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农安县





  【苏军烈士纪念塔】

  在吉林长春市人民广场的中心。广场占地1公顷,圆形。塔为花岗岩石条垒砌,高34米,巍峨雄壮,造型优美。塔顶有一飞机模型,作展翼向北翱翔状。南北两面底部有俄文题刻,落款时间为1945年8月。东西两个侧面底部镌刻着为中国人民解放东北而英勇献身的苏军二十三名飞行员的名字。正、背两面俄文之上用中文分别题刻”苏军烈士永垂不朽”、“中苏友谊万古常青”两行字,落款为“一九五九年长春各界人民”。它象征着中苏两国人民的友谊。

  【伪满洲国皇宫】

  在吉林长春市的东北角。清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第三次“登极”时成为伪满洲国傀儡皇帝的宫殿。占地43.000平方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翌年2月日本侵略者在沈阳召开“东北行政委员会会议”,通过“满洲国建国方案”,决定成立伪满洲国执政府,以溥仪为“执政”,定部长春,改名新京。2月18日宣布伪满洲国成立,3月8日把博仪从旅顺接到长春,住吉黑榷运局办公楼,3月9日就任执政,年号大同,1934年改伪满洲国为“满洲帝国”,年号康德。“执政”改称“皇帝”同年3月1日溥仪即帝位,并以其住所为皇宫。皇宫分内廷、外廷,内廷是溥仪及其家属日常生活的区域,外廷是博仪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内廷有东西两院,西院有缉熙楼,东院有同德殿。中和门以外称外廷,有勤民楼、怀远楼、嘉乐殿等。

  【缉熙楼】

  在伪满洲国皇官内廷西院。是一普通二层楼房。楼名取《诗经》“于缉熙敬止”义。二楼西侧为博仪卧室、书斋、佛堂、浴室等。卧室四壁为中绿绢墙帷,银灰色地毯,咖啡色钢丝床;书斋内有高背黄条绒“御座”,梨木雕龙八展书案,“御座”右侧方形茶几为溥仪习日语处;佛堂西北角设有供桌,上有香炉、蜡台,溥仪每日起床后即到佛堂做早课。楼东侧为伪皇后婉容所居,卧室在二楼东南隅;一楼西侧原为客厅,1937年“庆贵人”谭玉龄入宫,即为谭之卧室和书房,直至1942年谭去世。

  【勤民楼】

  在伪满洲国皇宫缉熙楼之北。为一幢二层方形圈楼,中间为方形天井,南北门相通,南为承光门。楼名取清皇室《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义。承光门东侧南房,为日本帝国主义者直接控制溥仪的”帝室御用挂”——吉岗安直办公室。二楼东南为正殿,即勤民殿,西南为西偏殿,西为健行斋,北为祠堂。勤民殿系溥仪“登极”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1934年3月1日晨,溥仪身着“龙袍”,粉墨登场,并在南郊杏花村”天坛”祭天,回勤民楼后易大无帅服,行“登极典礼”。1932年溥仪接见国联李顿调查团,1933年9月15日签订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均在此进行。西偏殿为溥仪休息和非正式接见伪满官吏与外国使节之处;健行斋是他办公及召开“御前会议”之所:祠堂供奉清室列祖神位,每逢年节、生卒日期,溥仪由宫廷学生陪同到此焚香上供。

  【怀远楼】

  在伪满洲国皇宫勤民楼北,1934年建。一楼为伪皇官近侍处、掌礼处、侍从武官处和帝室会计审查局;二楼北面和东面力伪宫尚书府、侍卫处,西南面为一中型宴会厅,名清宴堂。自溥仪“登极”至嘉乐殿建成前,此堂为溥仪举行宴会和“赐宴”之处。

  【嘉乐殿】

  在伪满洲国皇宫怀远楼东、同德殿北,约建成于1940年,是伪满官廷大型宴会和“赐宴”简任官以上伪官吏之所。大汉奸汪精卫到伪满洲国时,溥仪曾于此设宴款待。

  【同德殿】

  在伪满洲国皇官内廷东院,为1936年修建的一黄琉璃瓦顶二层宫殿。溥仪为表示“日满一心一德”,乃有此名。原为溥仪办公起居之所,因恐室内装有窃听设备,未敢贸然使用。1943年溥仪的妃子进宫,居住二楼。一楼由西向东依次为溥仪亲属等候“召见”的候见室,与家属共餐的大厅(广间),预备作“正殿”用的叩拜室,定期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和“帝室御用挂”的便见室,陈列日本盔甲模型的休息室,钢琴室,门外有兽头滴水的台球室,按日本风俗陈设的日本间,以及隔走廊与正殿相对的电影厅;二楼由东向西为溥仪妃子的客厅、卧室、书房、觐见室等。

  【农安辽塔】

  在吉林农安古城(辽黄龙府所在地)内。辽圣宗(983年—1030年)时建。高33米多,砖砌实心、八角十三层。第一层檐下有砖雕斗洪,八面修有壶门。塔上原有宝顶、风铃和铜铎,天半风来,琮琮作响,余音缭绕,远近皆闻。因年久失修,多有损毁。1953年人民政府曾拨款修葺,但尚未全部完成。塔上一砖室中曾发现铜佛二尊、木制圆形骨灰盒、骨灰布包(内有舍利子)、瓷香盒、瓷香炉、银质小型圆盒、银质单线刻划佛像银牌。其中瓷香盒、瓷香炉极为精致,是研究辽代瓷器的珍贵资料。辽代盛行佛教,成雍八年(1072年)三月,仅长春州(前郭县塔虎城)、泰州(洮安县城四家子古城)、宁江州(扶余县石头城子古城),就有三千人剃度为僧尼。农安辽塔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遗迹。

  【黄龙府】

  在今吉林农安古城,周长3.5公里,尚存门址残迹七处。按《辽史》:“龙州黄龙府本渤海扶余府,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辽保宁七年(公元975年)“军将燕颇叛,府废”。开泰九年(1020年)复置。领益州、安远州、威州、清州、雍州、黄龙县、迁民县、永平县。地域广阔,杂各族风俗,“凡聚会处,诸国人语言不能相通晓,则各为汉语以证方能辨之”。为辽军事重镇,设黄尤府都部署司,军事长官为兵马都部署,领重兵,设寨堡,统治各族人民。金收国元年(1115年)九月,金太祖阿骨打命完颜娄室率兵攻黄龙府。娄室建议断绝辽兵外援,控制交通要冲,并乘风纵火,督军力战,“至火燃料(靴)伤足而不知”,一举攻克。上”命娄室为万户,守黄龙府”。南宋初抗金名将岳飞曾对部下说:“直抵黄尤府,与诸君痛饮尔”,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