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





  【大伙房水库】

  在辽宁抚顺市东15公里。是浑河上游的水利枢纽工程,为全国大型水库之一。1954年动工,1958年建成。面积110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为5.437平方公里。总蓄水量为21亿立方米。拦河大坝高48米,顶宽8米。水库灌溉面积达12万顷,水产养殖场年产鱼四百吨,水电站年发电量达五千余万度。库区群山环抱,水面辽阔,在山青水秀之间,有名胜古迹多处。游人至此,乘游艇可达小青岛、元帅林、萨尔浒山和铁背山等处浏览。

  【元帅林】

  在大伙房水库东北隅。西北距沈吉铁路铁背山车站2公里左右。原为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陵园。兴工于1929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工程终止,张氏遗骸未得迁葬于此。陵园前临大伙房水库,与铁背山隔水相望。湖水碧波荡漾,国内苍松成林。踏过两重门,登上一百零八磴石阶,进入第二道园城南门,再穿过洁白晶莹的汉白玉石牌坊,就是规模宏大的墓室。墓室为单窟,呈拱顶穹窿状,上有彩绘星辰日月和飞天图案。现陵园内陈列明、清两代的石刻,以及影壁浮雕六十二件,都用整块汉白玉雕琢而成。这些精美的石刻,大都是从北京西郊隆恩寺迁来。石雕琢砺精工,造型生动,颇助游兴。

  【萨尔浒山】

  在大伙房水库东南隅,浑河南岸,萨尔浒河东岸。高约辽宁省(227)70米,形势险要。明朝末年,明与后金的萨尔符大战发生于此。后金天命三年(1618年),努尔哈赤大规模侵掠抚顺城。第二年,又亲率八旗兵攻萨尔符山明军大营,杀死统帅杜松,歼灭明军将士四万多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帝东巡至此,为纪念萨尔滁大战的胜利,在山腰建立了《萨尔符山之战书事》石碑一座,亲书碑文,督造黄琉璃瓦碑亭护之,并诗云:“铁背山头歼杜松,手麾黄钺振军锋,于今四海无征战,留得艰难缔造踪。”认为这一大战对清王朝的建立有重要作用。山上西北部的萨尔浒山城,建于后金天命五年(1620年),是努尔哈赤在萨尔浒大战后所建的临时都城。顺山势起伏,分内外二城。外城比内城大四倍,东西长约1,500米,南北长约900米。两城城墙主要用土筑,部分砌以石块。1958年,大伙房水库建成后,古城已在半岛之上,有的战场和村落淹没在湖底。《萨尔符山之战书事》石碑,也已移至沈阳故宫大政殿东侧保护。

  【铁背山山城】

  即后金界藩城。在大伙房水库东南隅铁背山上,介于浑河、苏子河台流之间。西南距萨尔浒山2公里,中隔苏子河。城为土筑,规模较小,随山起伏,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50米,有南北二门。现北面城墙残存较高,底部有石块砌的石基。迤西为铁背山主峰吉林崖,山势险峻,高数百仞,危崖壁立,两水夹流,天然形胜。崖顶较平坦,其上以石筑垒设防,易守难攻。

  明与后金在萨尔浒山大战中,努尔哈赤命长子代善往援界藩城,就在这里迎击明军。城建于后金天命二年至四年,是努尔哈赤为加强自己的军事地位营建的第一个临时都城。后金天命五年,又徙居萨尔浒山山城。

  【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碑】

  在辽宁抚顺市区南部平顶山上。1951年抚顺人民为纪念1932年9月16日日军制造“平顶山惨案”而殉难的三千多名同胞而建立。1972年,于惨案现场,仅在长80米、宽5米的地下,就清理出遗骸八百多具,为此又建立了“平顶山殉难同胞遗骨馆”。

  【高尔山山城】

  又称贵端城。在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上。是历史上有名的高句丽新城。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在此设新城州,属安东都护府管辖。山城四面环山,居高临下。退可据山城之险,进可扼浑河之冲。城墙依山势起伏,用土垒筑,周长约4公里,辟有东、南、西三门。在山城附近的高尔山西峰上,有八角密檐式辽代砖塔和塔前的明建观音阁。

  【雷锋陵园】

  在辽宁省抚顺市望花区雷锋生前部队驻地附近。1964年落成。1983年部分重建。雷锋遗体葬此。雷锋(1940—1962),湖南望城人,196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工程兵某部运输连四班班长、五好战士。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陵园庄严肃穆,周围松柏葱翠,绿草如茵,占地面积65.000平方米。陵园正门内,耸立着花岗石纪念碑,上刻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广场上,屹立着雷锋的全身塑像。其后为雷锋墓。墓扩长方形,由花岗石筑成,建在方形台基上。前铺汉白玉浮雕花环,后竖花岗石墓碑。墓碑正面刻“雷锋同志之墓”,背刻碑文。纪念馆建在纪念碑后方,陈列着雷锋生前活动和事迹的各种文物资料和图片。

  【永陵】

  原名兴京陵。在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

  为清朝关外三陵之一(其余两陵为福陵和昭陵)。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称永陵。占地11.880平方米,前临苏子河,背靠启运山,有“郁葱王气钟烟霭”之势。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孟特穆、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塔克世等清皇室祖先。整个陵区由前院、方城、宝城三部分组成,四周围以缭墙。前院正中为正红门,院内横列清代先祖“肇、兴、景、显”四帝的碑亭。碑亭东西两侧原有机版房、齐班房、茶膳房、涤器房等建筑。前院碑亭之北为缭墙围砌的方城,方城正门称启运门,东西有照壁相对。入中为主体建筑启运殿,东西设有配殿。宝城位于启运殿之后,坟墓东西环列。墓旁原有枯榆,俗称“神树”,清乾隆帝曾撰《神树赋碑》,竖立其侧,现已移至西配殿内。

  【赫图阿拉老城】

  在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东,苏子河和二道河汇合处的左岸。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的第一个都城。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改称兴京,为清初关外三个都城之一。清康熙帝诗云:“霭霭兴王地,风云莫可攀,潆洄千曲水,盘迭百重山。”表达了对该地形胜的推崇和对祖业的追慕。全城围山而筑,垒土为郭,三面临水,一面靠山。内城周长2.5公里,外城周长约4.5公里。城内遗址主要有尊号台、望楼、魁星楼、文庙、昭公祠、城隍庙、八旗衙门等。尊号台亦称金銮殿,是努尔哈赤于天命元年(1616年)自称“复育列国英明皇帝”登台受贺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