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





  【大召】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蒙古语名伊克召,意为大庙。汉名原为弘慈寺,后改名无量寺。明隆庆年间,土默特蒙古部主阿勒坦汗(明代译作“俺答”)受封顺义王后,与夫人三娘子共同主持兴建呼和浩特(旧城)和弘慈寺,万历八年(1580年)寺成。因供奉银佛像,俗称银佛寺,蒙古文史籍中有径称为阿勒坦召的。清康熙年间扩展建筑面积,大殿改覆黄琉璃瓦。明代建筑的大殿及雕铸的银佛像,仍保存完好。殿前有明天启七年(1627年)铁狮一对;铁香炉上还铸有蒙古族工匠姓名。另有山门、过殿、东西配殿及九间楼等建筑。

  【大窑村石器制造场】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33公里,保台少公社大窑村的南山。1973年发现。是由太古界花岗片麻岩和燧石构成的小山,燧石质地坚韧,适于制造石器,山下有土坡,地层构造上为黄土(Q3),下为红土(Q2),远古人类长期在此开采石料和制造石器,在两平方公里的遗址上,古人打制的石器、石器半成品和石料遍地皆是,曾发掘出人股骨化石、动物化石、石器及石片等,鉴定其年代约为旧石器时代初期至晚期,其中晚期命名为“大窑文化”。此石器制造场开始于五十万年之前,与北京周口店第一地点相当,说明内蒙古阴山地带远古人类活动有悠久历史。

  【万部华严经塔】

  俗称白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方,位于辽代丰州故城西北角,约建于辽圣宗时,历代部曾维修。塔为楼阁式砖木结构,八角七层,通高50米。塔座上部砌作仰莲瓣,塔身第一、二层外壁嵌有砖雕佛、菩萨、天王、力士像,造型优美生动,线条极为流畅,有很高的艺术造诣。第一层南面券门上嵌有石额,汉文篆书“万部华严经塔”六字。每层设腰檐和平座,并用砖砌出斗栱承托仿檐。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游人可攀登远眺山川景色。塔内第一层墙上嵌有金代石碑六通,各层都有历代游人题记,除大量使用汉文外,还有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字、八思巴字、古叙利亚字及古波斯字等各种文字题记,其中以金大定二年(1162年)汉文题记的时代最早,金、元两代的大量题记作者来自祖国四面八方,反映了当时各族间和平友好交往的情景。近年加以维修恢复了塔刹。

  【乌素图召】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9公里大青山南麓。由五座庙宇组成,其中庆缘寺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总监其余各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重修时改今名。广寿寺建干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长寿寺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法禧寺和罗汉寺同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五寺庙宇各有红墙环绕,又相邻近,其中以法溶寺保存较好,结构玲珑,工艺精巧而别具一格。寺后有东西横亘的赵长城遗迹,地表有突起的夯土城墙,登临长城了望,俯仰山川,广袤无际。乌素图为蒙古语水很多之意。庙附近树木茂盛,春夏时节风景优美,为市郊游览胜地。

  【金刚座舍利宝塔】

  俗名五塔。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塔寺街,建于清雍正年间,原为慈灯寺(俗称五塔寺)内的一幢建筑,寺宇早已圮废。塔为砖石结构,通高约13米许,平面为长方形。金刚座建在台基上,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花纹;座身下半部镶嵌蒙、藏、梵三种文字刻的金刚经文,刻工细致,字体工整;上半部为千佛龛,龛中一坐佛像,两旁为宝瓶柱,龛上为梵文六字真言,再上挑出短檐;南面正中开券门,门旁为四大天王像,门上正中嵌蒙、藏、汉三种文字的“金刚座舍利宝塔”石刻匾额。门内为无梁殿,东南隅没有通向座上的阶梯,座上设置五座小塔,当中小塔七层,四角各为五层,各小塔第一层嵌佛像、菩萨及菩提树等砖雕,第二层以上设千佛龛。造型比例适中,工艺技巧精细娴熟,显得玲珑秀丽。塔后照壁嵌有蒙古文天文图石刻,为研究天文学史的重要资料。

  【蒙古文天文图石刻】

  在金刚座舍利宝塔后的照壁上,直径144.5厘米,天球圆面以北天极为圆心,画出二十八宿赤经位置的经线,还有五个同心圆,由里向外为天北极圈、夏至圈、天赤道圈、冬至圈、天南极圈。与天赤道相交的另一个双线圈,表示黄道。全图刻恒星约270座,星数一千五百五十余颗。天球外面有四层注字的同心圆:最外层刻十二宫和十二肖名称;第二层刻二十四节气名称,第三层外侧为黄道周天度数,内侧为赤道周天度;最里层刻二十八宿名称。图下侧偏左有一长方形署名栏,刻星等图例,并注明“钦天监绘制天文图”字样。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用蒙古文标注的天文图石刻,反映了清代初年天文学的水平。

  【呼和浩特清真大寺】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外。清乾隆年间大批回族自新疆迁到呼和浩特,始建此规模宏大的札拜寺。寺门西向,门额用阿拉伯文塑出寺名,并塑有各种图案装饰。寺内主要建筑为庄严肃穆的圣殿,殿后有讲堂、穆斯林浴室等。1933年回族人民捐资重修,并增建望月楼一座,为砖本结构六角四层塔楼,高约15米,六角攒尖顶,内有梯可以登楼,绮丽雅致,秀出云表。寺内藏有阿拉伯文《古兰经》三十册,为珍贵的文献资料。

  【昭君墓】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冲积平原上。远望墓表黛色冥蒙,因此历代相传称为青冢。王昭君名嫱,西汉南郡种归人(今湖北省兴山县),元帝时入宫为待诏,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昭君自愿出嫁远入匈奴,后立为宁胡阏氏。唐代杜佑《通典》中最早有这座昭君墓的记载,历代传说甚多。墓表为人工夯筑的封土堆,高达33米,墓前有平台及阶梯相连,与中原地区汉代帝王陵墓形制颇多相似之处,墓前、墓顶各建有亭。墓草青青,古木参天,花卉争妍,游人心目怡霁。附近有文物陈列室展出昭君有关文物。墓前立董必武题《谒昭君墓》诗碑,诗曰:“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掳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在内蒙古西部传为昭君墓的尚有多处,如达拉特旗的昭君坟,位于黄河南岸,仅一天然小石山。亦反映各民族间和平友好的共同心愿。

  【席力图召】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明代原是一座小庙,万历年间,席力图一世呼图克图希体图噶因深谙佛教典籍,并精通蒙、藏、汉三种文字,受到顺义王阿勒坦汗的推崇,召中香火日盛。四世达赖喇嘛幼年从希体图噶学习经典,万历三十年(1602年)又由希体图噶护送回藏坐床。据传希体图噶曾坐在达赖喇嘛的法座上,藏语称法座或首席为席力图,他从西藏归来,便称寺庙为席力图召。从清代初年起陆续扩建殿宇,始具现在规模,自牌楼起至大殿形成一条中轴线,凡五进。大殿采用藏式结构,四壁用彩色琉璃砖包镶,殿顶铜铸鎏金宝瓶、法轮、飞龙、祥鹿,与朱门彩绘相辉映,绚丽夺目,富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是古典建筑艺术的杰作。大殿前侧树立康熙御制平定噶尔丹纪功碑。东南隅有白石雕砌覆钵式喇嘛塔,高约15米,塔上用彩色勾勒图案花纹及六字真言,庄严宏丽,是内蒙古现存喇嘛塔中第一巨制,结构最为完美。

  【康熙平定噶尔丹纪功碑】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席力图召和小召内,系清康熙帝平定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之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御制刻石,用以纪念平叛的胜利。石碑两通均用满、蒙、藏、汉四种文字铭刻,各书两石;每面分刻一种文字;并建有八角攒尖顶式碑亭。碑文叙述平叛经过及意义的文字完全相同,但分别表彰两寺喇嘛功绩文字稍异。席力图召的石碑尚存原地;小召的石碑已移存内蒙古博物馆内。碑文所云御赐小召的甲胄,宝刀,过去每年春节公开展览,名为晾甲。届时倾城出动,前往观看。今亦由内蒙古博物馆保存。

  【绥远城将军衙署旧址】

  在内蒙占呼和浩特市新城。清雍正年间,为巩固西北边防,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2.5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一座。雍正十三年(1735年)动工兴建,乾隆四年(1739年)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及大同宣化驻兵。将军衙署设于城中心鼓楼西侧,按一品封疆大吏衙署格式营造,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门前有高大的影壁,门侧立石狮一对,院内厅堂三进,前为大厅,两侧为东西庑堂,大厅后为公廨,后院为将军私邸。衙署经过多次修缮,大致保持原有布局和形制。

  【清公主府】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郊。府第凡五进,有过厅、大厅和内院,门前立照壁,其东有假山池沼。据抄本《公主府志》载,府中曾先后居住过清顺治帝第四女静宜公主,多尔袞女儿的孙女和硕格格,康熙帝第六女恪靖公主。恪靖即海蚌公主,嫁噶勒旦多尔济之子土谢图汗敦多布多尔济。恪靖府曾三迁,初居清水河县花园巷,后迁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的扎达海河北岸,雍正年间又建此新第,长期居住,死后葬东郊美岱村东,其子孙后代分住市内及东郊。府第虽经多次改筑,旧时格局仍依稀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