢】
在山东淄博市临淄旧县城南门外。一基三冢,高约16米,东西110米,南北近60米,传为春秋时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之墓。《晏子春秋》载,三人事齐景公,恃功自傲,晏婴劝景公除去,景公惧三人骁勇难制。晏婴遂设计请景公送去两个桃子,让他们论功领赏。三人夸功,互不相让,意气难平,先后自杀。齐景公葬以士礼。一说三人皆义士,见晏婴蓄意陷害,不甘受辱,以死相拒。诸葛亮《粱甫吟》云,“步出城东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问是谁家冢?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绝地纪,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有痛惜凭吊之意。嘉祥出土汉代画像石刻中亦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墓周建有砖石围墙,南设圆门和影壁。《梁甫吟》刻石和摹刻的“二桃杀三士”汉画像石等镶嵌于壁上。墓西立有“三士冢”石碑。
【四王冢】
又称四豪冢。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淄河村南,北距胶济铁路半里许。传为战国田齐国君威王、宣王、湣玉、襄王墓。威王名因齐,约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任用邹忌为相;孙膑为军师,为战国七雄之一。宣王名辟疆,约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喜文学游说之土,“稷下学宫”复盛。湣王,一作闵王、愍王,名地(一作遂),约公元前300—前284年在位。襄王名法章,约公元前283—前265年在位。四墓自西而东并列,绵延相连,封土高大,一基四巅,状若山丘,此地齐王陵寝颇多,故有齐陵之名。
【孔子闻韶处】
在山东淄博市齐故城大城东南部韶院村。古籍载,孔子对帝舜时的韶乐推崇倍至,称其“尽善矣!尽美矣”。又载,孔子至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村内有清宣统三年(1911年)所立“孔子闻韶处”石碑。据民国初年《临淄县志》载:“相传清嘉庆时,于城东枣园村掘地得古碑,上书‘孔子闻韶处’,后又于地中得石磐数枚,遂易村名为韶院。至宣统时,古碑已无下落,村民恐古迹湮没无传,故另立石碑,仍刻‘孔子闻韶处’。”现已嵌于村中大街一侧墙壁上,并加刻韶乐简介与古代乐舞图。
【齐城西垣排水道口】
在山东淄博市齐故城大城西墙北段。1979年发掘,东西长42米,南北宽7米,深3米,用巨石垒砌而成。水口分上中下三层,每层五个方形水孔,孔内石块交错排列,水经孔内间隙上下跌宕而出,人却不能通过,既能排水,又能御敌。这一两千余年前的建筑,为世界同时代古城排水系统中所仅见。
【柳泉】
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东壑沟中。相传当年蒲松龄在此设茶待客,搜集创作素村。泉出沟底,蒲松龄在世时,外溢为溪,大旱不竭,称“满井”。沟内绿柳成荫,后人名之曰柳泉,故蒲松龄自号柳泉居士。1979年作家沈雁冰题‘柳泉”二字并立石碑于井旁。东南里许有蒲松龄墓,墓前碑亭内立重刻清雍正三年(1725年)张无撰《柳泉蒲先生墓表》及沈雁冰新题墓碑。
【临淄齐国故城】
在山东淄博市旧临淄县城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河,西依系水,南有牛山和稷山,东、北两面为平原。《史记·齐太公世家》载,约在公元前九世纪中叶,齐国第七个国君齐献公由薄姑(山东博兴)迁都于此,自春秋战国至公元前221年秦灭齐止,先后作为姜齐与田齐的国都达六百三十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城之一。1964年开始,对故城进行了多次勘探试掘,已查明故城分大小两城,小城套筑在大城西南隅,大、小城总面积60余平方华里。大城周长14,158米,小城周长7.275米,城墙厚度一般在30米左右,现在地面上的城墙遗迹犹隐约可见。《齐记》载,故城城门共十三座。已探明十一座,门道宽多在10米以上。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已探明于道十条,多与城门相通。人工挖掘的排水沟、护城壕与天然河流有计划地联系起来。构成比较完整的用水、排水和城防系统。故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已发现炼铜、铸钱、冶铁和制骨作坊遗址多处。小城是贵族聚居的地方,城西北有高台,名“桓公台”,传说是齐桓公会见诸侯和检阅兵马的地方。台周围有许多夯土建筑遗迹,是当时官殿建筑区之一。大城内发现墓地两处,大型殉马坑一处。晏婴冢在城西南部,系后人修筑的纪念性墓葬。城东南部有韶院村,传为孔子在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的地方。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
【桓公台】
在山东淄博市齐故城小城内西北,系官室建筑群中一座高台建筑合址。秦汉时称“环台”,魏晋间称“营丘”,庸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和管仲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古台历经两千五百余年风雨侵蚀。仍高达14米。地下夯土基呈长方形,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台顶有两层,东、西、北三面陡峭,南坡稍缓。经钻探发掘表明,台周围有大面积官殿建筑遗址。台基底部加修两层台阶,更显巍峨壮观。台前立有石质标志,“桓公台建筑遗址”。
【晏婴墓】
在山东淄博市齐故城小城北墙外,与桓公台南北相对。高10米左右。墓前立明万历间所镌“齐相晏平仲之墓”碑和新刻晏子像及生平简述,墓周砌围墙保护。晏婴,字仲,谥平,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世称晏子,春秋时著名政治家。景公时为相,辅政四十余年,政绩卓著。性机敏,善辞令,奉使楚国,临大节而不辱。
【殉马坑】
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河崖头村西、齐故城东北部,环绕于一座“甲”字形石槨大墓周围。东、西、北三面相连,全长约215米,宽5米。1964年和1972年先后发掘84米,清理殉马二百二十八匹,分两行并列,头外向,侧卧昂首,整齐壮观。按马坑长度推算,全部殉马当不下六百匹。数量之多为国内罕见。经鉴定,这些排列有序的殉马均为战马,且为公马。据《左传·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崔氏侧庄公于北郭”的记载,这里当是春秋齐国国君的墓地。规模宏大的殉马坑,说明了齐统治阶级的奢侈,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千乘之国”的齐国国力之强盛。1983年9月,在殉马坑西边南段40米处新建展厅一座,面积800余平方米,由正厅和展室两部分组成,呈“⊥”型,式样新颖,既有古朴的民族风格,又具现代建筑的特点。展出殉马105匹。
【蒲松龄故居】
在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另有诗文杂著多种。故居坐北朝南,院落前后两进,西有侧院。青砖黑瓦,木棂门窗,为当地民房样式。院内山石水池,豆棚瓜架,植蜡梅、秋菊、石榴等,有山林泉壑之胜。解放后辟为纪念馆,南院内南平屋两间,旧称磊轩,以蒲松龄长子蒲箬的字命名。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诞生处,也是他的书房“聊斋”,室内陈列着他七十四岁时的画像,上有蒲松龄亲笔题字:“尔貌则寝,尔躯则修。行年七十有四,此两万五千余日,所成何事?而忽已白头,奕世对尔孙子,亦孔之羞。”画像两旁悬郭沫若撰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金字楹联。室内还有蒲松龄用过的桌、椅、床、几和砚台等物。西院为新扩建的陈列室,展出蒲松龄手迹,《聊斋志异》中外文各种版本,各种诗文、杂著传抄本和聊斋故事的通俗出版物等。名人题咏甚多。
【管仲墓】
在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牛山北麓。传为春秋齐相管仲之墓。管仲(?—前645),名夷吾,颖上(今颖水之滨)人,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相齐桓公成霸业。墓东西36米,南北约16米,北坡高9米,南坡高6米。墓前旧有石碑,刻古人诗云:“幸脱当年车槛灾,一匡霸业为齐开。可怜三尺牛出土,千古长埋天下才。”近年在墓周砌砖墙保护,并立新刻石碑两方,一为“齐相管夷吾之墓”,一为管仲像及其生平简介。
【颜文姜祠】
一名灵泉庙,又名颜神庙。在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凤凰山下西神头村内。当地传说,齐国孝妇颜文姜孝事公婆,远汲山泉,不间寒暑,感动神明,泉出室内,汇流成河,名孝妇河。相传祠建于后周,历代均曾重修,现存主要建筑多明清风格。祠院面积约3.600平方米。山门三间,系二翘双昂七踩斗拱式建筑,有舒同题”颜文姜祠”金字匾额。门前立石狮两座。院内有香亭,重檐歇山顶,玲珑别致,两旁石碑龟趺龙首。正殿高约18米,面阔、进深各三间,殿顶梁架与一般古建手法不同,或称无梁殿,檐下斗栱五昂十一踩,出檐深远,角铃悬空,绿瓦朱甍,华丽壮观。殿内旧时供颜文姜塑像,已废。宋代及清初碑碣尚嵌于壁间。泉出殿前,甃石为池,池旁有石碑,题云:“孝妇河名自古今,源头一派更弘深。何当吸去为霖雨,洗尽人间不孝心。”一九八二年,经全面维修,辟为淄博陶瓷博物馆。
【四世宫保坊】
在山东桓台县城南门外。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建。坐北朝南,砖石结构,面阔9.2米,进深3.32米,高15米。顶覆绿瓦,下筑拱形门洞。额书“四世宫保”四字,传为书画家董其昌题。明代新城(即今桓台)人王麟、王重光、王之垣、王多乾祖孙四世,居官显赫,政绩颇著。坊为王氏后人所建。拱门洞两面共有石狮子八座,其中四座抱绣球回首,四座抱幼狮回首,造型生动,雕镂精细。传当时桓台城内共有七十二坊,以此坊规模为最大。现仅存此坊,余皆毁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