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县丰城县靖安县





  【吴城商代遗址】

  在江西清江县三前境内。面积约4平方公里。1973年至1975年,进行四次发掘。发掘面积达1.800平方米。共清理房基两座,灰坑和窖穴五十五个,陶窑二座,墓葬十六座。出土青铜器、石范、陶范、石玉器、陶器、原始瓷器等共达九百余件,其中刻划在陶瓷器和石范上的文字符号就有一百四十多个。吴城文化堆积分三期:第一期相当于郑州二里岗上层文化,即商代中期;第二期相当于安阳殷墟文化的早期和中期:第三期约当于殷墟文化的晚期到西周初期。为研究我国南方的奴隶社会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鸣水桥】

  在江西清江县樟树镇南25公里的阁皂山。建于宋政和元年(1111年)。系石质拱桥,全长8.3米,内空宽2.6米,高2.5米。两边青石砌成石壁后,以七块三卷厚青石砌成半圆形拱桥,原铺有麻石路面。石壁现存“大宋政和元年辛卯岁阁皂山道众化缘。。人财物建此石桥口四年冬至日毕工谨题”阴刻字样。

  【筑卫城遗址】

  在江西清江县大桥东南约3公里的大姑山北坡土岗上。

  因遗址上筑有一座东周的拱卫土城而得名。东西宽410米,南北长360米。1974年和1977年进行两次发掘。揭露面积共591平方米。出土文物丰富,有石器、陶器、白陶、原江西省(557)始瓷器、青釉瓷器等。该遗址堆积较厚,保存较好,迭压关系清楚,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中层和下层属新石器晚期文化层。出土文物,对于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吴城遗址商代文化的关系,有重要意义,也为探索赣江流域古代文化与广东、浙江等省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文庙】

  在江西丰城县中学内。建于南未绍兴十三年(1143年),元、明、清历代修葺。规模宏丽,金碧辉煌。旧为学宫,现仅存大成殿。据《丰城县志》载:“大成殿,八架二十六楹,周围磨砖夹柱石廊二十六楹,南面牌坊上为大成殿匾基,址高三丈九尺六寸,雕云飞檐,黄瓦龙吻如制,殿前露台三面石扶栏,旁二道,中三道,凡九级,高三尺,直一丈七,横五丈零。”经历八百多年,仍保持原貌。

  【丽城遗址】

  在江西丰城县城东南25公里处。城垣呈一椭圆形,蜿环3公里,土筑墙高3—6米不等。北有一城堡,仍保留原貌。东面一城堡,现辟为砖瓦窑。在城垣断壕中下层,压积一层陶瓦,为灰白色软陶,粗绳纹,圆筒状,长约2尺。另有零星汉代陶罐碎片,软陶鬲足,盖残片等。城垣外有旧护城河遗迹。据大量陶瓦的纹饰、特征推断,可定为汉代城址。

  【罗湖窑遗址】

  在江西丰城县曲江罗湖。丰城在唐代属洪州,也称洪州窑。窑址分布在寺前村前的斜坡山、狮子山、寺前山,外宋村的管家、文龙包、对门山、南坪,下坊村的鹅公包,里宋村的尚山等大片红土丘陵地带。为东晋南朝到隋唐时期的青瓷窑址。长约2公里,宽0.5公里,总面积近万余平方米。从采集的标本看,创建于东晋,极盛于隋唐,到唐未逐渐衰败而荒为废墟。连续生产长达六百多年,所产青瓷与褐釉瓷,为研究我国陶瓷手工业和陶瓷工艺发展史,特别是江西的陶瓷史,提供宝贵资料。

  【宝峰寺石亭】

  在江西靖安县石门山。建筑年代无考。寺旁原建唐代马祖塔。马祖(709—788),唐佛教禅宗高僧,本姓马,名道一,汉州什邡县(今属四川)人,后在南岳出家,为禅宗南岳一系开创者怀让的入室弟子。圆寂后火化葬于靖安宝峰寺塔,即马祖塔,现毁。尚有一石亭,其梁上刻“圣宋元月,岁次乙丑口,五月癸已朔,甘八日庚午,琢玉重新造。”据此,该亭建于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是建筑中的珍品,对于研究宋代石建筑,有重要科学价值。

  抚州市临川县金溪县南丰县

  【玉茗堂】

  在江西抚州市沙井巷后。为明代剧作家汤显祖晚年写作、会客、排戏的场所。建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至二十九年,是汤显祖兴建的沙井新宅两大部分之一(另一部分为金柅阁,为汤起居的地方)。汤显祖以城东产的高洁玉茗花(白山茶)而命名。玉茗堂由六座建筑组成,面积960平方米。书斋居中,前为芙蓉馆,后为清远楼,左有寒光堂,右有兰省堂。环境风景优美,绿树成荫,颇有诗情画意。清顺治32年(1693年),陆辂任抚州通判,在玉茗堂遗址上建玉茗堂词,规模如旧。1981年在遗址上兴建了玉茗堂影剧院。

  【邓坊牌坊】

  在江西临川县境内。系砖石结构,四柱三间三层,牌檐为斗栱形。牌坊石刻纹饰精致,前后均有石狮,形象逼真。据《临川县志》载,此牌坊建于明代。是研究古代建筑艺术和封建社会习俗的参考资料。

  【陆象山墓】

  在江西金溪县陆坊官桥。墓前有神道碑。文曰:“崇尚真儒墓。”墓前还有清朝、民国时立的石碑两块。墓为圆形砖石结构,历经各代修建。陆象山(1139—1193)名九渊,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因居金溪县之象山,自号象山翁。其学与兄九韶、九龄并称“三陆子之学”,后由明王守仁继承发展,成为陆王学派。

  【白舍窑遗址】

  在江西南丰县南白舍街西南侧红土山岗上。有大小窑岭十六座,绵延2公里,南丰窑早经文献著录。据同治《南丰县志》载:“白舍,宋时置官监造瓷器,窑数十处,望之如山,久废。”现地面散布瓷片极多,就其堆积数量估计为宋代规模较大的重要瓷场之一。该窑烧白瓷,胎质洁白细腻,釉质晶莹润泽。另有白色泛黄,胎质较粗糙的白瓷和少量影青瓷,为研究宋代江西民窑的重要资料。

  南城县宜黄县

  【万年桥】

  在江西南城县城东郊。桥长0.5公里。建于明代。为石结构拱桥,十九孔,横跨旴江。为江西省著名拱桥,是研究古代桥梁建筑的实物资料。

  【朱祐■墓】

  在江西南城县外源村北,距县城17公里。墓建石山中。朱祐■(1479—1539),明太祖第六代孙,宪宗第四子。九岁封益王,十九岁就国建昌府。建墓时先将石山凿开,用红条石作基,再用青砖砌,顶上填封土。墓为卷棚式,分前后两室:前室深1.2米,宽1.6米,高2。米;后室高3米,宽3.6米,长5.2米。设门两道,门为券拱形,全长8.2米,平面呈“凸”字形。门前墓道,长4.9米,宽3.1米。正中为红石棺台,上置两具红漆棺木,棺台前地上陈列一百十个陶仪仗俑,分六行排列。出土器物除一对金簪、一付玉带出自朱祐■棺内,其余均出自其妻彭氏棺内。有金凤钗、金钿花、金簪等金器多件,以及玉珮、玉饰、玉带、铜镜等,还有扩志一本。全墓规模宏大,出土器物中金器特多,实为罕见。

  【麻姑山】

  在江西南城县域西。山姿奇秀,景色幽美。《事林广记》誉为我国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二十八洞天,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福地。相传东汉有麻姑女在此隐屠得道成仙,因此得名。东晋名士葛洪曾炼丹于江西省(559)此,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任抚州刺史时,曾撰书《麻姑仙坛记》碑,至今犹存。麻姑山有三十六峰,十三佳泉,五大潭洞,山多怪石,或俯、或仰、或蹲、或立、或卧、或倚、或吞、或吐,形象逼真。麻姑山泉出名,所产麻姑酒透明醇厚,果香浓郁,远销国内外。

  【谭纶墓】

  在江西宜黄县城南。墓为青石砌,墓前有碑和造像,雄伟壮观。谭纶(1520—1577)字子理,明宜黄人。为抗倭名将。任福建巡抚,剿倭于福清、兴化、仙游、漳浦诸处。后以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不久总督蓟辽,升兵部尚书,执掌军事达三十年之久,与抗倭名将戚继光齐名,世称谭戚。卒溢襄敏。有《谭襄敏奏议》。其墓及故居所藏造像和画像等,均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