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永济县





  【司马光墓及祖茔】

  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条冈。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进士。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碑,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石二十通,记载坟园沿革。

  【禹工城址】

  在山西夏县城西北7.5公里中条山麓,临涑水河,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地沃腴,气候宜人,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史记》、《水经注》等尼载,夏禹曾在此建都,因而县以夏名。在禹王乡有古城址大、中、小三座。大城面积广袤,部分建在峨嵋岭上,墙高耸,出土大量春秋战国遗物和汉代砖瓦。中城居西南,与大城紧连,出土上有云纹的瓦当和上有“海内皆臣,岁丰登熟,道无饥人”铭砖。小城毗邻中城,城旁有“青台”遗迹,附近有铸铜作坊遗址,出土礼器陶范和钱范,尤以五铢钱泥范最为珍贵。经由史籍考证,大城即战国时期魏部安邑,中城为秦汉时期的河东郡冶,小城建于东周,至北魏仍沿用。

  【堆云洞】

  在山西夏县城西23公里稷王山下上牛村。沟壑两侧,黄土崖壁夹峙,中间上岗耸立,高近百米,涧水环绕,东流入涑水河。岗上松林苍翠,堆云洞即在土岗之巅。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亭台楼阁,层送有致,气势颇为壮丽。由于地势高凸,环境幽邃,雨后云雾萦回于此。故名。洞为明代建筑,清时增修。现存北极台、笔峰、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工祠(牛王、马王、药王)、白衣大士祠等主要建筑,配以廊庑、厢房、道院等,形成一组殿阁庭院相连的道观建筑群。庙内有石刻“堆云洞图”,描述兴盛时期的洞景。清人慕其景色幽雅与建筑壮丽,有诗八首,题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层磴、庭俯乔林、东楼朝雨、西殿晚霞、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是堆云洞的真实写照。

  【万固寺】

  在山西永济县城西南13公里中条山腰。寺区松林茂密,山花烂漫,清泉细流从寺侧潺潺而下,景色甚为秀丽。始建年代,寺内碑文称“创自元魏”,《永济县志》则谓”刨建于唐大中十八年”,两说不一,碑记较为可靠。宋代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毁坏后重建。寺沿山势建造,层层错落,逐级登高。山麓道路曲折,可盘桓而上,山门上有“第一禅林”砖雕横匾一方。大雄宝殿坐落在山门内中心,墙垣肃立,佛像不存。沿寺侧石阶上行,中为药师洞,左右为禅院僧舍。再上登为塔院,四周环壁雕刻,释迦塔矗立其中,平面八角形,十三级。高及54米,塔檐叠涩伸缩,檐下斗拱细密,极顶塔刹完备。塔身底层南面开门,内砌螺旋式阶梯,可登顶层。远眺黄河南泄,犹如金带蜿蜒;西南望华山风光,清晰可辨;近览蒲州故地,田园山水,历历在目。塔后无量殿,宽五间,高二层,内供无量寿佛。殿为青砖结构,雕刻有花卉图案和斗洪藻井,无梁架之制,故俗称无梁殿。寺之最后有罗汉殿,已近山巅,在此可饱览远近风光。寺内原有唐代吴胄曹所画的六十三幅诸天像,久已湮没。现存四块线刻罗汉像,神态生动。刻工精致,有唐代遗风。

  【栖岩寺塔】

  在山西永济县城西南20公里中条山巅。北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舍利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隋、唐时寺况极盛,宋以后各代屡有修葺,于山巅、山腰、山麓分置上中下三寺。抗日战争中寺宇被毁,唯仁寿二年所立舍利塔铭碑及二十六座砖塔尚存。其中唐、五代、宋塔各一座,元塔二座,明、清塔二十一座。除宋塔外,余皆为禅师塔。故大禅师塔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建,圆形实心,总高8米,基座约及塔身之半。塔正南面设假门,门扇及抱框上线刻图案流畅,背面镶有塔铭。五代石塔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单层,高3.5米。平面八角形,基座束腰,雕造富丽。塔身中空,正南面辟门,雕二金刚像,侧面雕陀罗尼经,体积不大,雕工秀美。宋代舍利塔为密檐式,平面六角形,五层,通高17米。第一层特高,正南面辟券拱门,檐下仿木构建筑雕斗栱及椽飞,二层以上迭涩出檐,简洁庄重。元代塔为二层,平面六角形,总高6米,座为须弥式,檐下雕斗洪,塔身雕假门及窗。明、清各塔比例和谐,雕造富丽。在此远眺黄河波涛,近览群塔耸立,极富古趣。

  【普救寺】

  在山西永济县西北12公里土岗上。南向紧邻古蒲州城址,东连西厢村。寺址高耸,松柏满垣,西临黄河湾,水势汹涌澎湃;东近中条山,犹如屏障峙立,视线广阔而开朗。寺创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唐诗人元稹所著传奇小说《会真记》(又名《莺莺传》)中有明确记载。王实甫所著《西厢记》故事亦取材于此。传说五代时河东节度使作乱,后汉刘知远派郭威讨伐,围蒲州年余,百姓苦甚。郭威召寺僧问策,僧曰:“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郭威当即折箭为誓,翌日城破,满城百姓得救,从此更名普救寺。宋、元两代,寺仍兴盛,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倾圮,随即重建。寺分三路,中路有三大士洞、天王殿、钟鼓二楼、大佛殿等;东路前为经院,后为僧舍厩厨;西路有塔院、西厢书斋、方丈院,最后为别墅花园。相传西厢花园为唐代崔相国所建的佛居别墅,《西厢记》中老夫人和莺莺所居之处。1920年寺毁于火,仅留基址和寺前石坊、三大士洞、舍利塔等。舍利塔平面方形,十三级,高约50米,叠涩出檐,收刹很小,犹存唐制。塔身中部用石击之,回声响亮,传为匠师筑塔时安放金蛤蟆在内,实则塔身中空所致。因《西厢记》故事流传,后人怀念莺莺,故亦称莺莺塔。